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朱老四封赏功臣,名人竟在我身边

作品: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作者:两广总督|分类:历史|更新:2023-12-04 23:41:34|字数:8142字

“什么都瞒不过你这个老和尚。”朱棣笑骂。

老和尚的杀伤力太大,朱棣也只有把他放在自己眼皮底下才能放心。

“如何封赏,该封赏些什么,我现在很为难。”

“想让你帮我出出主意。”

杨轩在一旁听着,没一会儿就感到无聊。

和两人打了个招呼,便带着小朱瞻基出去瞎转悠。

鸡鸣寺的旁边就是城墙,杨轩带着小朱瞻基爬上城墙,身后还跟着几个锦衣卫,主要是保护皇长孙。

城墙上的砖石,可都是刻有制作人,出厂日期的,为的就是以后出了问题方便追责。

以至于明代的工程质量极好,几百年后都能看到砖头上的小字。

爬上城墙,再往前走个一百多米,就能看到玄武湖了。

这两个后世比较有名的景点,也就隔了一座城墙。

而站在城墙上,还能看到远处的钟山(紫金山)。

山顶旁,不时飘过几朵云。

微风从玄武湖面而来,吹散了空气中的燥热。

让人心情也跟着好了不少。

杨轩闭上眼睛,用心感受着。

不过小朱瞻基却急了。

他太小了,还没有墙垛高。

“师叔祖,师叔祖!”

他抱着杨轩的大腿,昂起头,焦急地喊着。

“你这小家伙,也想看啊?”

“那就来吧!”杨轩低头看着小朱瞻基,笑了笑。

然后将其抱了起来,放在自己肩膀上。

玄武湖的湖面上,有着不少战船,岸边还有军营。

这是水师的训练基地。

洪武朝主要敌人在北方草原,水师的作用降低,逐渐没落。

朱棣登基之后,重新训练水师。

听说是在为出海做准备。

不得不承认,朱棣看的很长远。

他杨轩再怎么不了解历史,也知道未来是海洋霸权时代。

海外遍地是黄金。

想到此处,他指着湖面正在训练的水师,对小朱瞻基道:“瞻基啊,看到那些水师将士没有?”

“看到了。”小朱瞻基脆生生的回答。

“师叔祖告诉你啊,咱们大明的未来,在他们身上。”杨轩缓缓道,像极了诱惑小孩的坏人。

“啊?这是为什么?”小朱瞻基不解。

“因为海外有无数的财富啊!”杨轩笑道。

“可是,大明也很富有啊!”小朱瞻基道,他身边的人就是这么告诉他的。

“没关系,你只要记住师叔祖的话,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杨轩道。

孩子还小,说多了没啥用,只要在他心里埋下一颗种子就行了。

“好吧!”

随后两人便在城墙上转悠起来,直到朱棣让人来找他们。

告别了道衍,朱棣和他们便打道回府。

看样子,封赏靖难功臣的事,已经商量好了。

六月。

奉天殿。

朝会。

文武百官都知道今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所以国事商量的也很快。

朱棣先是发表了一番演讲,感谢了靖难之役中大家的付出。

然后便让太子朱高炽站出来宣读圣旨。

首先就是大将张玉,授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封英国公(为了后面张辅继承这个爵位),赐铁券,食禄三千石,子孙世袭。

然后是大将丘福,授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淇国公,赐铁券,食禄两千五百石,子孙世袭。

接着是大将朱能,授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左军都督府右都督,封成国公,获赐铁券,食禄二千二百石,子孙世袭。

国公就只有这三位。

随后又对姚广孝进行封赏,拜其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

此外,朱棣还让道衍复姓还俗,赐名广孝。(以后就用姚广孝这个名字了)

这个时候,杨轩终于确定,黑衣宰相姚广孝就是道衍。

不过姚广孝拒绝了还俗,他表示自己只想当个和尚。

朱棣也没有强求,不过,财物等赏赐了不少。

除了这四人之外,还有活着的,或已经去世的,共计二十二人获封侯,伯,或追封国公。

这二十二人中,还有一个徐增寿,因为开城门迎接朱棣的功劳,捞了一个伯爵。

本来朱棣是想封他侯爵的,但被徐妙云劝说下来了。

毕竟,徐家已经有一个魏国公了。

树大招风的道理她还是懂得,另外就是外戚问题。

至于杨轩,朱棣又给他加了几个虚衔,白领工资的那种。

对此,杨轩自然是很乐意的。

最后的最后,朱棣封了一个自己没想到的人。

此人是一个太监,名叫三宝。

朱棣念其靖难之役的功劳,赐姓郑,并升为内官监太监。

好奇之下,杨轩跟身边的姚广孝小声打听了一下。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这个太监原名马和,入宫后才改名三宝。

现在朱棣赐姓,那这个太监岂不就是郑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方便以后阅读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第14章 朱老四封赏功臣,名人竟在我身边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第14章 朱老四封赏功臣,名人竟在我身边并对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