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生态农场

作品:逐梦芳华|作者:蔡海荣|分类:都市|更新:2019-01-19 21:03:20|字数:4508字

正月初三上午,舒云带着丈夫和两个孩子去舅舅李柏林家拜年,李柏林退休后不愿跟儿子李桐在大城市过。李桐给爸妈在广福市买了一栋别墅,但李柏林说在广福市里也住不习惯的。

李柏林的妻子是农村户口,乡下做了房子,李柏林退休后一直住在乡下,跟老婆一起种了菜园,养了鸡鸭,还承包了一个鱼塘,过起了赛过神仙的田园生活。

中午在舅舅家吃饭的时候,舒云胃口大开,觉得每样菜的味道都特别可口,直夸舅妈的厨艺高。

李柏林乐呵呵地说:“味道好,你舅妈的厨艺只是一部分原因,主要的原因还是所有的菜都是自家种的,这鸡这鸭都是我们养的,喂的是五谷杂粮,青草和虫子是它们的零食,这比养殖场养的鸡鸭不知要强多少倍;这鱼是我承包的那个鱼塘里捕捞上来的,鱼塘里从未投过饲料,就随鱼自然的生长,那农贸市场卖的高密度养殖的鱼,都吃不出鱼的鲜味了。”

舒云笑着奉承舅舅:“舅舅,你这日子,过得真是滋润,这农家菜,比那山珍海味强多了!李桐这个大老板,吃的都没你好!我和刘祥,就更不用说了。难怪你不愿跟李桐一起住,也不愿去广福市。”

李柏林一副得意的样子,他很喜欢这个外甥女,自小嘴巴就一直那么甜,说的话听着让人极是舒服。

李桐不以为然:“爸,你去我公司的食堂吃几天试试,一个星期每天的菜式都不一样,公共营养师制定好每天的菜谱,请的那是一流的大厨,所有的菜都来自生态农场,绿色、卫生、环保,并通过质检部门的各项卫生检测。这社会,只要舍得花钱,不一定要你亲自种养,想吃什么,就有什么。”

“生态农场?”刘祥一直保持沉默,每次来这里,只要李桐在,他就不爱说话,感觉与李桐压根儿不是同一个层次的,李桐如日冲天的事业,让刘祥自卑心作祟,加上高中复读时的一些误解,让刘祥更是不愿跟李桐交往,但李桐刚才说的话,让刘祥很有兴趣。

李桐解释道:“对,生态农场!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生态平衡,不同种类的动物群体以饲料为纽带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循环链,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所有农家菜不施肥、不洒农药,目标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态养殖的畜禽产品因其品质高、口感好而备受消费者欢迎,产品供不应求。”

“你们公司食堂采购的都是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刘祥越听越感觉有味儿。

李桐尝了一口鱼,仔细品了品:“我们公司食堂的菜都是生态农场特供的,我们食堂的鱼比我爸池塘里的鱼还要好吃。作为一个企业,要想留住人才,不仅仅是工资待遇要好,还得全面服务好员工,想尽办法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让他们生活上无后顾之忧。一定要虏获员工的胃,让员工爱上公司的食堂,让他们在任何地方去吃饭都没有在公司吃得开心!但凡一个一流的公司,那公司的食堂绝对是一流的!倘若员工每顿吃都没有吃好,还没下班便发愁午饭吃什么,去哪儿吃,还怎么安心工作?”

刘祥瞬间对李桐的印象有了改变,总以为李桐只懂高科技,不曾想他的管理理念这般前卫,执行力这般细腻,连员工吃饭的问题都考虑得这么周到。

“可惜,我们广福市还没有这样的生态农场,不过即使有,肯定也很贵!”刘祥道。

李桐笑着说:“确实很贵,生态农场一头猪的养殖周期需要一年,而大型养殖场只要三四个月就养成了;蔬菜不打农药,除虫成本比打农药要高多了;鸡呀鸭呀鱼呀,养殖周期都要比普通养殖场要长一些。”

舒云也听的入了迷:“难怪乡下人家养的土猪那么好吃,原来是养的时间长的原因呀!”

谈到养猪,李桐的妈妈也很感兴趣:“前几年,我每年都要养两头猪,一般至少要一年才能长大,有些年份要养一年零两三个月才宰杀。现在的猪肉不好吃,听说有的三个月就长成了,所以这顿饭没有猪肉,你舅舅从来不买猪肉吃,得知道了哪户人家自家养的猪要杀了,才去买些猪肉回家,但这种情况一年也碰不上几回,乡下人家几乎都不养猪了。个别人家养了一头猪,也不卖,留着过年时宰杀,整头猪几个亲戚就能瓜分完,轮不到外人。”

“妈,想吃土猪肉,到我那儿去住,保管你天天都能吃上土猪肉。”

“你爸呀,怕是大姑娘的八抬大轿来接,他都不去,他一天都离不开他的老窝!”李桐的妈妈笑道。

李桐总是希望爸妈跟他一起住,爸妈一把年纪了,不在身边,总有些牵挂。公司忙,一年下来又难得回来一次,可无论李桐怎么软磨硬泡,李柏林老夫妻俩都不愿离开老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逐梦芳华》,方便以后阅读逐梦芳华第三百零九章 生态农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逐梦芳华第三百零九章 生态农场并对逐梦芳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