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关于爱情,

作品:远去的风筝|作者:步枪子弹|分类:军事|更新:2023-10-25 00:56:59|字数:8518字

队伍刚来的时候,村民们都有些担心,自古兵匪一家,谁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在某个时候突然闯进村子里来烧杀抢掠。家里有大姑娘小媳妇的人家,更是小心翼翼,尽量不让她们出现在军队的视野之内。

相处了若干天之后,村民们的胆子逐渐大起来了,开始靠近这支队伍仔细地观察。他们发现,这支队伍不但从不扰民,偶尔进村买点东西也照价付钱,而且闲下来的时候,还帮着村民把村外的道路修缮了一番。村民王二狗在下地里突发肠绞痛,居然也是这支队伍里的医生给救下的,还给了几粒漂漂亮亮的洋药片吃。据王二狗向村民们吹嘘说,自从吃过这洋药片,腰不酸了,腿不痛了,一气耙二亩地也不觉得累了。

村里的孩子们最早接受了这支队伍,他们发现,所有去拜访队伍宿营地的孩子都能得到队伍上的长官送的糖块。那些糖可不是镇上卖的那种黑乎乎、粘牙齿的糖,而是包着花花绿绿糖纸的洋糖块,听说这些糖是从美国运来的,美国是什么东西,孩子们都说不清楚,不过有一点是明白的,那里出的糖真的很好吃。

最喜欢给孩子们发糖块的是一位胖乎乎的叔叔,他自称叫胡鹏,长得挺可乐的,给人发糖就更可乐了。不过,如果你能遇到一位更年轻的韩叔叔,那么运气更好,因为韩叔叔不但会给你发糖,还允许你摸一摸他的手枪。韩叔叔给孩子们写了一行字,说这是一道数学题,如果哪个孩子能解出来,他就允许这个孩子用他的手枪放一枪。孩子们都想有这个放枪的机会,只是谁也不知道啥叫数学题,不但他们自己不知道,连村里唯一认识几个字的老秀才也不知道。

这年的春节过后,韩勇送走了三个女孩子,立即安排新一年的训练计划。经过头一年的训练,部队的战斗力已经基本形成了,但作战经验还远远不够。韩勇决定把部队拉到外地去进行野外训练,培养异地生存、长途奔袭的能力。

韩勇所选择的第一个训练地点是在闽省以北边界的王寿山区,这个地区处于三明与梅县之间,山高林密,是个屯兵的好地方。当年红军就是千里跃进到这一带,打破了第三次围剿的僵局,奠定了战争胜利的基础。韩勇与朱良清等人认真地分析了未来抗战的形势,认为如果日军全面进攻,南京和武汉等大城市是他们肯定要占领的,届时,山区就是一个重要的根据地。韩勇还有一点私心,朱泾村是护村队的老巢,他不能把战火引到九岭山一带去。他对于未来的战略构想是,突击营以梅县为前进基地,攻击南京、武汉等方向的日本侵略军,而朱泾村则作为后勤补给基地,为护村队提供服务。

韩勇安排部队在官坪村外宿营,禁止士兵骚扰村民。由于不知道当地的风俗习惯如何,韩勇要求士兵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与村民的接触,要等到取得了村民的充分信任之后,才能开始搞军民共建。

在大批美元的支持下,护村队的装备水平已经远远超越了国军的正规部队,所有的士兵都配备了美式钢盔、韩勇设计的德国军制服、胶底鞋、步兵行军背囊,每个班都有一顶美式帐篷,能够防水防虫。

武器方面,韩勇接受了朱良清的建议,没有全部装备美式枪械,因为朱良清担心一旦大战来临,如果运输受到破坏,子弹的供应难以保障。而如果使用国产的汉阳造步枪和日本三八大盖,就可以从战斗中获得补充。韩勇认为朱良清的意见是正确的,但他对于美械情有独钟,所以还是坚持在部队中装备了一部分汤姆森手持步枪。在试用的时候,汤姆森手持步枪的强悍火力迷倒了独立团的全体军官,最终大家一致同意,在每个连装备五十支汤姆森,至于子弹,则分配给其他士兵协助携带。

“队长,咱们有必要去吃这些东西吗?在哪买不到点粮食吃啊?”苏晓峰不以为然地说。

韩勇忍着呕吐的感觉,把一条蚯蚓塞进嘴里,大口地嚼着,说:“野外生存,是最基本的作战能力。万一被敌人围困在大山里,得不到补给,没有点这样的本事,怎么办?”

“可是,这东西也太恶心人了。咱们不能换点别的东西吃吗?”

“蚯蚓是高蛋白,比猪肉的营养价值高呢。”韩勇轻松地说着,其实他自己也觉得恶心得够呛。他稍微适应了一下,对苏晓峰和周围的几个士兵说:

“我跟你们讲个故事吧。从前啊,有一支部队,在敌人的重围下,退入了一座荒山,叫作野人山。结果敌人没有追上来,但部队自己饿死了很多人,还有一些人因为不适应山里的瘴气而得病死了。后来,这支部队到了山的那边,接受了特种部队的训练,掌握了在原始森林里生存的技巧。他们重新穿越野人山,从敌人背后**了一刀。敌人以为野人山里不可能有人生存,所以没有防备,被打得落花流水。这支部队也就是报了一箭之仇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远去的风筝》,方便以后阅读远去的风筝第八十章 关于爱情,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远去的风筝第八十章 关于爱情,并对远去的风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