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故事从一块陨石开始

作品:穹顶:2084|作者:陈二十二|分类:科幻|更新:2023-08-08 16:43:14|字数:9168字

张顺风抢劫事件的两周前。

2084年,太阳系,柯伊伯带。

这是太阳系的最外围,无数颗大小不一的小行星围绕着太阳旋转,就像那八大行星一样,守护着它们的君主。

在这广袤的漆黑中,一切本该都是相对静止的,直到一位不速之客降临到了这里。

这是一颗有着陨石外表的飞行着的物体,以人类几千年的天文观察史来说,这种类似薯片的飞行体,通常被称作“UFO”。

它打破了柯伊伯带的宁静,就像鬼魅般突然出现,降临到了太阳系。这些本应该保卫着太阳系的小行星们却没有阻挡,反而像是突然有了生命,如同水中的蜉蝣受到了惊吓般,纷纷逃窜到两侧,让出了一条足够干净的路。有些小行星甚至在逃窜中,撞上了身旁那一起飞行了亿万年的同伴。

“UFO”的目的地,正是那太阳系第三颗行星,地球。

数日后,M国天文局内。

一群科研人员正焦灼的站在桌子前,这本该是一个伟大的发现。但是随着他们的调查越来越深入,对未知的恐惧感逐渐覆盖了科研人员与生俱来的探索欲。

“你们确定这不是陨石?”屏幕上,一位身着名贵西装的大人物发出提问,在M国,每年发现UFO的新闻不计其数,想到这次紧急视频会议居然还是讨论这种子虚乌有的事,这就让这位大人物感到厌烦。

“是的,总统阁下。”一位天文局工作者回答道,“而且就在刚才,我们观测到这个飞行物是进入到S盾范围内才被检测出来,也就是说,这个飞行物在进入到木星轨道之前,我们根本没有发现它的存在。”

“所以呢?我只要听结论。”总统眉头微皱。

“我们的检测数据告诉我们,这个飞行物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摆脱木星引力,它的运动轨迹打破了我们现有的认知,根据我们的推测,这绝对不是符合自然规律飞行的星体,而且根据我们的以现有的为数不多的数据分析预测,这个不明飞行物的目的地,是地球。”顾问扶了扶眼镜。

总统那头的声音顿了顿,然后传来了拨通电话的按键声,“通知联合国,联系宇宙空间站,还有,给C国领导也去个电,要求和天宫空间站共享数据。”

就这样,一块陨石的到来,让在未来存在感极低的联合国——这个名存实亡的组织忙碌了起来。

或许谁也没想到地球人民的命运,将从这一块小小的“陨石”开始,发生了改变。

与此同时,距离M国十几个时区外的C国,秀江市,秀江大市场内。

即便是在网购已经取代九成市场的2084年,菜市场这个充满着生活气息的词语依然活跃在各个生活区的中心。

陈橙,就是秀江大市场里一位经营着水产销售的小老板。

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以后他没有像他的同学一样远赴世界各国搞建设,而是选择自己创业。

陈橙的父亲有一个集装箱水产养殖的项目,于是他就在闹市区搞起了水产销售。虽说辛苦,一年下来也能挣个十几万。当然了,这个数字也只能供陈橙在秀江市勉强生活。

未来世界,由于战争、核泄漏、生化武器的使用、化工厂的污染等等等等,让地球上的空气、海洋、河流、泥土中充满大量的污染物,专家们做过预测,单靠地球自身的循环系统,想要净化这些人为的污染物大致需要四百年的时间。

为了生存,人类只能集中力量,在世界各国划分并建立起了适合生存的生活区。

生活区就是在一部分环境较好的城市基础上,加盖了一层名为“穹顶”的巨大型建筑,远远看去,就像是在城市上空扣上了一个巨大的鸟笼。

“鸟笼”24小时不间断地吹出气流形成了风墙,隔绝了生活区和外界的空气交互;内侧的骨架则是镶嵌了各式各样的空气净化机和增氧机,用来净化一些被污染的空气,以及通过化学反应增加生活区空气里的含氧量。正因为有穹顶的存在,穹顶之下的人才能呼吸到没有污染的空气。

至于用水,则是从没被污染的地底深处取地下水,过滤后作为水源给生活区里的人们提供饮用水。至于生活用水,则是用穹顶接受到的层层过滤后的雨水。

生活区,就是以城市为基础单位的小型生态圈。

国际环境委员会根据生活区的生存环境和“穹顶”等主要设备的综合数据,由优到良一共给世界各地的生活区划分出了四个等级,分别是A、B、C、和危险(D)区组成。

当然,维持这巨大鸟笼般的“穹顶”所需要的能源成本也不是单单靠政府财政收入就能维持的了的。为了所有人的生存,每一个居民每一个月都必须缴纳昂贵的居住费。而那些缴纳不起居住费用的人,也是被无情的流放。

以2084年的环境来说,人体一旦离开生活区,直接暴露在被污染的空气和辐射之中,用不了多少时间就会患上各种不治之症,只能在绝望中孤独死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穹顶:2084》,方便以后阅读穹顶:2084第3章 故事从一块陨石开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穹顶:2084第3章 故事从一块陨石开始并对穹顶:2084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