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四章 换路线

作品:仲尼弟子列传|作者:邘十七|分类:历史|更新:2020-01-19 09:00:55|字数:8344字

赞同说:“我同意叔公的想法,小公也没有非说一定去徐国,我们在外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路线。但是……我们没有去吴楚的地图啊,小公只给我们画了徐国的线路。”

子库大手一挥,豪迈的说:“哈哈哈,这个邱总管不用担心了。刚才那商人说他看上我家的独轮车和铁农具了,他想这趟在吴楚采买大米,然后去跟我们换这两样。所以,他这趟和我们同行,帮我们去吴楚地换大米。”

邱听着子库的话也没感觉出来有毛病,商人帮他们也是有所图,互利互惠嘛。可他心里还是有点犯嘀咕,这也或许是前几年流浪形成的戒备心。安慰自己,自己车队有十六人,人高马大身强力壮,商队才十来人还有老弱,他还怕商队做什么坏事嘛。

点头说:“那好,叔公决定吧。我们跟他们一起走路做事,确实是比我们自己行路要方便很多,毕竟他长期走这条线路,肯定经验颇多。”

新的线路很快定下来,子库和姜启达成协议,车队跟在商队后面慢腾腾的走,这样行程就耽误很多,原定今夜一定要到泗水河边露宿的计划落空,车队跟着商队在荒郊野地露营。还好人多,两支队伍加起来有近三十人,倒也不怕有什么危险。

商队经常走这条线,行程还算是安排的合理。队伍虽说是在荒野里扎营,但商队早已经在荒野里搭建简易落脚点,有固定的安全休息区,倒也是不用太担心发生野兽袭击什么的事。

这时代长期出门的商队,会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野里,自建一些可以当为屏障的休息区,不可能是走累了随便找一处地方安营,那样太冒险了,谁也不会做这样的傻事,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点道理谁都懂。

闵家队伍虽说第一次在荒野里露宿,可有齐国商队作伴,又有简易的草棚土墙依靠,队员们也算是安心了不少。子库更是坚定了和商队一道走的决心,没有想如果姜启骗他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艾,究其原因,还是此时的人太注重诚信周礼了。虽然是物质匮乏的时代,可多少代培养出来的贵族精神,是无可替代的。

这就像汉代的刘邦吕后,他们都是血雨腥风拼杀出来的人,杀人放火对他们来说那是不眨眼的事。可他们偏偏养出来儿子和他们不一样,汉惠帝刘盈没有刘邦夫妇的戾气。那是父母都内心对孩子的爱,他们自己可以做阴险无品的事,而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去接触那些污浊。在父母保护下的孩子,当然看到的就是阳光白雪,贵族的气质就是这样一代代养出来的。

宿营地,子库和邱一起去拜访了姜启,还带了给他的礼物——一条腊肉。感谢他能带着闵家队伍一起走,顺便讨论一下吴楚之地的情况,吴楚打仗有没有可能殃及无辜。

三人相谈甚欢,姜启受邀去闵家队伍吃饭。作为回礼,他拿了一些海带鱼干。吃着闵家队伍的饭菜,他夸赞了又夸赞干粮的美味,是人间少有的美食。他也算是走南闯北见识不少,可真的没有吃过这种饭食,等他这趟换了稻,再去闵家换物品,一定要学学怎么做这些吃食。

车队吃饭没有酒,即便不能畅饮,子库和姜启还是促膝长谈,相处的越发投机。一个晚上的时间,二人友谊火箭速度飞升,如果不是礼法和地位的制约,简易会到了称兄道弟的地步。子库喊“启”喊得越来越顺溜,姜启也很恭顺的套近乎喊“公”。

邱冷静的默不作声,任由子库和姜启打的火热。该睡觉时他自觉的离开休息,明日还要赶路,不能两个领队都精神状态不好。

他心中升起小小的落差感,在邑里他是高高在上的大总管,现在在外面,他身感自己身份的落差。象现在这样的场合,出言的肯定是公,而他只是一个管家,只有站在公身后的位置,才是明智之举,不然就是惹人笑话。

他已经不幻想自己再做回公的位置,他现在能以奴隶的身份坐到大总管的位置,已经是不可想象的事了。在邑里连子库都是捧着他,出门了遇事还要和他商量,这样的待遇可不是每个贵族家都会存在的事情,他要知足。

他要清楚明白自己的位置,这世上没有什么绝对公平的事,一切可由不得他说了算。说白了,现在子库和他商量是给他面子,或者更应该说是给他身后的小公面子。不然以他奴隶的身份,子库不跟他商量只管做了,也就是做了,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算是回到邑追究责任,小公又能怎么办子库呢?

没有小公,他又算个屁啊!

第五天,队伍跟随商队向彭城进发,很快来到泗水河边。

彭城是在丹水和泗水的交叉口,车马需要过河才能进入彭城。过河的事情就显现出来跟着商队的好处了,姜启这个人也确实是有本事的人,他有自己的船。他和一些其他商人共同买了几条船,这些船专门放在这里做摆渡用的船,由码头的地头蛇负责管理。这样他们自己商队过河的时候,就方便很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仲尼弟子列传》,方便以后阅读仲尼弟子列传第二二四章 换路线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仲尼弟子列传第二二四章 换路线并对仲尼弟子列传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