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回到松江

作品:远去的风筝|作者:步枪子弹|分类:军事|更新:2023-11-12 01:05:56|字数:9252字

犹其是八十八师只剩下了一些军官在,所以还保留着番号。而一师、三师、三十六师这几个师却基本建制还算完整。而十一师、六十七师、三十六师、七十八师这几个师有一半的官兵损失在了战斗中。不得不说中央军的这次撤退对华夏守军的士气有了一定的影响。

十二月八日,日军已经把兵力凋整完毕,在苏州河几处重要的桥上和渡口开始发动了试探性的攻击。而第十三师团则秘密的在金山卫登陆了,第十军的司令官柳川平助中将手中因第十三师团的到达而有了四个师团的兵力,又听到了支那军的九十师被调往了苏州河南岸防线,而守卫松江县城的支那守军换人了,便对第十三师团和第五师团余部下达了重新攻击的命令。

日军的第十三师团再次来到了黄浦江上三十号桥的南边,而此时防守三十号桥的部队是五四七团剩下的八百多名战士。上次第五师团攻击三十号桥无法成功时,派出了一个联队从侧面偷渡黄浦江,并侧击三十号桥守军,才拿下的三十号桥,这次由第十三师团主攻三十号桥,而第五师团选择了从胜利港这里偷渡黄浦江。

韩勇也因为手上兵力不足,所以只能重点防守松江城外围,而对胜利渡这样的地方只能派出一个排进行防守。十三师团的师团长荻洲立兵中将,在建立起了联队炮兵阵地之后,便让炮兵联队开炮,掩护第二十六旅团的一一六联队进行攻击。

面对日军七五山炮这样的炮火攻击,五四七团的战士根本没放在心上,七五山炮比起一五零榴弹炮这样的重炮来说威力就小的太多了。日军的步兵开始进攻时,刚前进到桥中央,就遇到了守军轻重机枪火力的全面打击,只能丢下几十具尸体,撤了回去。

日军的第十三师团在攻击陈巷那座拱桥时,也经历过差不多的反击,当十三师团二十六旅团的旅团长沼田德重少将在观察了日军的这次进攻后,心中就惊疑不定,这反击的手法,武器和当时太像了,简直是如出一辙,不是说防守的支那部队不是那个九十师了吗?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为了能更准确的判断对面守军的情况,沼田德重少将又对三十号桥发起了几次攻击,几次攻击无一例外的被击退了,但定通过这几次的攻击,沼田德重少将确定这次又遇上老对手支那军的编九十师了。沼田德重少将连忙把这一情况上报给了师团长荻洲立兵中将。

当报告送到了朝香宫鸠彦王中将这位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的面前时,朝香宫鸠彦王中将难以相信的大喊道:“呐呢?支那军的九十师仍然在松江驻防?这怎么可能?那出现在四行仓库的又是什么部队?为什么会有猛虎师这面军旗?而且第三师团在追击时亲眼看到了苏州河南岸有支那军的战车,并遭到了战车炮的攻击。难道是支那军的九十师被分开了?”

朝香宫鸠彦王中将思考了一会儿后,对几个师团下达了全面攻击的命令,大日本皇军不能因为惧怕一支支那的军队而放弃攻击,那样就不配作天皇的武士。接到了命令的几个师团在飞机、火炮的掩护下再次对上海的南北二面守军阵地发起了凶猛的攻击。

第十三师团在对着三十号桥拼命攻击着,而第五师团却清松的在胜利港这渡过了黄浦江。守在胜利港的一个排战士在拼命的阻击之后,仍然无法阻挡日军第五师团的攻击,除了报信的一名战士外,其余的战士全部牺牲在了阵地上。韩勇得到消息时,第五师团己经渡过了黄浦江。

得知日军第五师团从胜利港这里渡过了黄浦江,韩勇第一个反应就是五四七团危险了。五四七团本身就只剩下八百多名战士,如果被日军的第五师团从侧后包围攻击一下,就有了全团覆没的危险。因此韩勇立刻给五四七团的张炅甫发去了电报,让五四七团对胜利港方向进行警戒,一但发现日军则立刻放弃阵地,绕向松江县城东门方向撤回松江县城。

在给五四七团发电的同时,韩勇又通知了米市渡的五四六团做好应对日军攻击的准备,并且一并通知了友军一零七师和一零八师。张灵甫接到了王海涛的电报,马上派出一个侦察班向胜利港方向进行警戒,而全团除了正在一线阵地上的一营官兵外,做好随时撤退的准备。

日军第五师团在渡过了黄浦江之后,派出了一个大队的士兵向三十号桥阵地侧面前进,准备和第十三师团夹击守卫三十号桥的支那守军,而主力却避开了松江县城的正面,向淞江火车站方向前进。第五师团的师团长板垣征四郎中将对九十师那扑天盖地的炮击仍是心有余悸,因此干脆放弃正面的攻击,向松江县城的侧面前进。

第五师团的一个大队在向三十号桥阵地侧面前进时,就己被张灵甫派出的侦察班发现,并立刻向张灵甫做了汇报。张灵甫听说从侧后上来了一个大队的日军,暗恨自己兵力不足,若是五四七团齐装满员,侧后别说上来日军一个大队了,就是上来一个联队,张灵甫也有信心挡住日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远去的风筝》,方便以后阅读远去的风筝第一百六十章 回到松江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远去的风筝第一百六十章 回到松江并对远去的风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