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一夜N次郎

作品:明越坡|作者:国之祯祥|分类:历史|更新:2020-07-26 13:46:32|字数:6094字

在这两天中,朱元璋与徐达、常遇春、傅友德、邓愈等人充分交换了意见,就下一步的战略方针做出了重要决策。

就在朱元璋到达汴梁的当天,陕州传来好消息,冯国胜、郭兴的部队已力克陕州。朱元璋十分高兴,令冯国胜、郭兴部继续向西,一举攻克潼关,守住三秦门户,防止关中元军东犯。

经过朱元璋与众将的反复研究,定下了两路渡河,会师东昌(今山东聊城)的计划。

按照计划,徐达、常遇春的大军从汴梁渡黄河,先取卫辉,然后一路向北至磁县,再折向东,至东昌。

而傅友德则率山东境内的大军在济南渡黄河,然后西取东昌。

两路大军会师东昌之后,再继续北上取德州、沧州,然后沿着大运河,直趋通州,杀向元大都。

要说朱元璋与众将规划的这条进军路线,似乎是在磁县至东昌之间折了个大弯,还不如在磁县继续北上,经保定直取大都更直接。

但是,朱元璋计划的这条路线,却是更容易攻下元大都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攻下磁县之后,不继续向北,而是向东,可以避开一个强敌。这个强敌就是王保保。

王保保虽然在山西只有十万大军,但这十万大军可称得上是元军中的精锐。另外,别看现在元顺帝跟王保保闹得不可开交,一旦元顺帝看到明军威胁大都,必然恢复王保保的一切官职,让其率兵勤王。

王保保毕竟是蒙古人,如果要他在元顺帝与朱元璋中做一个选择,王保保绝对会选择元顺帝。真要到了那个时候,王保保率兵东进,从侧面给明军一下子,明军还真吃不消。因此,还是离这哥们儿远一点儿为妙。

朱元璋告诉徐达、常遇春,南边基本平定了,廖永忠已经一路杀到广东了。下一步他即将派汤和率部过来加入北方战场,邓愈的部队也会继续北上。他让徐达、常遇春不必担心占领的地盘多了,战线拉长了,会出现兵力不济的情况。

朱元璋只在汴梁待了几天,就回应天了。因为他还有许多军国大事要处理,这北伐的战事只能算是他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已。

朱元璋走后,我与常遇春单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谈话的主要内容,当然是围绕劝他归隐展开。

我问常遇春,对汉初的韩信、彭越、英布三人怎么看。

常遇春虽然读书不多,但对于韩信、彭越、英布这些人物的故事还是听说过不少的。听我如此一问,常遇春便是滔滔不绝,说三人如何英勇善战,为大汉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只可惜晚节不保,犯了大忌,导致被刘邦诛杀。

我笑着问常遇春,你真的相信韩信、彭越、英布三人会谋反吗?

我这么一问,常遇春倒是没急着答话,而是疑惑地看着我。许久,常遇春问道:“依三弟的意思,他们这三人谋反是假的?”

我告诉常遇春,我也不能确定他们三人是不是根本就没有谋反之心,都是被冤枉的。但是,我觉得这三人谋反,还是疑点颇多。

以这三人的实力,如果当初真有君临天下之心,何必非要帮着刘邦消灭最大的对手项羽之后,才开始反叛呢?如果有项羽牵制刘邦,不是更利于他们成事吗?

我这么一说,常遇春倒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见常遇春陷入深思,我继续问道:“二哥对于陶朱公的故事熟不熟悉呢?”

陶朱公就是范蠡,当年他与大夫文种辅佐越王勾践,让勾践一血前耻,灭了强大的吴国。功成名就之后,范蠡突然归隐,乘船涉海到达齐国海滨,在那里围海煮盐,捕鱼养殖。后又定居定陶,开始经商,取得巨大成功,被后世称为“商圣”。

喜欢明越坡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明越坡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越坡》,方便以后阅读明越坡第六百七十六章 一夜N次郎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越坡第六百七十六章 一夜N次郎并对明越坡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