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钻床的改进,离心调速器的意义

作品: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作者:我爱左轮|分类:历史|更新:2024-02-16 05:19:54|字数:4570字

日子都过去了一个月了,现在已经天寒地冻了,也没有见移剌蒲阿派大军来。

现在二哥的伤也好的差不多了,拄着拐杖能行走了。

一场大雪,整个大地已经是白茫茫一片了,胡湘这段时间主要在机械坊,和武安学院,也去了几趟山上。

卢敏也顺利生产了,是个男婴。

因为生活条件的好转,胡湘的饮食也得到了改善。

有鸡蛋,豆浆,豆腐脑,豆腐,豆芽,炸油条,馒头,萝卜,面条,米粥,咸菜,肉有鸡肉,鸭肉,羊肉,猪肉,但这些不是每天都吃,都是替换着吃。

武安的安稳,胡湘又想起了赵宁,卢敏动不动就说恶心胡湘,不让胡湘亲近,一心扑在孩子身上。

想个什么借口去趟泰山呢!

一直没有找到合理借口!

这天胡湘来到机械坊,李冶给胡湘说,研制出来一个新的钻床了,能实现了,用手转动手柄,旋转的钻头,可以上下移动了。

胡湘来到这台钻床前。

按后世的机床划分,这个钻床属于立柱钻床。胡湘转动手柄,顺时间转,钻头主抽下移,逆时针,钻头主抽下移上移动。

“你们是怎么实现的,主抽在旋转状态下,还能上下移动,”胡湘问道。

“其实很简单,它是轴承,齿条,齿轮相互配合实现的,简单的说,就是轴承的内圈和和旋转主抽连接,轴承的外圈和一个套筒连接,这套筒上面有直齿条。”李冶说道。

经过李岩一说,胡湘就明白了,其实很简单。

“李先生,真是天才,能想到用这个方法上下移动,”胡湘说道。

“公子过奖了,我那是天才,我也是根据公子的描述,才想到这点的,公子才是天才,”李冶说道。

胡湘以前给李冶说过,能不能用个这样的圆圈手柄旋转,钻头也跟着上下移动,其实胡湘是描述后世见过的钻床,当时胡湘金工实习,就是旋转手柄,钻头上下移动。没有想到如此简单,它的原理!

有了这样的钻床,工作效率能大大提高,现在机械产品,需要钻孔的太多了,比如蒸汽机的气缸两边端面,每个端面都需要钻十个孔,在加上法兰盖板,两边加起来就是四十个孔需要钻削,还有滑阀配气箱上,也有几十个。

历史记载:

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钻床是一个名叫约瑟夫·惠特沃斯的英国人发明的。他在1862年的伦敦第二届工业博览会上展出了他发明的第一台钻床。这台由机械驱动钻头旋转,铸铁底盘的钻床便成了近代钻床的雏形。

“公子,我现在制作些铁球,用它做滚珠,确实比柱状好多了,但现在铁球真不好制作,靠人工打磨,那太费力了,而且很难大小一样,”李冶说道。

胡湘也给李冶说过,制作些铁球,代替滚柱,但铁球怎么制作,胡湘却不知道。

“你们先研究吧,找到合适方法后,在用它做滚珠轴承,紧固件螺母,螺栓制作工艺怎么样了,”胡湘说道。

现在蒸汽机上用到的螺栓和螺母太多了!一台加起来需要130个,三种型号的。

“现在螺丝,能用车床车螺纹了,而且匹配率能达到一半了,”李冶道。

“很不错,现在不要怕浪费人力,各个专业制作小组完成任务后,就让他们钻研各自工艺的提升,也不要怕他们浪费材料,”胡湘说道。

“明白,现在也制定了很多激励办法,根据大小,奖励也做了细分,上个月开支了二百两银子的奖励,”李冶说道。

“对于重大的改进,要加倍奖励,”胡湘说道。

胡湘刚说完,也在陪同胡湘讲解一个技师说道:“三少爷,那控制蒸汽机节气门,进气大小的算不算重大改进,”

胡湘听到后来了兴趣,控制节气门进气大小,以前都是手控制,难道现在不用手动了。

“怎么控制的,带我去看看,”胡湘说道。

于是,胡湘和李冶,技师来到一台改进的蒸汽机面前。

“是这样调节的··”那个技师讲了起来。

胡湘明白了,它就是两个飞铁球,蒸汽机飞轮转动时候,通过齿轮也带动两个飞铁球旋转,这样飞铁球旋转,有了离心力就会上升,带动连接的套筒也上升,套筒上升,又带动连接执行机构,通过杠杆使气门手柄左右移动,从而调节进气大小,让蒸汽机稳定运转。

“这是谁改进的,要重赏,”胡湘道。

这个太有重要的,有了它,蒸汽机动力稳定多了,也解放时刻调节进气大小的人,虽然那个人干这个活比较轻松。

而历史上这样的调速器,是1788年,瓦特发明的,它是瓦特改进往复式蒸汽机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最古老的自动控制系统及反馈系统。

有了它,蒸汽机才能得到可靠应用。

因为只有稳定运转的蒸汽机,人类才算真正控制了蒸汽机。

好比我们开车时候,不踩油门时候,汽车发动机能稳定在一定转速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方便以后阅读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第347章 钻床的改进,离心调速器的意义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第347章 钻床的改进,离心调速器的意义并对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