五百五十二、太极

作品:万年乾坤歌|作者:红裳小木|分类:历史|更新:2019-12-21 14:03:42|字数:8472字

这个不友善的提醒让瑞帝愤闷还有恐惧。

正在这时瑞帝又听人问道“荒谬!按先生所说这天下除了死亡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长久?”

“不,死亡也不是永恒的,变化才是永恒的,生是死的延续,死是生的开始,如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日夜循环往复,四季交替轮回。”

蔡元明答道。

蔡元明的这个回答再一次将瑞帝万万世的梦想打破,他冷哼一声说道“胡言乱语,唤惑人心。世人若都像你如此泛泛空谈,于国于民有何益!”

“皇上所言极是,若按先生之言,这阴阳两条鱼的力量即不能相互对等,又不能相互吃掉。就若两国的力量即不能一般,一国又不能灭掉另一国,否则这两国就不能生存。这是哪里的歪理,照先生之言,当年战国七雄就应该一直纠缠下去,而不会有今日的一统中原!”

大学士刘仁山义愤填膺的说道。

“不然,万物并作,以能量转换的方式自化,以求达到平衡,但并不会真正永远的平衡,所以该太极图永远是动态的,当一种平衡被打破,这能量一定会去寻求新的平衡来循环。关键之所在就是在您打破一种平衡时,是否有准备好,是否有足够的力量寻求新的平衡。”

“当年周王室衰弱,郑庄公带兵攻打周恒王,郑将祝聃一箭射伤了周恒王,同时也将周王室的王威射下,从而打破了王室与诸侯王之间的平衡。”

“结果呢原本安乐的天下,没了周王室的管束,诸侯乱战,百姓遭殃,那个带头的郑国也在不久后被灭。经历了二百多年乱战,最终得益的却是秦国这个非姬姓诸侯国,始皇帝一统七国,方才得到一种新的平衡。”

蔡元明答道。

大学士刘仁山在问出刚才的问题的时候,心中有期许,也有些担心,生怕蔡元明接不住,然而见蔡元明气定神闲,心中又有几分好奇,不知道对方用什么来自圆其说,此时却没想到蔡元明说出这翻话来,于是更加好奇蔡元明接下来的话,于是便问道“如何判断是否有力量能够打破一种平衡,并能够建立一种新的平衡。”

“如刚刚所言,这太极是动态的,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而且每一个点都可立太极,黑与白的力量便在这太极图中不断的变化,交叉,模糊,再分明……”

蔡元明说到这里,众人的眼前仿佛就出现了一个立体的球状的太极图,球表面的每一点都是一个太极点,黑与白的力量不停的流动转化。

“黑与白的力量相互纠缠,而速度的快慢,力量的大小,所处的时空决定了谁胜谁负。就如两国相争,一方要想拥有绝对的胜利,那么别一方必须在他的力量的威慑之下,也就是说必须要有压倒性的军事力量,强悍的行军速度,在短时间能够将反扑力量消灭于萌芽之中,否则一切都是徒劳。”

蔡元明一边用手比画,一边说道。

军事力量、速度、时间,听了这三个要素,瑞帝也不禁拿当前瑞朝的当前的现状来比对,心中对这三个要素还是很自信的,正在此时就听有人问道

“我听说你是契丹的说客,难道你认为我大瑞的军队还不够强大吗?”

契丹的说客?

蔡元明听到这个愣了愣,看来这世上没有一点秘密的,虽然他从未在公开场合表达过任何态度,然而外人仍然能够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推出他的态度。

“我大瑞的军队当然强大,但恕元明直言,大瑞的军队还未强大到随便抽出一小部分兵力便能够轻松的打败契丹。”

蔡元明慢慢说道。

“为何非要如此才……?”

刚刚那人又接着问道,只不过问到一半就自己反应过来了,有些惭愧的收回了自己的问题。

战争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在特定的时期化解内部矛盾,凝聚人心,然而外战也很可能会演变成内战,所以举全国之力能胜的不算胜,还要保持强盛的兵力维护国内的稳定。

若不然,就像历史上那个一心想创造秦皇汉武那样功绩的皇帝一样,三征高丽,不仅功败垂成,还让他人有了可趁之机,到头来为他人做了嫁衣。

瑞朝目前虽然兵力强盛,但已派出半兵力与契丹在边境对质一年有余,若要彻底消灭契丹,对瑞朝的稳定来讲确实是一件很冒险的事。

继续强兵?

以瑞朝目前的形势来看就不更可能了,聪明的人都看得出瑞朝也许兵力最强的就是如今这个时候了。

“那依先生之见,这行军速度和时间又何解。”大学士刘仁山听了蔡元明的话点了点头,又继续问道。

“行军的速度越快,所用时间越短,那么实际管控的疆域越大。这个老夫佩服皇上远见,我大瑞都燕京,重兵守国门,若是契丹有什么异动,只需一个月我瑞朝大军便可达契丹边境,足以威慑契丹!”

蔡元明由衷的说道。

“哼,你总算理解朕的苦心,没有听信那些人的诋毁之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万年乾坤歌》,方便以后阅读万年乾坤歌五百五十二、太极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万年乾坤歌五百五十二、太极并对万年乾坤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