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三个月,两千万贯钞

作品: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作者:卿岁岁|分类:历史|更新:2023-12-08 10:27:02|字数:4602字

“顾大人,刘大才请来了。”

这边顾晨刚回到都察院,邱野便急匆匆地迎了上来。

“大人,那些工人都拿了好处,会供出郭桓吗?”

他们试着去打听了许久,都没有工人肯透露一点儿。

就只有这个刘大才,原本都要把他们拒之门外了。

听说他的头儿是顾大人,这才肯点头来这里一趟。

“什么好处?什么供出郭桓?”

顾晨看了他一眼,纠正道:“郭桓拿着户部的手令,这些工人只是听令行事,可不知郭桓是私自印钞。”

知道又如何,不知道又如何,普通人的求生之举罢了。

砍头罪名往大臣地主脑袋上扣就行,工人们何等无辜?

“是,顾大人。”邱野连忙闭嘴,又颇有些殷切道:“陛下说了么,咱们什么时候可以弹劾郭桓?”

这可是个千年难遇的大活计,可遇不可求的啊。

“急什么?”顾晨往衙门后头走,倒是一点儿也不急:“这事最开始是余敏他们提出来查的,自然得归他们揭发,这你也要抢?”

“你把你湖广道的事弄清楚,参你们那条道的地方官就行。”

都察院衙门后头,也是有休息室的,刘大成此刻被四五位御史围着问话,吓得他瑟瑟发抖。

“那刘善举,总共让你们印了多少钞啊?”

“你们得了多少工钱?”

“平时是如何掩人耳目,郭桓去过几次宝钞司?”

“最关键的是,他到底拿走了朝廷多少宝钞?”

“……”

面对喋喋不休的御史老爷,刘大才一张大黑脸吓得惨白惨白的,可还是倔强地重复一句话。

“别问了,别问了,小民说了,小民只同顾大人说。”

顾晨听着这声音觉得耳熟,却一时半会儿又想不起来。

他推开门,刚刚还很激动的御史们,立刻就都安静了下来,并且都恭恭敬敬地朝他行礼。

“顾大人。”

虽然他们都是喷子,狠起来的时候,连自己的同僚、上司都不放过,可谁让顾大人好呢?

自从顾大人当了他们的头儿,他们手里的钱是再没被克扣过,去年年底还收到一点儿补贴。

当然,这是合规定,而且没有丝毫风险的。

所以啊,他们对顾大人还是服气的。

“你们七嘴八舌的,问那么多,要人家先回哪个啊?”

顾晨看了这人的脸,记起他就是那位被大蒜素治好痢疾的那个老爷子的儿子,他不是在蜂窝煤厂吗?

“你们都先下去吧,邱野你留下来记录就行了。”

瞧这汉子吓得,怕是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官儿吧?

大家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愿意离开,因为,他们都想拿到一手的弹劾素材。

“走不走?”顾晨眉毛拧了起来,直接威胁道:“不走的话,以后出外差,再被户部克扣报销,可不许来找我哭。”

他大爷的,整个朝廷,最难管的就是这群喷子。

别的部门对领导,恨不得把领导臭脚给洗了。

只有都察院的伙计不一样,若不是顾晨怂恿标儿搞了点钞能力,他们才不会这么听话。

等喷子们走了之后,顾晨才递了一杯茶给刘大才。

“我是叫你去蜂窝煤厂挣钱,你怎么跑到宝钞司去了,说说吧,谁介绍你去、都给了什么好处?”

那地方,除了要人举荐,有一大堆的规矩之外,可架不住人家的工资高、福利好啊。

每月有一贯钱俸禄,可一年只需要上七个月工,每天上三个时辰的班儿就可以回家了。

所以再麻烦,大家伙也恨不得挤破脑袋进去

刘大才但凡是有人举荐,当初也不会穷成哪个样子。

“顾大人,小民……”

刘大才接过茶杯也不敢喝,只握在自己手里道。

“托顾大人的福,小民原先是在蜂窝煤厂做工的。”

“日子本来过得也还可以,小民攒了三年的钱,家中的日子好过多了,还把娃送去了私塾。”

顾晨见他身上穿着的细棉衣裳,还有细棉布的厚毛靴,点了点头,确实比那时候好过多了。

不然家里干活的男人,是不需要穿那么好的。

因为要干体力活,费布料嘛。

“小民在煤厂干得好好的。”刘大才继续说自己的事,愧疚道:“可小民厂里那个张大管事的。”

“举荐小民,和五百个兄弟们,去宝钞司当差。”

“说是每月能有四贯钞拿,还管吃,每顿都有肉,只是有一点儿不好,咱们做的是夜工。”

“而且见不得人,平日被带着偷偷摸摸去宝钞司,又给偷偷送出去,小民就估摸到不对劲了……”

“啪!”

闻言,邱野放下手中的笔,当场就怒拍了桌子。

“你明明知道不对,为何还要助纣为虐?”

一旦让那些宝钞流入市场,知道有多大的危害吗?

“邱野!”顾晨看了他一眼,轻声道:“你凶个啥嘛,人家老百姓懂什么,刘大才你继续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第136章 三个月,两千万贯钞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第136章 三个月,两千万贯钞并对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