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回归环保产业

作品:逐梦芳华|作者:蔡海荣|分类:都市|更新:2019-10-07 01:51:28|字数:4934字

高考填报志愿工作结束后,广福市接着组织了中考填报志愿工作。

今年广福市出重拳打击职校有偿招生,严禁职校招生工作人员进入各学校进行宣传。一律不准越过广福市教育局进行招生,对于擅自进行自主招生的职业学校,广福市教育局将不提供学生的学籍档案,并上报省教育厅,不准核发违规招收的学生的职校学籍。

各种措施多管齐下,的确收效明显。

往年在建档期间,各职校招生工作人员各显神通,进入各初级中学校园,乃至深入学生家庭,竭力忽悠家长和学生,争抢生源。

而今年,各学校填报志愿期间,招生秩序井然,无任何职校工作人员进入校园。班主任们在向学生介绍各正规职校时,没有明显偏袒哪一个职校,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就读的职业学校。

已经有人被纪委请去喝茶了。今年毕业班的班主任们人人避嫌,与职校有偿招生切割,以防惹火上身。

中考填报志愿三天时间里,虽不能进入各初中校园进行宣传,但刘祥和大武一刻都没有闲着,他们俩带领清河职校全体教职工,分赴各初级中学的校门口,设立招生咨询工作处,大力宣传清河职校。

除了面向学生进行宣传,刘祥还在各乡镇散发了几千张清河学校的宣传手册。

而大武还下乡到各行政村,在村委会门口设立宣传咨询处,不厌其烦向公众宣传清河职校。

只要不进入校园,打打擦边球进行大力宣传是非常必要的。这一点,大武比刘祥还懂。

这三天几乎能决定清河职校的命运了。中考学生填报职校志愿,不像高考学生填报高考志愿,高校是分等次的,不同等次的高校,录取不同等次的学生,不同等次之间,不存在任何竞争。

而各职校几乎不分等次,面向的都是中考分数偏低的学生,谈不上哪个学校好些,哪个学校差些。家长与学生对选择何种类型的职校概念比较模糊,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很大。

所以这三天是否宣传到位,会极大地影响一个职校的招生数量。

清河职校是按三千学生建制,一届学生一千,职校是三年制,那么清河职校今年需要招收一千学生才能完成招生任务。

三天下来,刘祥没坐下来吃过一顿正餐,要么是在学校门口吃盒饭,要么是在车上喝着矿泉水,吃着干干的方便面。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刘祥深知第一年的招生数量对清河职校的重要意义,他每天凌晨五点就起床,晚上十二点后才上床睡觉。这三天,他巴不得一秒当两秒用。

三天终于过去了,疲劳至极的刘祥晚上却失眠了。

躺在床上刘祥辗转反侧,脑中算来算去,到底有多少学生填报了清河职校呢?吴瑞说明天上午会有统计结果,到时会打电话给他。

七月四号上午九点半,刘祥的手机铃声响了,是吴瑞来电。

刘祥正在清河职校的教学楼前,陪着工人们一起搬新买的桌子进教室。

时值酷暑,天气十分炎热,刘祥汗流浃背,他擦了擦额头的汗,走到一边,接通了电话。

“刘祥,统计结果刚出来了。”

“多……多少?”刘祥拿着手机的手有点儿颤抖。

“很不错,共有1587个学生填报了你们清河职校,这是我们都没有想到的呀。你们一定要把这些学生教育好。”吴瑞的声音充满兴奋。

“感谢吴局长!我定会竭尽全力的,清河职校务必要对得起这些家长和学生的信任。”刘祥顿时感到肩头的责任无比重大。

挂掉吴瑞电话后,刘祥连忙拨打大武的手机,他急于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大武。

而此时大武正在医院挂水,三天高强度的招生工作,把他累病了。

……

八月八日,锐凯中学开学的日子,校园里到处是标语、彩旗,高规格的校园建设让锐凯中学不亚于一所大学。

不得不佩服张勇涛的建筑公司的建设速度,除了运动场、实验楼、图书馆三个项目未如期完工,其他项目都已交付使用。

未完工的项目没有对开学工作造成冲击,张勇涛许诺在教师节前,所有的项目都会竣工验收合格。

得益于张建军老校长的管理经验与细心安排,一万五千多人的学校开学当天没有一丝凌乱,一切都秩序井然,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叶丽霞的身份是第一常务副校长,协助正校长张建军管理学校的教学工作。

而她背后的身份是锐凯中学的第一主管人。杨志飞仅仅挂职董事长,但他在学校工作会议上申明,他不介入锐凯中学的管理,不过问锐凯中学的任何实务,有关锐凯中学的教学事项,由张建军校长负责,而其他财务、总务等等工作,由叶丽霞全面负责。

也就是说锐凯中学的发展与运营,杨志飞全权交给叶丽霞了。

杨志飞觉得自己是一个高中生,是一个不懂教育的人,倘若自己介入锐凯中学管理,他担心会阻碍锐凯中学的发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逐梦芳华》,方便以后阅读逐梦芳华第四百一十三章 回归环保产业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逐梦芳华第四百一十三章 回归环保产业并对逐梦芳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