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八章 和莒国作战

作品:仲尼弟子列传|作者:邘十七|分类:历史|更新:2020-03-13 16:30:48|字数:8304字

滥城师卒羡慕的目送闵家队员们出城,不停的赞叹说:“如果我们有他们这样的武器,我们还怕什么莒国人。”

城外交战双方在离城门口有半里地的地方对峙,双方中间距离十米左右,一字排开相互面对面怒目而视。只是怒视,并没有开始厮杀。

莒国那边的师卒人数显然多一些,对峙的人排成几排,大概有四百多人。武器装备也明显比较好一些,有大刀长矛斧头等铁质武器,但数量不是很多,更多的人是和滥城师卒一样,用的石质斧头、木棍等。

反观滥城这边的师卒就更差一些了,武器装备不好不说,单单就是师卒的精神面貌,就没有莒国师卒高昂。这种精神状态士气的师卒出师打仗,这一仗能打赢才怪。

子核带领队员们很快来到对峙地点,见滥城这边师卒推算大概有三百来人,只是这些人不上前和敌人厮杀,都并排站在这里是什么鬼?

小头头领着子核走进对峙队伍,去和滥城邑主相见。

这位邑主大概有三十多岁,头挽发髻,穿着简单的衣裳袴,虽然没有闵家队员们的盔甲,但整体而言也算是利索。他手里拿一把大刀,大刀的长度和厚度显然没有闵家大刀有气势,说的不好听点,他手里的大刀只是比菜刀稍微长那么一点点,这样的武器在战斗中能杀人,估计要很用力才行。

子核不明白为什么邑主领着人站在这里和莒国人对峙?难道光靠瞪眼就能决定战争的输赢吗?

不等小头头介绍,直接开口询问:“邑主,为什么不攻打敌人?站在这里做什么?”

不用人介绍,邑主看来人的装扮就明白是增援人员,也不计较对方的无理问话,回道:“对方在劝我们投降,我就是在等你们来增援。壮士,你们其他人呢?”

邑主所期待增援的人显然是没有千人也得有五六百人,眼前这几十人肯定不是他所希待的援兵。哪怕是这几十人装备再精良,面对四百来人的莒国师卒,他也不认为这几十人能打败对方。

真真的是太尴尬了,刚到战场就被人轻视,子核感觉他的怒火一点点的升起。他们狩猎队可是拥有最新进的武器,拥有最强健的体魄,小公说过,按照他们的单兵作战能力,一人打二、三十人都没问题。这位拿着破刀片的邑主竟然敢轻视他们,哼!咱先打一仗再说!

他也不管邑主对他们人数的失望,昂头挺胸带着怒气说:“邑主,兵不在多而在于精,我们现在要对敌作战,请你命令你们的人,配合我们闪开一条道,并且立马蹲下来。在我们射杀敌人的时候,一定不要直起来身,防止被箭头误伤。一会儿我们和敌人打起来后,敌人会有个别人冲上来厮杀,你们要负责歼灭这些敌人,因为我们无法向厮打在一起的人射杀,那样会误伤自己人。”

子核牢牢记住小公的话,多用弩箭,不要近距离和敌人厮杀,保障自己人的安全。闵家人是来增援的,所以和莒国人作战还要以滥城师卒为主,让他们冲在前面,狩猎队员只负责射杀。

他见邑主迟钝不语,再次厉声喝道:“邑主,请你配合我们的行动!我们马上就要射杀敌人了,不能错失良机!”

邑主被眼前小将的气势压迫,放下心头的失望,指挥师卒换上新的武器,给增援人员让开一条道,并且按照小将说的匍匐下去。他自己则是站到小将身旁,他要看看这个兵“精”到底“精”到什么程度。如果兵不是此人说的那么“精”,他决定抢了此人背后的大刀,再和莒国人死拼!

子核看也不看身后持怀疑眼光的邑主,对身边的队员命令:“进入作战模式,准备!”

队员早已熟悉总管的命令,按照平时作战训练要求,一字长龙摆开阵势,很快进入战斗状态。

由于周书灿要求狩猎队在作战时大量使用弩杀敌,发射弩的箭手一般是以两人为一组的,一个人主打,一个人负责拿着盾牌护卫和向箭手提供箭杆。这样是为了保证射手的安全,以及射箭的快捷速度,不让弩在换箭杆时出现过多的延误时间。

刚刚子核向守城师卒要了帮忙抱箭杆的人,现在每一位射手旁边都有好几袋的箭头。一袋箭头是二十支箭,每一位箭手身旁的箭足够射杀上百人,莒国阵前的四百来名师卒,根本不够队员们的射杀。

由于箭杆充裕,子核在检查后,让作为预备的队员也拿出自己的弩参与射杀。平时训练箭手是轮流的,就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做到快捷速度的射击。

他感觉每次射杀才二十多箭的话,对方敌人会很快冲过来,那就起不到大量射杀敌人的作用,不如四十名队员一起射杀,这样才能多射杀一些敌人。

子核神情严肃的望着对面傻愣愣还在怒视的莒国师卒,感觉莒国人就是小公说的傻叉啊,都你死我活的打仗了,还讲究什么礼法?站在这大眼瞪小眼不是等着被射成筛子嘛。现在这么好的射杀机会,如果失去了,他自己就象小公说的,干脆一头抢地尔算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仲尼弟子列传》,方便以后阅读仲尼弟子列传第二七八章 和莒国作战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仲尼弟子列传第二七八章 和莒国作战并对仲尼弟子列传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