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走出凤山镇

作品: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作者:晓雨晨光|分类:历史|更新:2023-12-07 09:28:02|字数:4420字

“子先兄,你来凤山镇早些时日,对龙国人了解的多一些,他么那究竟有多少读书人,才能支撑起这样一个国家?”

“根据我查到的有关数据,像在国子监学生这样的人大概有一万万多人,比咱们大明的人还多!”

徐老头有些感慨的说道,眼中充满了兴奋。

面对这个回答,袁可立满脸不可置信,惊呼道:“怎么可能,国家要花费多少钱来培养这些人?”

“是啊,我也觉的不可思议,从我目前在凤山镇观察到的情况,确实如此,委员会里就连一个做饭的人都能与我掰扯一番,并且说的头头是道,比我不知强了多少......”

徐老头退去眼中的兴奋,闪过一丝黯然,继续说道:“礼卿兄,像你我之人,尚且满足不了委员会的要求,更何况那些尸位素餐之辈,所以你提议的哪些计划,基本上没有用处!”

闻言,袁可立意识到自己的提议似乎有些想当然了,黯然说道:“子先兄,那像你我之人留着这里还有何用?”

“何用?呵呵!”徐老头呵呵笑道,脸上黯然之色消失,眼中再次闪烁起精光,继续说道:“当然是见证历史,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就拿我的学生初阳来说,他的能力本就不适合做官,导致他后来被下狱处死,现在新时代到来,他完全可以不用再去做官,而是去研究一些实用技术,造福百姓,也可以流芳百世,”

“以后的读书人,不用再来挤仕途这一条道路,百花争鸣的时代即将到来,这样不好吗?”

“可是读书人传统的思想......”

袁可立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个你就放心吧,礼卿兄,龙国人的宣传手段你又不是没见过,你不就是这样来到凤山镇的吗?”

面对徐老头的反问,袁可立思考了片刻后,点点头说道:“我这次来到凤山镇,确实有这方面的原因。”

“怎么?还有其他的原因?”徐老头不解问道。

“你相信玄学吗,子先兄?”

“玄学?”

“是的,玄学,我前段时间一直在做同样一个梦,很是神奇,它好像一直在指引着我要来到这个地方.....”

“梦?什么梦?说来听听。”

袁可立当即闭口不谈,任凭徐老头百般询问,他也无动于衷。

就这样两位大明官员在一辆三轮车上,一个骑着,一个坐着,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转遍了整个凤山镇。

崇祯三年,即一六三零年,农历六月十五。

凤山镇彻底开放了,于此同时龙国人的军队也驶出了凤山镇,进驻了登州府。

登州府一兵未动,就此和平被龙国占领。

随后龙国在陆地上兵分三路路,分别占领潍县、高密、胶州三个县区。

这三个地区正好守住登莱地区的西大门,防止山东巡抚那边派来军队支援。

海军又兵分两路路,分别登陆占领威海卫与靖海卫,这两个地区在现代都是非常好的大型港口,只要把这两个港口修建好,北方的后勤补给就能远远不断输送到陆地上。

于此同时,山东巡抚朱大典在得知登莱地区陷落后,顿时惊的一身冷汗,一边连忙从青州府、济南府调集军队前往平叛,一边慌忙上奏朝廷请求支援。

要知道登州府可是军事重镇,而这伙叛军能够在短时间占领登莱地区,肯定不是山东一地能够对付得了的。

可是他哪知道登州府是一兵未动。

不同于龙国拥有快速机动反应能力,大明从别的地方调兵,需要的时间周期特别长。

还没等朱大典出兵,朝廷的问罪诏书就已经到达了巡抚衙门。

原来龙国人在出兵的前一天,就已经通过无人机向大明皇宫递送了告知书。

这也是委员会计划中的一步,反正早晚都得面对历史上这个悲剧皇帝,不如一开始就直接下达通知。

那天,就在朝堂众位大臣正在商讨陕北地区的平叛问题时,奉天殿外传来刺耳的嗡嗡声,随后就是侍卫们的大声叫喊。

“有刺客,保护陛下!”

“保护陛下!”

........

无人机在众侍卫头顶上盘旋片刻后,直接投下一个精美盒子,随后拉升高度,飞空而去。

众侍卫小心翼翼上前查看,就见盒子上面写着“大明皇帝亲启”六个大字。

侍卫们见一只巨大铁鸟投下一个盒子,事情古怪无比,不敢耽搁,立马把盒子呈到朝堂之上,请朝廷众位大臣定夺。

大臣们不敢大意,先是吩咐锦衣卫小心翼翼打开,看到里面只是一封信,一本书和一个奇怪的东西,这才安下心来。

信封信纸上检查完无毒后,才被呈到崇祯帝手中。

皇宫的崇祯帝看着眼前的告知书,眼中充满了震惊和不可置信,但心中更多的是愤怒。

没错这封信其实是一封告知书,信上的大概内容就是,我龙国人从后世穿越而来,即将占领登莱地区作为过渡,在过渡完成期间,请大明皇帝做好政权交接准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方便以后阅读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第126章 走出凤山镇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第126章 走出凤山镇并对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