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李密谈治鲜之策 渊盖家被赐国姓

作品:隋风烈|作者:莫名堂阿伟|分类:历史|更新:2022-01-01 15:45:23|字数:8250字

“最少要迁3百万人口过去,或可再多些。”

“陛下,不如令王博迁3百万属民过去,在令我朝各州府各迁30万人同去,这样便能解决鲜州人少之短。”军情处负责齐郡、冀州的副相李太智谏言道。

“呵呵!好!就这么办。为鼓励我朝各州百姓迁居半岛,玄遂先生可制定各项优惠政策。给汝三个月时间,拿出一套利民优惠条款来给朕看。半年为限,组织大规模迁民。”

“是,微臣遵令。”

“另外,原涿郡守备军薛万彻部10万将士驻守平壤城(原高句丽国都长安,现已改名为平壤),15军楚能部和鲁明月水师一部驻守南部海港金海京(即后世的釜山),以防海峡对面的倭国人入侵。其余现在鲜州各军全部回到各自出发地镇守。”

由此,治理鲜州的基调便定了下来,这为鲜州半岛彻底融入中国奠定了基础。

“陛下,渊盖太作父子又来了,这已经是他二人第三次请见陛下了。”梁师泰走到杨二身边小声说着。

“哦?又来了,这么急?不是让他父子在馆驿等候么?”

对于怎么安置渊盖太作父子,杨二始终没想到好的办法,因此,并不急于见这二人。

只等鲜州被接管的差不多时再说如何安置这两人的事情,不想今日这父子俩又来行宫请见。

“陛下,渊盖太作父子在原高句丽国朝廷口碑甚好,想必其是为国内百姓向陛下请命来的,毕竟今年春夏高句丽国遭受了百年难遇的水涝灾害,其国中百姓生存艰难。陛下不妨见他一见。”王懿提议着。

“师泰,让他父子进殿来吧!”杨二略作思索后还是接受了王懿的建议。

“是,陛下。”梁师泰答应一声后出去了。

片刻之后,渊盖太作父子便出现在杨二和众人面前。众人看去,直觉前面老者渊盖太作气色尚好,只是略显苍老了些,貌似一普通和蔼老人。而渊盖苏文半尺长须飘洒,身板挺直,仍旧是一副不卑不亢,气度不凡的样子跟随其后。

见礼毕,渊盖太作说道:“陛下,老夫已到此十余日了,每每见此地百姓生活无虞,市井繁荣便想起我高句丽~不,是鲜州百姓生活艰难,朝不保夕。还望陛下尽快向鲜州百姓输送粮食,以免爆发人间惨剧。”渊盖太作说着便要下跪,渊盖苏文赶忙上前扶住。

见此情景,杨二也不禁动容,起身来到渊盖太作身前亲自将他扶住。

“老人家请起,请先坐下说话。”

见渊盖太作父子都落座之后,杨二回到主位,继续安抚道:“老人家为黎民苍生,宁愿舍弃王位,爱民惜民之心跃然纸上,足令朕钦佩。老人家无需担心,朕已吩咐进驻鲜州之各部将军粮分发给缺粮百姓,凭此也能让缺粮百姓应付一阵了。输鲜粮食也在路途之上,不日也将运抵鲜州平壤城,并分发之鲜州全境,老人家尽可放心。现如今鲜州百姓亦是我大隋百姓,朕绝不会放任其饿死不管的。”

“多谢陛下!多谢陛下体恤鲜州百姓了!”渊盖太作连连拱手谢着。

“方才朕已经和在座诸卿商议完鲜州重建一事,为便于朕的驻鲜州大臣从容管理鲜州,朕出台了一些去高句丽化的政策,以便国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统。当先就要从这姓氏上入手,原高句丽百姓和官员的姓氏将使用汉姓。鉴于汝渊盖太作一族与朕朝统一半岛有功,朕便赐予渊盖一族汉姓“杨”,老人家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殿内众臣一片哗然,人人皆惊。

能得当今皇帝赐皇家姓氏乃是举族之幸事,殿内所有有功之臣都未能得到这一殊荣,岂能不惊叹连连?

“多谢陛下赐姓!此乃我渊盖家族之幸啊!从今日起,老夫便是杨太作,吾儿便是杨苏文了。苏文还不谢陛下赐姓?”

“多谢陛下赐我杨姓。”渊盖苏文起身拱手拜道,从此这世间便再无渊盖苏文,而只有杨苏文了。

此时,殿内众臣纷纷拱手向杨太作父子祝贺着,看得出众臣眼中满满的都是羡慕。

“杨太作,鉴于汝对鲜州和平归顺我朝起到莫大作用,朕册封汝为鲜国公,世袭罔替,阖族迁居京城鲜国公府居住。”

“臣谢过陛下!”杨太作起身拱手谢道。

“嗯!杨苏文~”

“陛下,臣在。”

“朕观杨卿仪表堂堂,身高八尺开外,面色红润,五缕长髯,绿罩衣,活脱脱一副我汉之名将汉寿亭侯关云长在世般。又因汝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劝诫乃父归顺我天朝,此为朕东征首功也!据此,朕册封汝为我朝平壤亭侯,仍在我朝军中为职,官拜我朝北方战区副统制使,上将军衔,十日内往晋阳战区总部赴任。”

“谢陛下!”杨苏文一脸兴奋抱拳应道。

殿内众臣又是一阵惊诧不已,纷纷挑指赞叹不绝。

“至于原高句丽朝中文武朕自有安置,杨爱卿无需担忧。好生随朕回京城王府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隋风烈》,方便以后阅读隋风烈第547章 李密谈治鲜之策 渊盖家被赐国姓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隋风烈第547章 李密谈治鲜之策 渊盖家被赐国姓并对隋风烈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