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逐商机富人南下 一颗棋子活全局

作品:隋风烈|作者:莫名堂阿伟|分类:历史|更新:2022-01-01 15:46:11|字数:8296字

“呵呵!卢相担忧并不为过,朕也想到过这点,而新城建好之后又不能分设南北两套衙门官府。但朕觉得城分南北以江为隔还是颇多好处的。南北往来不便亦是事实,但解决起来并不难,无非就是多设些渡船罢了。今后还可将铁缆横过大江,让渡船南北穿梭变的方便。百姓都能南北互动往来,新城官员又有何不能的呢?”杨二说道。

“卢相,陛下所言极是。我新城北区可带动江北一带发展,而江南新城则可影响我整个江南。隔江分城乃是两全之策,有何不好?”长孙无忌此时也插言道,虽然受到了卢照邻一个大大的白眼。

“陛下,臣明白了。这一座待建新港其实也可看作是江南江北两座城池,这在我朝乃至历代皇朝都未曾见过。陛下实为开天辟地第一人也!”

“呵呵!卢相差异,同样是长江,上游的襄阳和樊城在汉末其实也是一座城池,只不过江北成为樊城,江南部分视为襄阳,二者统称襄樊城。城分南北实则早有先例的。只是,朕的上海港只有一个,分别为上海北区和南区,绝不独立为城。大江之上如要畅通还可铺设浮桥,如此便可将大江南北连接起来,浮桥当以可并行八马为限,不能过窄了。”

“是,陛下,臣记下了,营建八马并行浮桥一座。”郑旭忙拱手应道。

朝廷兴建上海新港的诏书很快便经内务部向全国下发了。

诏书一经公布便在民间引发一场轩然大波,反对大兴土木一说盛行。

但反对者对于已经颁布施行的事情也无可奈何。

而在对于同期颁布的新城建设即将发行上海港城建债券一事上,诸多商人均认为是一个投资发财的最佳时机。

这些商人的看法出奇的一致,认为既然是朝廷的重点建设项目便绝对不是一个赔钱的项目,有种稳赚不亏的普遍看法。心急的富商们也纷纷暗中开始运作布局起来。

一时间,到江南置产置业成了一股风潮,带动了大量资金和人才流入江南,直接助推了江南各处城镇的商贸发展和北方人口向南方的流入。

在驶往长江出海口的南巡龙船上,此时杨二正看着内务部和商务部呈报的奏呈,这两部委上奏的均是和新建上海港有关的推进事项,只看的杨二脸上满是欢喜之状。

“呵呵!没想到远离京城的一座新城建设尽然引得满朝如此反响,好!好啊!这是朕的心思被天下黎庶看破并接受的节奏。朕就是要以营建上海港一事让天下人知道朕决心振兴江南的抱负。让天下的商人们都知道今后江南才是他们赚大钱的地方。内务、商务两部为配合朕的想法推出的政策是必要的。内外部推出到江南买地置业的土地售卖扶持政策很好,就是要鼓励北方特别是晋商南下江南置业置产。商务部推行的税收减免政策也非常适宜。朕以为有这土地、税收两项鼓励南下置产置业政策足以吸引大量商人去往南方,甚至一些先富裕起来的北方百姓也极可能南下创业。很快江南甚至岭南便会成为大隋富裕阶层竞相前往淘金的热土。”

“是啊!原本南方条件便比北方更好,只是这些富人们还没有感受到,待其有了切身感受,说不定会举家南迁的。光说这气候便好过北方。”长孙无忌说道。

“嗯!朕还身为晋王时便有意迁都洛阳的,但天师袁天罡以守护龙脉是社稷安稳理说,极力反对朕的迁都想法,朕便将迁都心思打消了。不过,今后江南成为我朝富裕之地后,朕还会像这次一样时常来走动走动,特别是等上海港建城之后。”

“陛下,前方就是出海口了,到了海上南下不远便是余杭湾,今日便可到余杭城逗留。”梁师泰走进舱室来报道。

“好!顺便也可检阅下我余杭水师。”

“陛下,上海港新城建设诸事繁琐,不知陛下这一离开,新港建设还能顺利否?”卢照邻有些担心的说着。

“呵呵!有郑旭在,有阎家兄弟在,朕很放心。相信两年内一座新城将会矗立在大江两岸。”杨二摇着折扇笑言着。

“卢相啊!其实建城根本就是幌子,带动整个江南经济腾飞才是陛下的真实目的。”穆先生在一旁开导着还未醒悟的卢照邻。

“陛下,穆先生所言是陛下的想法么?”卢照邻惊异的问道。

“呵呵!建城是真,让江南发展更是重中之重。朕就不信我大隋富商们齐聚江南,还发现不了江南的好,还不能带领江南百姓共同发展,营建一方富甲之地?”杨二自信满满的答道,算是彻底点醒了还在为建城忧郁的卢照邻。

“原来,陛下是在用新建上海港来下一盘盘活江南半壁江山的大棋啊!臣真是后知后觉,不如陛下多矣!”卢照邻拱手拜道。

“世兄,快出来看呐!大海~看见大海了~”船舱外响起了仲坚及一班护卫们兴奋异常的欢呼声。

“真是少见多怪!穆老~走,出去看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隋风烈》,方便以后阅读隋风烈第588章 逐商机富人南下 一颗棋子活全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隋风烈第588章 逐商机富人南下 一颗棋子活全局并对隋风烈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