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袁可立滨江夜市见闻

作品: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作者:晓雨晨光|分类:历史|更新:2023-12-07 09:28:00|字数:4308字

就见那艘船巨船,在海上不停游弋徘徊,船上每一簇火光冒出,岛上必定有火光并伴随着碎片阴影出现。

它像似行走在黑暗中的幽灵杀手,每次出击,犹如死神的使者,悄然带走那些人的生命。

在轰击半天后,岛上似乎已经没了威胁,那艘船便停下来,调整好船向,所有炮管开始朝天扬起。

随后炮口处接连不断的火光冒出,并伴随着爆鸣声。

看其炮口的方向,他们似乎在往内陆上进行炮击,但不知在打向何处。

炮声一连持续了一刻钟左右,几乎没有停过。

虽然船上炮管远远没有一万支,但却给人带来的震撼比一万门大炮同时开炮,带来的震撼大的多。

这种毁天灭地,朝天开炮的气势激发了董其昌的创作灵感,从而创作了这幅怒海图。

听完对方的叙述,袁可立顿时想起来前段时间从两广地区传来的小道消息,说是在南方曾出现过一艘钢铁巨舰,很是神奇。

难道这一艘船就是前段时间出现在南方的那艘?

这艘船在南方救助海商,现在又来到南直隶剿灭倭寇,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带着这个疑问,袁可立向以前的旧部或者朋友写信,寻找大船的信息。

结果没几天,在登州府的旧部就给他带来了书信。

书信称在登州府蓬莱县来了一伙自称龙国人的人,占领了凤山镇。

这些人极为神奇,有数不清像是神仙法器的东西,而那艘大船很可能就是对方的手笔。

看到这封书信,袁可立极为震惊,登州这么敏感的地区,朝廷怎么会允许别人占领,孙元化这个登莱巡抚是怎么做的?

如果说孙承宗建立了关宁防线,那么登莱海防就是他袁可立一手建立的。

看着自己成果就这样被人糟蹋了,袁可立心如刀绞,无尽的愤怒与无奈在他心底翻涌。

这时他突然想起了消失的袁崇焕,难道这事还与他有关?

经过两天的梳理过后,袁可立理清了思路。

孙元化刚刚上任登莱巡抚,没有什么班底可言,并且他的上任也是袁崇焕一手促成,所以登州地区发生的一切,袁崇焕必定知情。

而现在朝堂上并没有关于凤山镇的塘报,必定是对方压了下来。

根据他对袁崇焕的了解,不可能做出眼看有人占领登州府地区而无动于衷的事。

所以他认定登州府必定发生了了不得的事,才导致袁崇焕似乎跟占领凤山镇的龙国人关系有些暧昧,压下了所有的消息。

至于是什么事情,他那位旧部好像也不知情,书信里没有提到。

更令他奇怪的是,他的这位旧部好像对龙国人也不那么抵触,一直在书信中描写对方的神奇之处,尤其是关于那个电视的描述,这就令他十分好奇了。

所以他在几天后,就来到登州府,想亲自看看这些龙国人的神奇之处。

来到蓬莱县后,他没有通知当地官府前往驿站,而是直接住进了民间客栈里。

客栈里的人来人往,这里的热闹程度几乎可以媲美一些南方江南水乡的县城,着实吓了他一跳。

这种变化令袁可立大感惊讶,这还是以前他驻守的地方吗?

经过随从的了解,原来这些人都是从外地赶来,去往滨江夜市观看电视的人。

由于电视上在播放一部电视连续剧,每天只演两集,好多有条件的人家就在客栈住下,天天晚上前去那里看电视。

这就导致以前以军镇为主的蓬莱县,变的热闹起来。

电视,又是电视,旧部的书信中提到过,来到蓬莱县听到的第一件事也是关于电视的内容,这更加勾起了袁可立的好奇心。

于是就在当晚,不顾旅途的疲惫,他便带领随从前往了滨江夜市。

灯火辉煌的夜市,穿梭如织的人群,这种恍如隔世的场景,让袁可立有种身处秦淮河畔的错觉。

这里没有靡靡之音,没有摇曳多姿的小船,没有妖艳如花的歌姬,只有人群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喧闹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形成了独特的市井音乐。

但浓重的烟火气息让这里更显的生动真实,在这里,人们可以放下一天的疲惫,享受夜晚的宁静与美好。

随着电视节目的播放,里面的内容更是让他惊讶无比。

新闻联播内容无所不包,小到百姓的柴米油盐,大到龙国人即将在凤山镇内即将执行的下一步政策,方方面面,应有具有。

更重要的是里面内容的讲解,配合着电视里的画面,由浅入深,通俗易懂,导致他的随从都能很容易看明白这些内容,不时的同他交流几句。

不过他们只能看出表面的作用,看不出更深层次的用意。

就比如电视中提到的不征收农业税,农业税新闻中也有提到,它的解释是就如大明现在的田赋。

随从就问袁可立,龙国人不收田赋,可他们怎么来维持官府运转。

这时袁可立突然想到南方一些商业贸易发达的地方,那些地方的田赋收入相对于商税收入已经算是可有可无。

但由于传统思想作祟,人们往往还是把田地作为衡量财富的标准,导致大把土地掌握在富户士绅手里。

这些人对于钱财的追求仿佛永无止境,田赋依旧高居不下。

现在龙国人从法律层面禁止了田赋,这就会导致这些人收取田赋没有法理根据,让农户们可以放心大胆的种植,不用再担心高额赋税。

由此也可以看出龙国商业之发达,可以使官府不用再依靠土地赋税收入。

新闻联播播完后,接下来的电视剧虽然神奇好看,但袁可立的心思已经不在这上面,而是琢磨起龙国人的来历以及他们前来大明的目的。

像红夷、弗朗机人这些人的样貌与大明人有着天差地别,很容易就能分辨。

而龙国人虽然服饰样式与那些番人有些类似,但在细节之处还是包含了一些大明传统文化在内,并且样貌与大明人无异。

更何况对方所说的语言跟通州地区几乎一模一样,这就无疑已经确定对方不是什么番人,而是传承大明文化系的人种。

至于对方什么来历,为什么有这么多神奇的东西,仍是迷雾重重。

接下来的几天,袁可立一直在滨江夜市了解龙国人相关的信息,在确定心中的一些猜测后,直接找上了现任登莱巡抚孙元化。

喜欢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方便以后阅读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第124章 袁可立滨江夜市见闻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第124章 袁可立滨江夜市见闻并对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