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0章 晏婴

作品:仲尼弟子列传|作者:邘十七|分类:历史|更新:2020-01-25 17:18:31|字数:8396字

晏婴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晏婴聪颖机智,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

齐景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22年),景公在鲁国郊外打猎,接着进入鲁国都,同晏婴一起咨询鲁国的礼制。

齐景公生了疥疮,接着又患了疟疾,一年都没好,晏子借此机会劝谏齐景公,让官吏放宽政令,撤除关卡,废除禁令,减轻赋税,免去债务。

姜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得到拜访晏婴的机会。

有些人天生就适合做商人,姜启就是如此。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他能依靠做生意获得如今的财富,绝不是头脑简单的人。他非常懂得珍惜这次机会,在和晏婴见面后,一次就把纸给推销出去了,并且还得到了晏婴的赏识。

晏婴的家臣按素一半一半的价格购买了这次交易的纸,并希望以后姜启还能长期给有司供应用纸。

这次纸交易获得的是十三匹马,剩余的七匹马是以后纸的定金。姜启不知道邑生产纸张的能力,不敢和晏婴家臣说每次能供应多少量,只是含糊的说有了就立马送过来。古人都比较讲究信用,这次他能拉过来这么多的纸,下次肯定也会拉过来这么多的纸。

可晏婴是何等人物,姜启的含糊让他意识到猫腻。本来姜启拿出来的纸就让他有了霸占的想法,还有那么多用于送礼的木耳,让他更有了了解这两样物品如何制造的想法。

晏婴在纸上一遍遍的写字,越写字越感觉纸的可贵之处。这么点的纸就让他用十来匹马换,和剜他的肉差不多!

他让人把纸送到有司制造坊,去分析纸是怎么造出来的,他坚信姜启能拿过来这么多的纸,纸绝不是很难制作的。这么好用的纸,齐国也要造纸!

在随后几天里,他又拿到姜启的全部个人资料,并且派人到鲁国开始调查闵家!他要探寻这一切的真相。

晏婴调查姜启和闵家,姜启和周书灿都不知道。周书灿的心思在继续换大米上,邑那边的粮食播种之后所剩不多,如果不能再去换大米,恐怕邑又要“何不食肉糜”了。

他生活在物质供应充足的时代,可以说没有经历过饥荒,不知道挨饿是什么样。但去年跟随闵家经历了断粮,刻骨铭心的知道饿肚子是什么样子,他害怕再来一次!这种事绝不能发生,不等姜启休息,他立马又派姜启南下徐国换粮。

去徐国是他的执念,他也不清楚为什么非要一定和徐国做交易,但就是固执的认为那边不打仗,货物会安全一些。他说的话没人会反驳,尤其是姜启不会发表不同意见。

通过和晏婴的打交道,姜启深深的明白,没有闵家的纸,晏婴根本不会理睬他。他现在必须全力的依附这位闵家小公,才能有被晏婴这种人认可的可能性!

男人都是有野心的,姜启自愿去掉商队一成分成的代价,也要把他自己绑在闵家这条大船上,为的是下次送纸去齐国,能再次成为晏婴的座上宾!他就是想让他的族人看看,他现在受到晏大夫的欣赏。

商队还是由姜启和邱做领队,轱带着护卫们,七辆马车拉着这一段时间从邑中搬运过来的独轮车和农具,马不停蹄的又开始出发。之所以去这么多人,是还有买奴隶的任务,不管是邑还是新村,都需要大量的人口,现在吴楚在打仗,战争中的人口买卖生意最好了。

不说商队如何出发,单是和齐国进行的纸交易,让周书灿欣喜若狂。

现在新村有二十多匹马,商队用一些,其余全部运回邑参加农业生产。马匹对于闵家来说,不仅仅是提高了劳动效率,也开启了快速交通运输时代。新村和邑相互运送的物资,马车拉的当然比人力拉的又快又多。

依照他的原设想,纸不值多少钱,邑造纸根本没有原材料的成本,所有的都是工时费。这种成本下,能换来五六匹马都是暴利。可没想到的是,不仅换了十来匹马,还收到了下一批纸的订金。既然纸能如此赚钱,那就要抽调人员开始大量生产纸了。

他也给闵父的信中,提到了一定要把造纸厂封闭起来,绝不允许闲杂人进入。造纸术是汉代才有的,他不想现在就推广。

同时,他还提醒闵父:邑城墙也要加强管理,拒绝陌生人进出邑。一定要防范居心不良者,千万不能引起鲁侯和三桓的警觉,闵家现在没有能力得罪他们。

在周书灿为闵家发展如此迅速的洋洋得意中,他的底细被人调查了个一清二楚,包括山中营地的铁矿和煤矿。

调查闵家的就是晏婴,这时代除了齐国这样的大国,其他小诸侯国也没有跨国调查一个家族的能力。

晏婴拿着闵氏家族的详细资料,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他为鲁国有这样的家族,而鲁侯和三桓竟不知而庆幸,同时还庆幸闵家并没有太大的野心,暂时不会损害齐国的利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仲尼弟子列传》,方便以后阅读仲尼弟子列传第二三0章 晏婴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仲尼弟子列传第二三0章 晏婴并对仲尼弟子列传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