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崇祯帝直播(五)

作品: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作者:晓雨晨光|分类:历史|更新:2024-01-19 09:37:10|字数:4254字

然而此时,看着满屏的孙师,孙承宗又是另一番心情。

龙国人表达情感的方式.....真直接!

所有爱恨情仇都流露在字里行间,不掺一丝假。

当然这也让他真实感受到了,龙国人对于大明的态度,爱之深恨之切。

此时直播间的人数还在持续增加,观看人数隐隐有突破五百万的趋势。

宣传部里袁昕君的衣衫都没有干过,整个人像是浸泡在水里。

“刘哥,服务器那边怎么样?”

“还行,没有太大压力,袁主任!”

“那就好!”

袁昕君看了看时间,晚上八点半。

九点的高峰期马上就到了,他心中在暗暗祈祷不要出什么岔子。

此时,直播间内,崇祯帝与孙承宗看着弹幕上的问题,与直播间的观众交流着。

原来刚才宣传部那边又把发言时间调整了一下,由原先的五分钟改成了十分钟。

并同时启动现代的大数据中心,对于充满恶意谩骂的隐晦语句以及大量无关信息进行了筛选屏蔽。

这君臣二人才有机会看清公屏上的弹幕,获得一个与龙国百姓和谐交流的环境。

崇祯帝就目前朝堂上碰到的问题,说出起因过程,询问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

就比如现在陕西旱灾。

有熟知明末历史的观众出言解答。

此时只是崇祯初年,旱灾才只是刚刚显现,更大的旱灾还在后面,持续时间之久令人胆寒。

以大明现有的经济技术水平,根本无法抵抗,百姓始终会面临食物短缺,甚至是饮用水短缺。

如果有可能的话,只能想办法先把百姓迁移出来活下去,再想办法抗灾。

面对如此回答,崇祯帝与孙承宗有些绝望。

这跟朝廷有没有钱根本没有关系。

即使有再多的钱,技术达不到,旱灾永远无法缓解。

如果此时,朝堂之上拿出钱来填补这个窟窿,可能为此拖垮朝堂财政,其后果更加严重。

孙承宗询问,如果龙国出面,他们会怎么处理。

好多专业人士纷纷发言,说出自己专业内的解决方案。

综合多人的回答,君臣二人得出结论。

龙国人面对如此天灾,也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案。

但龙国人可以利用其巨大技术优势,在干旱初期提前做好水资源规划,甚至在必要时可以跨越千里输送水资源。

当然这种情况下,付出的代价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很显然此时的陕西,已经过了这个阶段,龙国能做的也只是提供百姓用水,至于种植用的水源,则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满足。

就比如修建大量水利工程。

这种代价有可能比养着全陕西百姓还要大,唯一的好处是,这个代价可能会使好几代百姓受益。

但对于此时的龙国来说,付出这些代价有点得不偿失,因为他们有更好的百姓安置地点。

就比如吕宋、美洲、澳洲等。

确实面对天灾,人力终究是有限的,崇祯帝有种深深的无力感。

祖宗的基业该怎么办?

大明的百姓该怎么办?

此时直播间的人数,继续攀升,人数来到接近一千万。

随着后台的推流,以及直播间观众的呼朋唤友,直播间的人数终于在九点十分突破了一千万。

人数仍有继续上升趋势,不过速度有所减缓。

毕竟不是所有人对皇帝感兴趣。

但这个在线观看人数已经创造了有直播以来,最高的神话数据。

公屏上的弹幕又开始出现失控状态。

每人一句话,公屏上弹幕刷新速度就堪比程序员跑代码,根本看不清说的是什么。

原本委员会想利用这次机会,让崇祯帝与龙国百姓有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但龙国百姓对崇祯帝感兴趣的程度,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此时已经脱离他们预设的轨道。

不得已,委员会那边下令直接关闭了观众发言权。

弹幕霎时间安静了下来。

看着空空如野的公屏,君臣二人大概猜到一些。

应该是委员会那边做了什么,所以两人表情很是淡然。

果然片刻后,直播间右下角又出现了一个小方块。

方块名字上显示:历史组秦峰。

君臣二人都不认识此人,但从其名字的风格,不难猜出对方可能是委员会中的一名官员。

只见对方率先开口道:“朱先生好,孙师好!”

“我是委员会历史组顾问秦峰,不过我不参与政事,只提供一些建议供委员会参考。”

“此次上麦,我想以一个历史学者的角度,同两位探讨一下大明局势,不代表委员会的态度!”

秦峰此言一出,崇祯帝与孙承宗霎那间恍惚一下。

不明白龙国的委员会要搞什么。

孙承宗率先开口道:“秦兄,不知有何赐教!”

他不知对方的年龄,但听其声音,年龄应该不小,所以便以兄相称。

“孙师,可不敢这么称呼,您是我的先辈,也是我的偶像,你叫我小秦就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方便以后阅读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第192章 崇祯帝直播(五)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第192章 崇祯帝直播(五)并对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