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下乡是什么意思?

作品:穿到年代文,族谱单独为我开一页|作者:贫穷的三七呀!|分类:现言|更新:2023-11-26 02:21:54|字数:4288字

转眼又过一月,周家庄迎来了一年里最热的时间。

“今天我去水库瞧了眼,水位又下降许多,如果再这样下去,会影响发电的。”

老宅傍晚的院子里,夕阳西下,红霞漫天。

屋檐下两台电风扇转动不停,院外树上知了嘶鸣,每个人心头都觉燥热。

叶桐桐给何校长,文明霜还有几个老师都端上了新做的荷叶山楂茶。

周楠和四叔公、二大爷几个陪他们坐着。

作为主管教育的五大爷显然是有备而来,最先开口,“今天我们几个过来,是为了学校的事儿。”

周楠前两天听周胜利说,他们要去县城参加考试,然后读高中。

“是初中考试的事儿吗?”周楠问,她在教育上,一直是短板。

因为周胜利他们现在辛苦学的东西,在三千年后被压缩成一个灰尘大小的芯片,直接被植入脑域。

所以她并不知道学习的苦,就不敢多参与。

五大爷拿出自己整理的纸张,翻出一页,说:

“现在周家庄有0-3岁的婴儿213人,3-7岁的幼儿308人,7-18岁的青少男,527人 。”

“有这么多吗?”二大爷显然不信。

五大爷把手中的统计表递给他,指着柔婆婆怀里的叶四道:

“远的不说,桂花家就有六个男娃娃,楠丫家四个小崽子。。。”

大家一听,顿时觉得似乎孩子并不多。

二大爷看了一遍,又递给四叔公,两个老头子喜笑颜开。

开枝散叶是好事儿啊。

这么多娃娃出生,说明生活质量好,吃得好穿得暖,才能生崽子嘛。

“还得多生,老祖宗不是说过,以人为本嘛。”二大爷一高兴就像抽旱烟。

四叔公也笑得头发丝乱动,“对,对,多生,就这点娃娃,我们养得起。”

周楠细细算了一下,问五大爷,“所以,学校不够用了?”

五大爷摇头,“当初建学校的时候,建得大,就算再多一倍的学生也能够。”

周楠看向文明霜,“所以,是老书不够了?”

文明霜摆手,“我们这儿老师待遇好,好些想来的。”

周楠只能看向一直说话的何大爷,“您老说说?”

何大爷穿着短袖衬衫,头发往后梳得整齐,一派儒雅。

“今年去县城高考的学生有六十三个。明年有一百二十三个,后年就有两百多个。。。”

这个周楠知道,今年去考试的就是周胜利,秋妮他们这群半大孩子,那是孩子最少的一批。所以人数最少。

可她不知道第三届的时候,人员就这么疯涨啊。

“外面的学校我们去了解过,外面教的高中内容,我们初一都教完了,胜利他们这批孩子都不错,如果在外面上两年学,怕耽误孩子。”

何大爷其实是有私心的,外面的教学环境复杂,孩子正是学习的年纪,他怕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走了歪路。

周家庄这所学校,比他当初留洋时候见到的那些私立学校半点不差。

他的同学,包括他都是留洋回来的博士,后面挑选的老师都是有才华三观正直的。

就连教音乐的小乔老师,钢琴水平在国际上也丝毫不逊色。

练剑,骑马,弓箭,绘画。

何老师突然觉得周家庄就是鬼谷子的云梦山,他想培养出一批惊才绝艳的人才,为这个国家做贡献。

“所以,我们要建一个高中?”周楠似乎终于懂了他们的意思。

文化人就是弯弯绕绕,直觉说要建一个高中,一句话的事儿。

“正是这样的。”何大爷激动得脸都红了。

五大爷和文明霜也都露出笑容。

“那要再建一个大学吗?”周楠随口说。

“真的能行吗?”何大爷有些失控。

周楠算了一下这两个月,小张姐姐给她的钱财,轻描淡写地说,“能行啊。”

四叔公和二大爷也说,“可以的,困难就是这两三年,之前几年风调雨顺的,钱都没地方花,村里有钱。”

这下何大爷眼圈泛红,猛然站起身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鞠了个躬。

“我替孩子们谢谢你们。”

然后就跑出去了,文明霜说了一句,“我去看看。”人也跑了。

就余下五大爷和周楠他们相互对看,“咱们村儿算上肚子里的一共才一千多娃娃,建个大学,是不是有点草率了。”

“草率个屁,钱放在那里又不会生钱,投在教育上,才是长久之计。”二大爷开口。

柔婆婆和荣叔相互对视,看来他们对这个村子的了解还不够。

每当她们以为能多了解一些的时候,村子就会给他们新的惊喜。

“二大爷,村里的钱按规矩留一些,余下的我出。”周楠豪迈。

几个大爷瞧她一副憨乎乎的地主婆模样,都忍不住笑了。

“这个用不着你出,村里这小十年,钱还是有一些的,一直放着,怕人心多疑。”

周楠却笑嘻嘻地望着八大爷,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穿到年代文,族谱单独为我开一页》,方便以后阅读穿到年代文,族谱单独为我开一页第436章 下乡是什么意思?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到年代文,族谱单独为我开一页第436章 下乡是什么意思?并对穿到年代文,族谱单独为我开一页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