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陛下乃千古明君

作品: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作者:手抽的鸡蛋|分类:历史|更新:2024-02-10 09:59:12|字数:4264字

“臣,多谢陛下谬赞!”

苏谨心里暗呼一声,终于他娘的混过去了,面上却仍然不动声色。

“快快起来!”

老朱伸手扶起他的同时,眼神也在不停地观察着他。

苏谨虽然年轻秀气,但是面对自己之时,仍然能保持着不卑不亢的态度,心里更是喜欢。

然而朱允炆却有些不乐意。

眼瞅已经将这苏谨拿下,不日即将拿回京城审问,可怎么三言两语之间,就成了皇爷爷的张子房了?

“阿爷,你莫要被他巧言令色的花言巧语所骗,就算他没有贪墨税银,可他利用官员身份开办私产、私藏火器终归是事实吧?”

朱元璋闻言暗怒。

他又何尝不知苏谨开办私产有违朝廷律令,还需要你来教咱?

苏谨开办私产是为了自己吗?那是为了凤阳的百姓!

可朱允炆这话说出来以后,旁边可有百姓和卫所官兵、锦衣卫看着,一时倒有些踌躇,不知该如何开口给苏谨脱罪。

朱灵萱蕙质兰心,悄悄打量了一下朱元璋的神色就明白了。

她莲步轻移,声音温润如玉:“阿爷,儿臣方才一直在想,若是苏大人不开办这些私产,恐怕凤阳百姓的日子,未必会有今天这样好,所以儿臣觉得...”

正说着,忽然苏谨抬头悄悄对她眨了眨眼,似是在感谢她,但更多的倒像是...挑逗?

朱灵萱立即羞红了脸庞,心里暗啐:“这人...真是的,怎能如此轻浮?”

可她嘴里的话却没有停下:“所以,儿臣觉得苏大人此举虽有不妥,但终究是为了大明的江山和凤阳的百姓,

儿臣不懂军国大事,只是自己的一点看法,还请阿爷定夺。”

有人给自己递台阶,朱元璋自然非常满意,

他微笑冲着朱灵萱点点头,对苏谨说道:“苏谨开设私产一事,虽然不妥,但所赚盈利皆为凤阳百姓所用,

不如如此判决——有功不赏,有过亦暂时记下,来个不赏不罚如何?”

朱允熥、朱灵萱、苏谨异口同声:“陛下(阿爷)英明!”

朱允炆脸都快被气绿了,心中暗骂这两人究竟是哪一伙的?怎么胳膊肘一直往外拐?苏谨到底给这两人吃了什么迷魂药?

此时他再傻,也知道朱元璋准备放过苏谨了,但还是有点不甘心:“阿爷,那私藏火器一事呢?”

老朱斜睨了他一眼,暗骂你有完没完?

可这事不问清楚也不行,他看向苏谨:“你那改进后的火铳叫什么名字?”

“回陛下的话,臣也没起什么名字,一直就叫它火绳枪,还请陛下赐名。”

“嗯”,老朱点点头:“火器贵在实用,名字什么的不重要,难道没个好名字他就杀不了敌了?咱看就继续叫火绳枪吧!”

“是。”

“你那火绳枪现在可能投入使用?”

“回陛下,火绳枪基本已可投入量产,但是所用枪管皆为精铁,不易打造。”

其实火绳枪和大明常用的火铳原理区别不大,只是火铳本身使用的是厚重的生铁,不止笨重还容易损毁。

而苏谨所用的火绳枪与火铳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枪管。

如今在凤阳郊区,苏谨在那里建有好几个煤场、钢厂、以及火器工坊。

而火绳枪所用的枪管,皆是从钢厂所出,效能和质量不知比火铳高了多少。

只不过苏谨暂时还不想把自己的炼钢技术交出去,只好硬着头皮对朱元璋说:

“陛下,火绳枪所用枪管极难炼制,损毁率也高,成本也极难控制,并不容易推广,

不如臣将火绳枪的结构图纸交予陛下,陛下若有所需,枪管再由朝廷向凤阳下订如何?”

朱元璋可没那么容易被他忽悠:“带朕去你的炼钢厂瞧瞧。”

苏谨松了口气。

炼钢最重要的是温度,温度到了才能去除更多的杂质。

这事说来简单,但是从选煤开始的步骤就十分繁琐。

朱元璋要去看看没什么大不了的,转一圈他还能把这些东西学去了?

“陛下请。”

苏谨贪墨案就这样草草了结,但百姓们却以为是他们的胜利,一个个欢呼雀跃的渐渐散去。

而朱元璋则带着几个孙子,跟着苏谨去了凤阳城郊的炼钢厂。

此时正当酷暑,进了炼钢厂外围就看到一个个工人打着赤膊,热火朝天的在工作。

朱元璋没心思去与工人寒暄,看看他们精壮的肌肉就知道他们伙食不错。

迈步直接去了枪管的生产车间,拿起摞在角落的枪管,老朱细细打量。

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你这钢...若是用来打制刀剑呢?”

苏谨笑笑:“当为利刃。”

“那可不可以...”

老朱的意思很明确。

火器虽然在明军中已经比较普及,但是这个时代的人眼里,它们远不如弓箭好用。

在老朱的眼里,与其浪费时间打造什么火绳枪,还不如用来打造刀剑、长枪实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第43章 陛下乃千古明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第43章 陛下乃千古明君并对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