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见义勇为

作品:远去的风筝|作者:步枪子弹|分类:军事|更新:2023-10-25 00:56:14|字数:10536字

何继春显然也在问这个问题,在那个年代里,电报机可是一个稀罕物,寻常的一条机帆船上,怎么会有一部发报机呢?

“你说,会不会是有军方的人在那里?”韩勇瞎蒙道,在他心里,想得更多的是记忆中的狗血情节,如果在这种偏僻的地方出现发电报的声音,十有八九就是特务在发情报了。只不过,现在的政府是国民政府,特务就意味着应当是红军的情报人员了。

何继春摆摆手,示意韩勇不要吱声,他向电报声的方向又走近了两步,偏过耳朵认真地听着,嘴里轻轻地念叨着。

“韩老弟,发报的是个黑帮。”电报声停止后,何继春小声地对韩勇说。

“你怎么知道?”

“他们发的是明码电报,我听得不够真切,但好像他们是在勒索赎金。听他们的意思,好像是绑了一个大人物的家人,他们正在用电报和这个大人物联系,让他们送100万元来赎人呢。”

韩勇的眼睛睁得像灯泡一样大:“何兄,你太神了,光听声音就能把电文译出来了?你是干什么工作的?”

何继春谦虚道:“没什么,我的工作正好和电报业务有点关系。他们发的是明码,所以我能听出个大概来。如果是密码,我就不行了。”

韩勇也顾不上再多问什么了,当然,他心里明白,如果何继春不愿意讲,他再问也是白搭。他说:“何兄,你觉得这事应当怎么办?”

何继春说:“我看这事我们不能袖手旁观。绑架勒索是重罪,一张口就是100万赎金,看来被绑的人份量不轻。我们觉得我们应当马上和警察局取得联系,让他们派警察过来救人?”

韩勇看看夜幕下黑乎乎的江岸,摇摇头说:“这黑灯瞎火的,上哪找警察去?再说,等警察来,人家说不定都已经撕票了。”

“韩老弟的意思是?”

“我们先出手救人吧,救出来再看。何兄能不能判断一下,对方有多少人?”

“你们去救?”

“对呀。”韩勇轻松地说,“何兄不是说我的弟兄训练有素吗?我们正好用这个机会来检验一下吧。”

这次跟着韩勇出来的,有袁缉贞、陈静两个女孩子,苏晓峰、胡林两名军官,以及于明带领的一支5人的警卫小队,一共有10个人。即使扣掉两个女孩,也还有8名能够打仗的人员。韩勇估计,以特勤队的训练水平,这8个人的战斗力不会亚于正规军里两个班的士兵,用来对付一群乌合之众的黑帮,应当是有些把握的。

韩勇天生不是一个稳重的人,有热闹的事情,他一般是不会错过的。眼下这个场景,正是浑水摸鱼的好时机,他忍不住想出手惹惹事了。

韩勇和何继春回到船舱,把特勤队的全体官兵召集起来,向他们通报了何继春发现的情况。在说到黑帮绑票的事情时,他发现苏晓峰脸上现出忍俊不住的表情,还和胡林耳语了一句什么。韩勇转念一想就明白了,对呀,护村队不就是黑帮出身吗?怎么一转脸就开始管起黑帮的事情了。

“队长,这种事情,我们不太好管吧?”于明发表意见说,“黑帮有黑帮的规矩,谁也不知道他们之间是什么恩怨,我们是路过的,不太好插手。”

听到于明抢先说话了,其他几名士兵也附和起来,大致意思也是说这种事情旁人不太好插手。何继春的脸色有点难看,不过这个结果也不算是太出乎他的意料,反而是韩勇一开始说自己要出手,更让他觉得意外。韩勇说要出手,本来也是一时冲动,觉得自己有人有枪的,对于这种绑票行径不能坐视不管。他偏偏忘了一件事,而是在20世纪30年代,见义勇为这个词,在这个时代应当是有其他的诠释的。

“这么说,大家都不赞成我们管这件事了?”韩勇有些尴尬地问。

袁缉贞说:“勇子哥,被绑的那个人是什么人啊?如果他没做什么坏事就被人绑了,我觉得我们应该管。”她其实对于这些事情考虑得不多,只是看到韩勇有些为难,便下意识地帮着韩勇说话了。

陈静也插嘴说:“我觉得我们是不是了解一下情况再说。如果绑票的人是被逼上梁山的穷人,做的是杀富济贫的好事,我们就不必管了。如果他们是流氓黑帮,敲诈勒索,我觉得我们应当管。”

这就是当年的逻辑了,在乱世之中,法律是没什么意义的东西,最重要的是正义。其实红军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跟法律对着干的,谁又能说他们做得不对呢?不过,红军在打土豪的时候也要区分政策的,不会干敲诈勒索的事情。

韩勇觉得头有点大,他用求救的目光看了看何继春,说:“何兄,关于这件事,你还有什么其他的信息没有?”

何继春苦笑着叹了口气,他是政府公务员,思维方式与这群土匪出身的突击营官兵是不同的。不过,他也明白大家说的是什么意思。他想了一下,对大家说:“我补充两个情况:第一,他们勒索的金额是100万大洋;第二,他们装备了发报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远去的风筝》,方便以后阅读远去的风筝第五十一章 见义勇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远去的风筝第五十一章 见义勇为并对远去的风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