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帮武勋说情,这活咱们不熟

作品: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作者:手抽的鸡蛋|分类:历史|更新:2024-03-21 11:57:32|字数:4100字

“炆儿,你说什么!”

朱允炆心里很害怕,周德兴全家死不死的关他屁事?

可黄子澄的话犹在耳边。

狠了狠心,朱允炆强行挤出几滴眼泪:

“皇爷爷,这江夏侯固然该死,可他毕竟筑永宁有功,兢兢业业的守了永宁这么多年。”

“孙儿不忍皇爷爷您背上屠戮功臣的骂名,还请皇爷爷三思啊!”

老朱还没反应过来,站在下面的赵勉、张庭兰等人反而懵逼了。

二殿下这是...在替武勋说话?

也没听说这江夏侯和二皇孙有啥亲戚关系啊?

那咱们咋整?

本来准备好给江夏侯火上浇油的奏疏,这一下可就全都白瞎了。

这倒是不算啥,就当练字了。

麻烦的是二皇孙在替江夏侯说情,那咱们不帮帮场子,岂不是显得很不忠心?

可这临时转变口风,就要在肚子里好好重新酝酿一下词汇,打打腹稿啊。

尤其是江夏侯干过什么好事,能让咱们拿出来说说情?

咦?这周德兴干过啥好事啊?

帮武勋说情,这活咱们不熟啊...

喷他还差不多。

老朱也一脸纳闷,连气都忘了生。

他可不知道朱允炆私下勾连周德兴的事,也在纳闷这孙子怎么会替周德兴说情。

“炆儿,你什么意思?”

朱允炆说完话后,就默默跪在地上不吭声了。

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江夏侯的家眷无论救不救的下来,?!不再重要。

说话的目的,不过就是在为武勋张目,获取对方的好感。

救得下来固然好,救不下来自己也尽力了。

可如今老朱问话,他又不能改口说不管了,只好硬着头皮继续答道:

“回皇爷爷,江夏侯周德兴固然该死,可他筑城守疆也立有大功。”

“先不提倭寇偷袭永宁之事,不过是苏谨一面之词,江夏侯怎么可能勾结倭寇袭城?”

“若真是这样,苏谨还有救援永宁的机会吗?”

“至于江夏侯欲逃离永宁出海更是无稽之谈!”

“整个永宁防区都在他手中,若他真想要跑,什么时候不能跑?”

“为何要专门选在倭寇袭城之时,苦苦抵挡倭寇许久后,才想要逃跑?”

“更何况,江夏侯可是在城内被苏谨抓到的!”

“若他真要跑,凭苏谨的人如何能在永宁城内抓到江夏侯?”

说到这里,朱允炆越来越有气势:

“皇爷爷,孙儿怀疑这就是苏谨为夺取地方军权,故意做出的一场戏!”

“况且,在倭寇袭城之前,苏谨曾发布招抚令,骗取永宁军户信任,导致大量军户西逃泉州!

孙儿以为,这才是导致倭寇敢偷袭永宁的真正原因!”

“故此,孙儿以为江夏侯父子克扣军户应该为真,但导致永宁遇袭的真正原因,乃是苏谨的《泉州百姓招抚令》!”

“若不是他私改军户户籍,如何会酿成如此大祸?”

“江夏侯固然罪有应得,但他已经深省自身罪过,无颜面见皇爷爷,选择自尽,

但这祸并不应及其妻儿!

这苏谨才是罪魁祸首,孙儿请皇爷爷将苏谨拿回京城问罪!”

赵勉等人一看。

哟,今儿皇孙给的借口不错啊,这招偷梁换柱玩的溜啊!

那还等啥呢?

弹他!

“臣附议!”

“臣等附议!”

“请陛下将苏谨拿京问罪!”

“胡闹!”

朱元璋狠狠一拍龙案,怒斥道:

“周德兴枉负圣恩,罪证确凿,有何可辩?”

“苏谨的《泉州百姓招抚令》是咱亲自签发的,难道永宁被偷袭之事也是咱的错?”

“孙儿不敢!”

“臣等不敢!”

老朱本以为今天上朝,就是将周德兴父子拿来,狠狠怒斥一通,然后全家宰掉这么一个简单流程。

哪里会想到出了朱允炆这么一个变数?

而一边的朱允熥还一脸懵逼呢。

本来朱允炆要救周德兴,他就有点看不懂,索性站在一边瞧热闹。

可没想到转眼火力又引到大哥身上。

他刚准备说话,结果皇爷爷却先发了火。

今天的早朝,有点诡异啊...

老朱发完了火,眼睛却一直盯着朱允炆,在猜测他诡异行为的目的。

向武勋示好?

不应该,炆儿身后没有武勋的关系,示好干嘛?

和江夏侯有勾连?

一个在皇宫学政,一个守卫海疆,能有什么勾连?

老朱是个桀骜之人,不是被人劝两句就能改变他决定的。

可他本待继续处理周德兴一家之时,忽然心思一动。

“嗯,虽然弹劾苏谨之词完全是一派胡言,但炆儿说的其他事倒是不无道理。”

“周德兴三族可免夷族之罪,高于车轮男子皆斩,余者改为流放岭南。”

“陛下洪恩!”

虽然老周家依然很惨,但是比之满门抄斩,已经算是很好的结局了。

老朱心情不爽,正准备退朝,可赵勉又站了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第267章 帮武勋说情,这活咱们不熟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第267章 帮武勋说情,这活咱们不熟并对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