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道高一丈

作品:我是范蠡|作者:野天湖|分类:历史|更新:2020-01-12 16:17:03|字数:4726字

齐侯悼公说:“先生这次出使鲁国的使命是什么?”

范蠡说:“吴王听说鲁国和邾国发生纠纷,派范蠡前来说服鲁侯,最好不要诉诸武力,而用和平外交的手段解决纠纷。可惜范蠡来迟一步,未能制止这场战争。”

悼公笑笑:“用和平的手段解决纠纷,这不是吴国的风格,吴国近几十年崛起之后,作风强硬,行事霸道,指东打西,所向无敌。怎么突然要求别人用和平手段解决问题了?”

范蠡停了停,说:“鲁国伐邾,邾国必败,齐国必然起兵救援,则鲁国危矣!鲁国必然向吴国求救,这样,吴国就会卷入这场战争。而吴国不想卷入这场战争。”

悼公说:“寡人知道吴国为什么不想卷入战争,是因为吴国十多年来,修建姑苏台和开凿邗沟,两大工程耗尽了国力,已经无力再进行战争了是吗?”

范蠡看了看熊飞,说:“范蠡和熊飞在越国的山林中偶遇,成为了好朋友,刚才这些话,我们一起聊过,想必熊飞大哥已经向君主陛下汇报了这些情况。”

熊飞接上说:“吴王对范蠡兄弟并不好,没有给你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只给你一个小小的宫廷护卫,就像龙困浅水。兄弟对我说的都是眼见的事实,我们君臣谈论这些,也不算是泄露秘密吧。”

范蠡说:“无所谓啦!这些真不是秘密,大家都懂。其实,吴国内部,对于战与不战,也有争论。最后还是不战的主张占据上风。”

这倒是新情况。本来悼公是倚着的,这回坐直了身子,说:“先生,寡人觉得好奇,吴王为什么最后支持了主和派?”

范蠡看了看熊飞,又看了看悼公,欲言又止的样子。

悼公笑笑:“不好意思,这涉及吴国的机密,先生就不要回答了。”

范蠡摇摇头,说:“这也不算是机密。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天下那个国家内部没有矛盾。齐国内部没有矛盾吗?恐怕当下,哪个国家内部的矛盾都没有齐国多。”

这倒是大实话,悼公虽然做了君主,但矛盾并没有解决,只过了很短时间,悼公就被大臣毒死。

悼公不由看了看熊飞,微微点头。

范蠡似乎有点缺心眼,在谈话中无意中就把悼公想知道的秘密说了出来。范蠡说:“但是各国的矛盾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的特点。吴国不敢打仗,不仅是因为国力下降,打不起这场战争,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国内的矛盾无法解决。”

悼公暗暗开始激动了,原来读书人都有点傻呀!就像范蠡这样的学问家,怎么也没有一点保密意识呢?千万别打断他,还要诱导他吐露这些秘密。

于是说:“也就是说,吴王斗不过主和派,所以才派先生北上斡旋,是吧?”

范蠡说:“正是如此。大家知道,吴国之所以强大起来,有一个人功不可没,这个人就是伍子胥。这是天下都知道的事实。但大家都不知道,伍子胥和吴王夫差之间,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悼公说:“这对君臣关系不是很好吗?怎么又弄出矛盾了?”

范蠡说:“说起来,这是个笑话。大家都知道,越国兵败之后,吴王把越王夫妇掳去吴国为质。那么吴王后雅鱼实际上就是吴王的女人。这是天下惯例。但伍子胥在和晋国使者的谈判中,为了掌握主动权,竟然逼迫雅鱼去侍奉晋国使者。这就犯了吴王大忌。从此之后,吴王就看伍子胥不顺眼,伍子胥的话他一句不听,而伍子胥依仗自己是前朝老臣,劳苦功高,位高权重,也不把吴王放在眼中。”

这真是特大新闻!范蠡傻乎乎地说:“这是吴国内部的情况,说出来就是丑闻,还请陛下听了就算,不要张扬。不然臣范蠡的名声都不好听。”

悼公看看熊飞,差点笑出来,心想,范蠡读书读傻了,这样的事说出来,还叫别人不要张扬。于是,一本正经地说:“那当然,寡人和熊飞大夫都不是饶舌的人。”

熊飞也接上说:“我们都不会乱说的。”

悼公又开始套范蠡的话了,说:“寡人明白了,这次伍子胥做了主和派,是不是?”

范蠡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说:“对啊。这次伍子胥是主和派。吴王本来是可以决定打还是不打,但他有难处。”

悼公说:“哦?吴王有什么难处?”

范蠡说:“大家都知道,吴王的军队都掌握在伍子胥手里,打仗的事还要靠伍子胥。吴王如果动用权威,决定参与这场战争,那派谁去打?派伍子胥去打,他是个主和派,能打好仗吗?如果自己带兵参战,伍子胥在后方生变怎么办?吴王在外面打仗,伍子胥在家里再立新君,不就麻烦了吗?”

悼公说:“先生说的有道理,这个矛盾的确不好解决。吴王不参战,这才是主要原因,至于经济衰退,那倒是次要的。”

范蠡忽然拍拍脑门,有些后悔的样子:“不好意思,我说的太多了。”

悼公一脸的诚恳:“没事!先生是寡人尊重的人,你的话我们就是一听而已,绝对不会到处张扬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是范蠡》,方便以后阅读我是范蠡第三百章 道高一丈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是范蠡第三百章 道高一丈并对我是范蠡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