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臣也要弹劾!

作品: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作者:手抽的鸡蛋|分类:历史|更新:2024-02-10 10:01:03|字数:4132字

苏谨就将早准备好的房契、地契交给了马忠良。

老朱看着房契、地契上,均写着一个‘房周’的名字,觉得有些奇怪,但也没说什么。

微微点头看向张元:“张元,这房契、地契上的店主,均为一个名为房周的商人,和苏谨并无关系。”

说完命马忠良将房契、地契交给张元。

张元看这上面房周这个刺眼的名字,:

“怎么可能?这绝不可能,明明附近的人都知道,这是凤阳县令开的店!”

可他反复查验后,确认这份房契地契是真的,绝不是伪造。

他也没有怀疑苏谨敢伪造证据。

自己弹劾的罪名,撑死了也就是贬官,可伪造证据那可是杀头之罪。

他偷眼看向赵成,后者微微点头。

张元站起身:“陛下,虽然房契地契是真的,但也可能是苏谨命人冒名!”

“而且,臣亲眼看到苏谨及其家仆出入青丝坊!

且青丝坊中的店员皆是苏谨家仆!苏谨,你又作何解释?”

苏谨笑了。

他转身面相老朱:“陛下,咱们大明有没有律法,说家仆不可以出外务工,贴补家用?”

老朱摇摇头:“没有。”

苏谨又看向张元:“这位大人,我不过是个七品小县令,家里穷的很,养不起那么多仆人,

只好含泪让他们出外挣点钱补贴家用,难道这也犯法?”

“你!”

没等张元说话,苏谨眼神一冷:“张大人,你可记得开国公带人砸店之时,你和这位赵大人在门口遇到过一个人?”

张元努力回想了半天,终于想起那个个子高高的、脸上带着三分惫懒痞气的年轻人。

“店门口那个人,是...是你?”

当时他和赵成的心思,都在如何弹劾常升的身上,怎么会记住一个路人?

哪怕这个路人曾和他们说过话。

“不错。”

苏谨对朱元璋笑道:“当时臣本想去问问家仆的近况如何,谁知却遇上了开国公砸店,

臣当时害怕的紧,正好见到两位御史大人的腰牌,想去请他们帮忙劝劝,可惜他俩不敢上。”

张元大急:“陛下,当时开国公府有几十号人,来势汹汹!

臣和赵大人势单力薄,贸然上前只是螳臂当车,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老朱还没说话,苏谨说道:“当然,不敢上去也是人之常情,臣不是也不敢上去帮忙吗?这也不能怪张大人。”

张元瞪了他一眼,心说你人还怪好的嘞。

可苏谨接下来的话就没那么客气了:“不过张大人,我有个疑问。”

“你说。”

此时张元已经知道,这苏谨没想象中那么好对付,眼神中充满警惕。

“张大人,你方才说亲眼看到我出入青丝坊,可你分明并不认识我,此话何解?”

张元如遭雷劈。

他自以为拿到了确凿证据,在赵成的支持下,才脱口而出那么一句话,意在将苏谨钉死。

可没想到正是这句话,让苏谨反将一军!

“陛下,臣要弹劾御史张元,捏造证据污蔑微臣,且信口雌黄,欺君罔上!”

苏谨终于露出他的獠牙。

“陛下,臣...臣可能只是...看错了,臣绝不敢欺君啊!”

赵成暗骂张元没用,什么话都敢乱说的?

这些年是怎么教你的?

还有没有一点御史的警惕性了?

可他也不敢出头,生怕引火烧身,立即眼观鼻、鼻观心,完全是一副看不见、听不见的样子。

张庭兰听着直皱眉。

他生气的不是张元‘诬告’苏谨,而是自己手下怎么会多出来这么一个笨蛋?

这么多年这小子没有升上去,看来还是有原因的。

但是身为他的顶头上司,自己又不能不出头,否则以后都察院还怎么带?

“回去再收拾你!”

狠狠瞪了一眼张元,张庭兰排众而出:

“陛下,张元年轻学浅,做事难免有些毛躁,但臣相信他还是不敢欺君的,望陛下从轻发落。”

从确认苏谨脱罪开始,老朱的心思早就不在这里了。

他心里一直在盘算着,如何利用常升来完成自己的布局。

至于这个张元?

老朱连收拾他的兴趣都没有 。

“既然苏谨提供了房契、地契,自当确认无罪。

至于张元,虽然你不是有意欺君,但是身为御史,张口胡言,朕判你停职反省,且罚俸三月,你可服气?”

张元颓然瘫坐在地:“臣,认罚,谢陛下隆恩。”

“陛下,臣还要弹劾赵成赵大人,与张大人沆瀣一气,诬告微臣!”

苏谨这时候却不干了。

你丫的言官就这么牛逼?听了两句闲话就想来污蔑我?

哦,不是污蔑啊?

那也不行!

前世老子大小也是个键盘侠,抖音处处都有老子喷人的轨迹,喷完老子还想全身而退?

今天不把你的屎喷出来,算你拉的干净!

“陛下,臣请陛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第112章 臣也要弹劾!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第112章 臣也要弹劾!并对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