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二章 行不行

作品:仲尼弟子列传|作者:邘十七|分类:历史|更新:2020-08-01 07:13:43|字数:8282字

子青是谁啊?那是小公的小厮,他就是和子青再不对付,也不可能允许别人抢了子青的活!

安排子青是小公的部署,子青以后也会像他一样,负责管理薛国的事情了。他拆子青的台就是拆小公的台,也就是拆他自己的台,这种傻事,他怎么会做!

闵父看的出来槐是真急,真心维护子青,正要说话,又被人抢了先。

公满正不慌不忙的说:“我到觉得这位总管说的有理。听听他说的条理,思路清晰,推论有理有据。一个人的确是不能一心二用,不能因为这人是小公的小厮就忽略了这个问题。”

“我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考虑,小厮的本职工作首先是应该把小公照顾好,其次就是这位总管说的现象。小公出门了,小厮要随行,那他要么照顾小公丢下薛国的事情,要么丢掉小公专职薛国的工作,只能选择其一。”

“所以,我赞同这位总管的自荐。他既然现在负责管理薛国的事情,小公的小厮又不能履行总管的职责,他就应该正式接手总管的职务,这样才能让薛国的事情正常的运行。不能因为一个人的缺席,给闵家造成损失。”

他的插话让槐更加恼怒那位总管,真的是没事找事,给他找这么大的麻烦!如果此时的事让小公知道了,不知道会怎么骂他,说不定还会动手打他。

主公从来不管小公的人事安排,邑里人都知道这是主公和小公之间的忌讳。公满正身为邑的大总管,说这样的话明显就是挑事夺权,唯恐新村不乱。

别人不清楚他可是清楚,子青之所以没有放出去专管薛国,是因为小公身边实在没有可用的趁手人了。

新村现在的情况变化很大,小公招新的小厮绝不是之前像用他和子青那样时候一样,随便抓个人调教一下就行了。

有他和子青为例子,谁都看的出来跟小公做小厮意味着什么。如果小公招小厮的风声放出去,来找的人还不打破头啊,到时候为了平衡各种关系,又不知道需要费多大的力气。

槐的确是想对了,闵父根本不想插手新村的事情,这里有子骞坐镇,他若插手,父子间肯定会生出来嫌隙。

闵家的日子才刚刚好过几天,连他媳妇都知道与般和平相处了,难道他要倒退到插手儿子的事情吗?那他才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嫌闵家的日子太好过了。

他不插手并不等于别人没有发言权,公满正突然插话这件事,让他眉头紧蹙。

公满正是他的大总管,他不清楚公满正为什么要插手这件事。邑里向来不管新村这边的人事安排,公满正身为大总管肯定是清楚的,他有点不满大公满正多嘴。

闵父不表态,不等于槐能忍。新村是小公的地盘,历来和邑里是井水不犯河水,公满正公然插话新村事物,这是要做什么?

小公从邑退到汶上,就是为了与父亲划清楚界线,这点槐是最清楚的。而且父子俩为此还特避讳触及这些事放在明面上,怕伤父子情份。

小公这才出去几天,新村的天还是小公的天下呢,主公带着人来慰问,主公还没有说什么,他一个大总管先没事找事。是不是他活的不耐烦了,没有尝过小公的皮鞭,认为小公年龄小人的的脾气就好,可以任谁都能随便拿捏!

叔可忍婶不可忍!

槐也不管闵父是否在,直截了当的说:“哎,我说公大总管,你这话可就不对了。子青是小公的小厮,跟着小公不是一天两天了,他的能力新村人有目共睹,是否做得到身兼两职还让小公满意,我想在坐的新村人都是知道的。”

说着,他手指刚才那位没事找事的总管,“你说,小公是否说过子青不能身兼两职?”

这位愣头青刚才还洋洋得意,现在被槐大总管逼视,也回味明白事情变质了。

他之所以敢借机挑战子青,还不是因为槐总管经常跟他们发牢骚,说子青如何如何嘛。他想此时是个机会,正好借机打压下子青,随了槐总管的心愿,让槐总管高兴高兴。不然他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在邑主面前挑事。

他连连说:“是是,小公从来没有说过子青不胜任,还总是夸子青能力强,事情做的很好。”

再多的话他一句也不敢说,他跟着槐大总管不是一天两天了,知道槐大总管是真的恼了,一会儿回去说不定会对他拳打脚踢,他还是识趣点比较好,至少少挨两拳。

几天下来,公满正对这位新村的大总管早就看不顺眼了。舞象年龄,正经事没见他做过一件,在主公面前溜须拍马做的挺顺溜。

他听闻这人正是小公的小厮出身,才会这样卖力的维护另外一个小厮,不然明明是不可能做好的事情,为什么非要颠倒黑白说胜任?

他猜想此人大概就是靠耍傻奉承,博得小公的喜爱,才坐上大总管的位置。一个家族如果都是靠这些人做事,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他本着身为邑大总管的责任心,一定要纠正新村的不良之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仲尼弟子列传》,方便以后阅读仲尼弟子列传第三七二章 行不行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仲尼弟子列传第三七二章 行不行并对仲尼弟子列传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