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心有不悦

作品:逐梦芳华|作者:蔡海荣|分类:都市|更新:2018-11-25 08:02:58|字数:4558字

杨志飞受伤的第二天,郑祥吃完早饭后骑着电动车来到杨志飞租住的地方,走进院子里,看见叶丽霞正要出门。

“丽霞也来了?”郑祥问。

“郑老师好!我早上给他送早餐,顺便给他洗洗衣服,打扫一下卫生。正准备回去呢?”叶丽霞如实回答着,没有一丝儿尴尬。

二十年前的叶丽霞因为担心跟杨志飞交往而害怕被别人瞧不起;如今的叶丽霞巴不得天下人都知道她喜欢杨志飞!

郑祥心里顿时有了一丝警惕:这两个人的关系是不是藕断丝连?或许已经极为亲密?倘若这样,叶丽霞身为渔洋中学派出的监督人,会不会出卖渔洋中学的利益?

杨志飞躺在客厅里的沙发上,看见郑老师来了,连忙起身。

“你继续躺着,不要起来,现在感觉怎么样?”郑祥迎上前去,扶着杨志飞躺下。

“没昨天那么疼了,但是生活起居很是不方便。”杨志飞没有说出屁股其实还很疼。

“让你受苦了!我跟刘新权打了招呼,若是他父亲再这般胡闹,我拿他是问!”

寒暄几句后,杨志飞向郑祥详细地汇报了叶丽霞调查锐凯中学教师配备的事情,恳求郑老师允许锐凯中学对外招聘一批教师。

“丽霞很不错嘛,工作细致,考虑问题很周全。”郑祥嘴上虽这么说,可心里十分不悦——叶丽霞这调查结果得第一时间向渔洋中学的校长汇报呀,可杨志飞知道得还早些,还是杨志飞向自己汇报的。

这叶丽霞到底有没有弄清自己的身份,她是为渔洋中学做事还是为杨志飞做事?

郑祥不动声色,丝毫没有表达出心中的不愉快,和颜悦色地跟杨志飞说着话。

渔洋中学的复读生分离出去,郑祥心里是很矛盾很痛苦的。阻止吧,违背了上级的文件精神;赞成吧,可复读生是渔洋中学的根,这根都丢了,就动摇了根基,明年开学,渔洋中学的学生数将会骤减一大半。

前两位老校长打下的江山就要在自己手上毁了,郑祥觉得自己是渔洋中学的罪人,但又无可奈何,无计可施,教育改革的举措怎么能去阻挡呢?

虽说渔洋中学跟锐凯中学是合作关系,但郑祥心里明白,这仅仅只是一个过渡,目前上级主管部门是考虑了很多方面的因素,顾全各方面的感受和利益,才没有让渔洋中学彻底陪复读生割裂,才允许存在这样的合作关系。

改革的步伐是一步步往前迈的,郑祥预料:最终,渔洋中学与锐凯中学不存在任何关系,复读生将彻底与渔洋中学无关。

可目前,渔洋中学太依赖复读生了,学校收入大部分来自复读生,教师之所以有很好的福利待遇,也是依靠复读生。

渔洋中学有近一万名应届生,却有百分之七十是来自外地的,非广福市籍学生,也主要是靠复读生的效应招进来的。

剩下不足三千人才是广福市本地的学生。

也就是说,若没有复读生以及复读生带来的影响,渔洋中学顶多只有两千多名学生,即现有学生数的十分之一。

郑祥感叹:还是徐震华校长最初的想法才是正确的,二十年前徐校长曾提出把学校工作重点放在应届生上,但后来因为复读生能给学校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才放弃了以应届生为工作重点的发展方针,举校之力发展复读生的规模。

经历二十年的发展,依靠渔洋中学全体教职工的拼搏努力,渔洋中学复读生的规模以及教学质量在全国都出了名,可是二十年后,因为政策的原因,渔洋中学将没有一个复读生。

复读生取得如此辉煌业绩,渔洋中学却错过了应届生的发展。优秀的教师都安排在复读班,淘汰的老师都去教应届班,学校所有工作的侧重点都偏向复读生,自然耽误了应届生的教学成绩。

在广福市,应届生教学成绩这块,广福市一中一枝独秀,遥遥领先。全市每年中考的前一千名学生几乎都去了广福市一中;其次,是广福市二中。

渔洋中学在应届生这块顶多排第三的位置。

对于渔洋中学部分教师不愿去锐凯中学任教,郑祥是很容易解决的,可以凭私下关系做做工作,也可以通过行政手段硬性进行分工。

但郑祥很爽快地答应了杨志飞的请求,同意锐凯中学招聘一部分教师,不用全部安排渔洋中学的教师去上课。

郑祥有自己的打算,渔洋中学今后要大力提高应届生的教学成绩,工作重心得迅速转移到应届生上。

为锐凯中学服务,实质上是为锐凯中学打工,目的是提高一下教师的待遇。既然教师不愿意去,那最好,就留在渔洋中学,全力为渔洋中学服务,让应届生的师资不再紧张,让应届生拥有更优质的教学资源。

如果渔洋中学能让应届生成绩再上几个台阶,能留住外来借读的应届生,甚至吸引更多的外来应届生来就读,同时与广福市一中、二中争夺一些本地的优等生,那么,渔洋中学照样能大有发展,前途仍是一片光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逐梦芳华》,方便以后阅读逐梦芳华第一百七十章 心有不悦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逐梦芳华第一百七十章 心有不悦并对逐梦芳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