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吴襄袁崇焕的处置

作品: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作者:晓雨晨光|分类:历史|更新:2023-12-07 09:26:59|字数:4592字

东海舰队见到围攻大明船只的是倭寇,军事组毫不迟疑,直接下令开火,围殴大船的倭寇小船瞬间被炮火撕碎。

不远处负责警戒的几只倭寇小船,见势不妙,升起船帆还想逃跑。

可是现代舰船的舰炮可不是吃素的,射程高达四十多公里,迅速调整射击方向角度,哐哐几下,刚刚升起船帆,还没跑多远的倭寇小船,就消失在了海面上。

做完这一切,东海舰队准备继续自己的返乡行程,却看到那艘大明的船上,一群满身血污,刚刚经历过接舷战的人,朝着东海舰队,不停的挥舞双手,神情凄切,不似摆手再见的意思,好像是有什么事要说。

林哈雷当即安排无人机前去查看,就见几人从船舱内迅速抬出一个身体虚弱几近昏迷的人,军事组以为是有人生病求助,于是安排小艇接人。

当把人接回来之后,跟随小艇而来不只有那个病人,还有一个明朝将领打扮的人。

在了解此二人身份后,东海舰队各个舰艇指挥官们全都大跌眼镜。

袁崇焕和吴襄!

历史进程已经改变,这是众人能预料到的,但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在没做好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接触到了明政府的核心人物,因为他们的到来而改变命运的人:袁崇焕。

从袁崇焕上船那一刻起,神情一直迷离朦胧,同身边跟随的吴襄不停呓语。

“两环,我....我怎么好看到大船了,这就是前段时间民间的传说大船.....”

“两环,咱们到哪了,这里怎么那么多奇怪的人.....”

两环是吴襄的字,而他一直是袁崇焕的左膀右臂,算是袁崇焕亲信之人,两人关系比较亲密,所以袁崇焕称呼吴襄时,一直称呼他的字号。

“国公爷,咱们已经了上大船,您的愿望实现了!”

吴襄安慰着意识有些迷糊的袁崇焕。

经过随船医生的检查,袁崇焕胸口严重感染化脓,高烧不止,必须立刻进行手术治疗。

于是袁崇焕当即被安排到补给船的手术室进行手术。

虽然大船上的人救了他们,但吴襄心里清楚,对方这些人来历不明,如果不是想实现袁崇焕的愿望,打死他也不敢登上这艘陌生大船。

于是他想阻止对方的行动,不愿意看到袁崇焕脱离他的视线,但都被船上的人拦住,不得已就有了他独自留在甲板上,碰到凤山镇众人归来的那一幕。

此刻吴襄坐在舰船休息室内,看着船舱内不真实的场景,钢铁铸造的隔间,无油自燃的灯光,各种神奇的物件,神情有些恍惚。

这些船上的人好像都认识自己,自己真那么有名吗?

尤其是他们提到的自己的儿子吴三桂,说什么大汉奸,这就有点让人莫名其妙了。

此时他的儿子还只是在军中历练,没有什么官职在身,怎么可能做一些被称为大汉奸的举动。

其实汉奸一词来源考究不明,有人说是来源于汉朝的东方朔,也有人说来自清朝,但归根结底都是在现代发扬光大。

这一词给人乍一听的感觉,就知道不是什么好词,更何况前面冠了一个“大”字,必定是做了天怒人怨的事。

前不久的战斗刚刚结束,身体十分疲乏,吴襄晃了晃昏沉的脑袋,努力使自己清醒一些,他还有国公爷要守护,要时刻保持警惕。

想到袁崇焕,吴襄不由想起了蓟州城下骑兵大战。

关宁铁骑作为重骑兵,其装备的重甲及马匹消耗的银两,几乎是同等兵种的数倍,比火器兵消耗的还要多,但碰到皇太极的骑兵后,基本上没有占到多少优势,可见鞑子骑兵骑术弓箭之精湛,可谓当世无敌。

当时双方骑兵冲撞在一起,不知受到什么刺激,自己的这位总督大人,居然一马当先冲锋在前,经过一系列战斗,袁崇焕身中数箭,但都被内甲所阻,没什么大碍。

直到鞑子军中一将,暗中掏出一把巨弓,根据吴襄观察这把弓至少是十力,折合现代差不多一百四十斤。

要知道在明末骑射一般配备三力弓,步射配备五力弓,而此人竟然可以在马上使用十力弓,足见其不凡。

就在身为亲信的吴襄准备出言提醒时,却为时已晚,见到的只是袁崇焕中箭跌落下马的身影。

吴襄大惊,赶紧拍马上前,抢过落地的袁崇焕,突破后金军疯狂的追杀,逃回了蓟州城里。

他知道前段时间,袁总督出去巡查了一趟长城,归来后就把自己关进了营帐,谁都不让靠近。

不知道自己这位总督在巡查时看到了什么,在如此危险的战斗中,会做出如此不冷静的行为,随军冲锋。

这显然不是一个合格将领能做出的决定,不符合对方往日沉着冷静的性格。

在蓟州大战结束后,吴襄同样不明白,已经被封为国公的袁总督,为什么会如此执着,在深受重伤以及如此寒冷的天气下,竟然还冒着被冰冻在海上的风险,出海寻找传闻中的大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方便以后阅读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第71章 吴襄袁崇焕的处置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第71章 吴襄袁崇焕的处置并对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