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误人子弟

作品:农家小福妃|作者:百里砂|分类:古言|更新:2020-02-27 13:23:25|字数:4320字

圣驾十六日离开了长安城。

明延帝这一回,应该主要是为了占城稻的事情,顺便也要看看商部给这个天下带来了什么影响,所以定的路线,大多是陆路,水路比较少,有点绕圈儿。

晏时玥并不知道,她才刚走,就有人到了长安城,见到了已经化身“官兵”的郑浩然。一问之下,才知道晏时玥随驾南巡了。

郑浩然道:“师叔,不如你就在长安城中等等,顺便四处逛逛。”

被叫做师叔的美男子十分不满:“一去好几个月,我等着多没意思?既然这位这么有趣,我不如跟上去逗逗她?”

郑浩然便劝道:“师叔,既然已经决定要走正途,就少做那些……师叔!师叔!”

话没说完,美男子已经翻身跃出,郑浩然追之不及,急道:“怎么办?师叔狂傲不羁,别惹出事来才好!”

“应该不会吧?”姜桃道:“就算有些些失礼,看师叔的脸,也就原谅了。”

郑浩然:“……”

这些事情,晏时玥当然不知道。

她正忙着旅途教育。

因为饺子年糕已经开蒙了,一年下来,把三字经背了个差不多,然后晏时玥就想着,这一路好几个月,车上无聊,正好给他们讲故事。

古时的开蒙读物有很多,除了三字经,还有《增广贤文》、《弟子规》、《幼学琼林》等等。

民间流传着一句话:“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

但两者都是成书于明代的,此时还未面世,而且增广贤文她能背个差不多,因为本来就比较白话,还有儿歌到处都在放,可幼学琼林……她真的记不住,只记得经典的那几句。

例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道旁苦李,为人所弃。”、“以铜为鉴,可整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种种。

要知道当年她对这种比较文绉的是敬谢不敏的。

所以她就先把增广贤文默出来,然后叫影卫偷偷拿去外头印了,做旧,然后等市面上有了之后,再买一本回来。

路上,她准备就给两小只讲完《千字文》、《三字经》、《增广贤文》这三本书就可以了。

霍祈旌仍旧承担护卫之职,大部分时间都不在车里,晏时玥没事就带着两个孩子去蹭皇后的车,或者蹭皇上的车。

明延帝这一回是真的想散散心,所以跟太子说一应事务都不用报过来,也是真心的,但是一个日理万机的帝王,乍然闲下来,难免无聊。

幸好从第二天起,太子就开始往这边报表格了。

一目了然,省掉了九成的功夫,还能及时掌控全局。

明延帝显然是十分满意的。晏时玥过去的时候,明延帝还问她:“这主意是不是你出的?”

晏时玥伸头看了看,就道:“这肯定是从我们商部偷的师!现在好几处都从我们商部偷师!也不给钱!”

明延帝笑着,也没多说,年糕已经张着手臂,软乎乎的扑进了他怀里:“耶耶!”

明延帝和皇后都喜欢逗年糕。

倒真不是重女轻男,而是小饺子,被霍祈旌引导的,长兄包袱还真挺重的,而且本身性格也沉稳。

而年糕,用明延帝的话就是,随她随了十成十,爱撒娇,爱争怀,小嘴巴甜甜的,谁不喜欢这么一个白生生的小人儿抱着你,软乎乎的说“我想你啦”,所以更喜欢抱年糕也是必然的了。

几个人正说话,饺子拿着望远镜到处看,忽然指着外头道:“阿娘,那是羔羊吗?”

晏时玥看了看挺远处的山头:“应该是吧?”

饺子问:“那为什么羔羊的皮不白?”

晏时玥随口道:“风吹日晒,脏了呗!”

饺子严肃的跟她道:“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晏时玥一时没想起这一句是出自哪里的,然后她儿子又道:“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晏时玥:“……”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墨子悲叹白丝被人染上了杂色,《诗经》之中,赞颂羔羊能始终保持洁白如一。 要仰慕圣贤的德行,要克制私欲,努力仿效圣人。

所以,饺子的意思是,为什么羔羊不白呢?这跟书里说的不一样啊!

马车里三个文化人都笑着看她,摆明看她要怎么回答。

晏时玥万万没想到,她儿子才三岁多,问出来的问题她就答不出来了,所以古时候为什么要这么早开蒙啊!

然后她严肃的道:“这说明写千字文的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诗经中说的是羔皮裘洁白,根本没说羔羊是洁白的,他怎么就不想想,羔羊要做成羔皮裘,至少经过好几道工序……”

然后她还没说完,明延帝就先忍不住了:“赶紧出去吧!误人子弟!”

晏时玥于是被赶了出去。

她真的很无辜,这些人只顾着照本宣科,他们怎么就不想想,你说这只是一种形容,孩子听不听的懂?再说了,她说的也没错啊,让孩子更了解实际,不要迷信书本,这有什么错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农家小福妃》,方便以后阅读农家小福妃第785章 误人子弟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农家小福妃第785章 误人子弟并对农家小福妃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