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八章 于国

作品:仲尼弟子列传|作者:邘十七|分类:历史|更新:2020-01-14 07:44:30|字数:8272字

“另外还是我宣传的好,我告诉他们,种我们的地是两年三熟,他们都没听说过,这可比他们自己种地多一熟呢。一熟的粮食再少也是四成,这多出来的四成补上他们的两年收入,虽然不多,可也不比他们种自己的地少不了多少啊。”

“小公,我说的话他们可相信了。你不着,现在我们新村可出名了,做一天工能管吃饱饭,还是三顿饭,这种好事去哪里找啊。”

周书灿被槐的话雷到,槐刚开始还因为族人做工没有工资领,认为他心黑。现在这才多久,就反转的认为只管饭是对做工人的恩赐,天上地上的差别,这变化也太大了。

不确定的问:“你说的是他们真心实意跟你说的,还是拍你马屁奉承你的?”

槐一看小公不相信他,更加着急表现。

“小公,看你说的,好像我多傻一样,好赖我都分不清吗?他们可都是去了洪那里登记了的,地是他们自己选的。谁都知道地选的越早越好,离河渠近的地就那么多,先下手占光,这点道理谁不懂啊。再说,现在族里的地还没有分好,争的稀渣渣。我们现在把地块画出去租地,对族里人也是一种鞭策。”

“哎呦喂,不错呀,槐,都会说‘鞭策’了。咯咯咯……”

周书灿笑槐说的新名词越来越多,这肯定是槐努力用心去学习的结果。

槐不好意思得跟着附和:“小公,这不都是跟着你学的嘛。”

牛车要顺着河渠继续向西走,新村向西的河道比向北的要宽一些,这是为以后再向东向南挖渠做准备。总渠干的河道肯定要比支叉的水多一些,不能水用着用着就没了。将来如果要种水稻,用水量肯定很大,这些事总要提前想出来。

牛车不知道为什么停下来,周书灿坐在车里也看不到,槐在车旁解释说:“小公,是有人拦住了去向,我去问问。”

不待槐去问情况,拦车之人已经走过来了。

一风尘仆仆的男子,冲着槐躬身施礼:“见过槐总管,我兄弟二人是来投奔的。”

这是又来投奔的舍人,周书灿摆摆手说:“槐,你去忙吧。”

自公羊单以后,新村陆陆续续有了五六位舍人。按照老规矩,都和公羊单住一个大棚,招待两日的饭菜,之后各凭本事找工作。不过好的是,这几人都找到了满意的事做。自此,周书灿也就更不把舍人的事放心上了,由着子库和槐去处理。

牛车顺着河渠继续走,这条河渠现在由子梗负责领着人修。他也是老实本分之人,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几乎就是子库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他没有去过邑,他家在排队烧砖盖房上就错后很多。子库为了拉拢他,和周书灿商量让他负责修向西的河渠,为的是能给他增加一些积分,好让他家排队盖房名额提前一些。

子梗确实很能干,他领着向西挖渠的人员,在河道几乎比向北宽一倍的情况下,竟然速度一点也不比向北慢,甚至还有赶超向北的挖渠速度之势。

从内心来说,周书灿不太欣赏子梗这种拼命三郎的干活架势。此时人的寿命比较短,就是和长期体力劳作,以及吃不饱肚子有关系。

子梗他们先天就营养不足,后天又营养不良,现在才吃饱肚子没几天,就这样玩命的干体力活,这不就等于是透支生命嘛,和后世那种加班加点挣钱没什么区别。

他不希望子梗在工地上累趴了,不就是一个河渠嘛,至于这样拼命吗?多招点人就是了,一样的可以按期完成。

他自己就不是有宏伟大志的人,只不过是机缘巧合想多读点书,才读到了博士。他读书历来没有真正的拼命过,同样,他也不要子梗他们为了一条河渠而过劳死,太不值了。

牛车继续向西,大概有一里地的光景,遇到五位男子。他们不知道在地里做什么,看到牛车过来,大概认出了赶车的子青,上前询问:“子青好,车里是小公吗?”

周书灿听见询问,从车窗探出脑袋,冲车头的子青说:“让他们过来。”

五位男子年龄老少不一,俱穿着麻衣,和这时不讲究的人一样,大概没有多余的麻衣替换,麻衣的颜色已经看不出来本色了,黑乎乎油滋滋的,貌似都能再揭下来一层麻衣的厚度。

这五位男子看着相貌接近,不知道是不是一家子?

五人中年龄大的老者上前询问:“可是小公?”

这老者大概有五十岁的模样,周书灿猜测他可能四十多岁,这时代的人从事体力劳动,衰老的比后世人快的多。

他在车上回答:“正是。叟,找我何事?”

老者施礼说:“见过小公,我乃郯城子姓于氏。之前回乡祭祖返程路过这里,听闻新村做工管饭,便在此居住了半个来月。近日听说新村要租赁土地,我也想租赁,无奈我家在此无亲无友,找不到保人。今日得见小公,便想着上前询问下,看小公能否通融,让我家租赁一些土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仲尼弟子列传》,方便以后阅读仲尼弟子列传第二一八章 于国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仲尼弟子列传第二一八章 于国并对仲尼弟子列传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