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五品东阁大学士

作品:寒门出了个状元郎|作者:一萝阮烟|分类:历史|更新:2024-04-23 15:14:51|字数:5414字

发个告示给你,不管你愿不愿意,花没花银子,只要有需要,想咋样就咋样。

要是有不愿意的,直接安个谋反的罪名把你抓了,天下还有没有王法!

李凌峰皱了皱眉,“他们抓了多少人?”

牛二想了想,摇了摇头,“每个村都有,我们村里也不少,踏苗那天,我们兄弟三人都进山打猎了,俺娘还说幸好俺不在,不然也得进去……”

这么来说,人数肯定很多。

牛二顿了顿,脸色也沉了下来,“那些个当兵的就不是人,村里不少人上去田里阻拦,不是不抓了,就是受伤了,有些阿公年纪大了,推搡间摔断了腿,还有被马塔伤的人也不在少数……”

怪不得夏玉要将此事抖出来,这事就算再怎么瞒,改稻为桑在浙洲全境推行,牵扯的人太广,他们把浙洲各个地方的牢狱都关满,也瞒不下来,除非把浙洲百姓全都杀光,没有知情人。

显然,这纯属是在放屁,就算再借他们十个胆子,他们也不敢。

这些事李凌峰稍一调查就能出来,纸包不住火,他们所有人都得玩完。

所以,李凌峰都有点佩服夏玉了,说的不早不晚,刚好把锅甩到了李凌峰身上。

牛二说完疑惑道,“李兄弟,你打听这些事干啥?”

李凌峰摇了摇头,心里却有了计较,这件事不管是不是被夏玉算计,他还真不得不报上去,这些百姓需要安抚,首先就得将因为这件事被抓的人放出来,稻农的损失需要银子来填补,几家几户或许可以由总督署来督办,但是整个洲要拿出来的银子可不少,州府还要上缴税钱,国库又空虚,银子要从哪来?

还有就是粮食问题,怎么能在过冬前筹措到足够多的粮食,保证老百姓饿不死,这些都需要朝廷出面斡旋。

去年几个洲的自然灾害,朝廷开仓赈济灾民,各个洲储存的粮食本来就所剩无几,今年也不知道会不会有意外,怎么可能愿意轻易借调粮食,难怪夏玉调不来粮。

李凌峰和牛二匆匆告别,这些方法施行都得有个过程,筹银子还是筹粮还要想办法,都要时间,这件事已经不能再拖了。

他当即回到了总督署,一回房就开始写奏折,措辞用句都很是谨慎,生怕永德帝不将此事重视起来,涂涂改改直到日落西山,才将奏折密封好,在上面注明“马上飞递”的字样,让徐秋快马加鞭送去驿站。

古代文件传输要靠驿站,一般每隔 20 里有一个驿站,只要在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的字样,每天就至少以三百里的速度传递。

现在情况紧急,李凌峰特意用朱砂在封皮上批了一个大大‘急’字,七八百里一日也有可能,相信不过两三日就能到达京里了。

到了京里,永德帝还需召集丹阁商谈此事,拿出个可行的办法,所以等朝廷下来消息又得再等几日。

李凌峰这段时间也没闲着,等公堂例会的时候,第一时间将自己已经上奏朝廷的事说了出来,夏玉松了一口气,其他人则是更加惶恐不安,生怕下次朝廷再有消息下来,就是降罪的圣旨。

他们前途未卜,也懒得花心思对付李凌峰了,纷纷开始替自己打算,想自保的法子,李凌峰懒得管他们,和夏玉禀明后就到了总督衙门的牢房里。

里面竟真的关满了人,每个牢房本来最多关个三五人,现在全都一窝乱炖,人满为患,乌泱泱的全是人头。

李凌峰:“……”

看管牢房的司寇窦丘在一旁小心观察,见李凌峰脸色不太好,解释道,“前段时间聚众闹事的人太多了,陈大人一并让人抓了回来,知府衙门的大牢里关不下了,又匀了一些人过来。”

窦丘额头滑下一丝冷汗,他在总督署办差,多少还是得到了风声,知道夏大人现在是把事情交到了这位李大人手上经办,这会儿其他人都夹着尾巴做事,生怕上头的过错最后落到他们这些听话办事的小鱼小虾身上。

有些事对于别人是皮肉之痛,换在自己身上就是骨血之痛。

上头的人要是自己担了事,最多也就是丢官罢爵,若是让他们出去顶罪,只怕得人头落地了。

他官职虽小,但是看得明白,自然不愿意在这个节骨眼上开罪李凌峰。

“窦司寇,哪些是因为桑田闹事被抓的?不该有个名册登记吗?”李凌峰一个头两个大,这全都混在一起,没有名册怎么分得清哪些该放,哪些不该放。

窦丘闻言踟蹰了一下,让手底下差役取来了一个名册,“先前关进来的都记录在册了,只是后面人太多了,那些闹事的百姓与犯人都只能合并关在一处……”

李凌峰睨了他一眼,倒也没有怪罪,毕竟后面人多杂乱,混在一起了也可以理解,但是偷懒也是真实存在的。

“窦司寇,之前的事本官不欲追究,但是后面进来的这些人,你和邢狱的狱卒需得尽快查清底细,将人员全都登记好,否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方便以后阅读寒门出了个状元郎第252章 五品东阁大学士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寒门出了个状元郎第252章 五品东阁大学士并对寒门出了个状元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