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米脂县

作品: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作者:晓雨晨光|分类:历史|更新:2024-01-03 08:22:04|字数:4568字

闻言,王自用喃喃自语道:“咱们造反不就是为了父老乡亲有条活路吗,如果咱们现在把他们丢在米脂县,任其自生自灭,这和朝廷有什么区别?”

对方说的都对,但实现情况就是如此残酷。

高迎祥也有些无奈,思虑片刻后,说道:“统领,现在朝廷腐败,皇帝昏庸,只有把大明推翻了,才能让天下百姓活下来,”

“此刻不是优柔寡断之时,咱们的粮食不多了。”

王自用脸显痛苦之色,神情焦灼,在大堂上来回踱步半天后,像似下定了某种决心。

“可以,咱们临走前留下一些粮食,让父老乡亲撑上一段时间,等咱们寻到合适的地点后,再把父老乡亲接过去。”

见统领答应,高迎祥心中松了一口气。

义军要先走出陕西活下来再说,以后的事谁能说的准?

米脂县城内。

李自成与乔装打扮后的关宁军斥候,走在米脂县的大街上。

此时,街上空空荡荡,一阵寒风吹过,只有很少落叶随风飘荡,连一家开门的店铺都没有。

继续前进,陆续看到几个老人在大街上,穿着破烂,双臂紧抱胸口,似乎这样能让他们感到一丝温暖,

晃晃悠悠,神情麻木,毫无意识的在往城门口方向前进。

偌大的一个县城没有丝毫人气。

见到如此情景,关宁军斥候小张瞠目结舌,喃喃道:“我本以为乡下已经够惨了,没想到这县城也是如此模样。”

李自成撇了撇嘴道:“这算什么,延川县更惨,你们来的时候没看到吗?”

这时,斥候小张才想到从韩城赶往米脂的路上,关宁军确实从延川县路过过,但是没有进县城查看过。

见到小张的表情,李自成意识到对方可能出于行军路线,没有去过延川县县城,于是说道,

“那里现在已经是一座空城了,上次王首领,哦,就是人头挂在韩城门口的那个王左桂,想去延川县打点秋风,补充一下粮食,结果到了那里一看,”

“好家伙,整个县城空荡荡的,连个鬼影子都没有,县令都跑了......”

听到李自成的描述,斥候们更加吃惊,他们确实没有想到此地旱灾情况达到如此地步。

连忙上前拦住一人,询问情况。

那名老人被拦下后,神情有些不耐烦,上下打量几人。

见几人虽然衣着破烂,但颇为干净,再加上几人菜色不显,身强体壮,一看就不是好惹的人。

猜测对方可能是投奔义军而来,脸露怯色,嗫喏道:“你们......你们要干什么?”

“咱们不是坏人,老汉,听说闯王义薄云天,哥几个特意投奔而来,就想问一下义军大营怎么走。”

李自成打招呼道。

听到对方的话,果然正如自己所料,老汉脸色顿时复杂起来

“几位好汉,义军大营就在县衙,往前走,第三个街道,往左转就能看到义军的大旗。”

说完,那老汉似逃一般的要走。

见状,李自成一把拉住对方,好奇问道:“老汉,你这是要去哪?”

那老汉噗通一下,双膝跪地,涕泪恒流求饶道:“几位好汉饶命啊,那粥棚已经两天没施粥了,小民实在扛不住了,打算出城找点吃的......”

闻言,李自成似有所悟,那几位斥候兵却面面相觑。

开粥棚施粥本是官府的责任,他们没想到这帮反贼竟然也会开粥棚施粥,着实出乎他们的预料。

但根据这老汉的讲述,反贼们的粮食似乎也出现了短缺,这才导致粥棚已经无粥可施。

得知如此重要情报,放走老汉后,关宁军斥候,立即安排人回去禀报。

而李自成继续带着斥候小张继续探查情况。

转过两条街道后,李自成就看到一个大大义字旗在一个院子里高高飘扬。

继续前进,来到县衙所在街道,就见县衙门口,围满了穿着破烂的百姓,正在与门口的卫兵对峙。

两人快速走上前,查看情况。

等他们来到近前,就见一身穿大红衣服的女子,从衙门里走了出来,大声说道,

“乡亲们,我知道你们饿的慌,但是现在义军的粮食也不宽裕,此时头领们正在商议粮食的问题,请大家稍安勿躁。”

这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抗议声。

“邢头领,你们都商议几天了,到现在还没有结果,大家已经两天多滴米未进,饿的实在扛不住了。”

“就是,我家俩小子跟着你们攻打县城时都死了,现在你们却不管我们这些人的死活,有你们这么干的吗?”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诉说这些天受到的委屈。

此时,李自成与小张大概也弄清了事情始末。

这些叛军们在攻打县城时,死伤不少人。

这些人的家里顿时没了顶梁柱,义军为了稳住军心,特意安排粥棚施粥,养活这些死伤人员的家属。

而现在粥棚不知出了什么原因,无米下锅,无法养活这些家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方便以后阅读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第174章 米脂县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第174章 米脂县并对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