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高丽大战1

作品:抗战,崛起之路从下山开始|作者:北风吹南风|分类:穿越|更新:2024-03-06 01:13:21|字数:4464字

四月六日下午两点,联合军队从龙川和铁山以及盐州三个方向朝着东林方向的小鬼子发动攻击。

山脉之中,已经变成后备军连长的黄诚带着自己的连队向着宣川方向前进,他的任务就是尽可能阻击小鬼子从宣川支援东林的先头部队,为后续部队争取时间。

雪地之上,一行人扛着武器弹药飞速前进,就在这时,前面的侦察部队传来消息,“报告连长,前面发现小鬼子的侦察部队,差不多一个中队的人,马上就要过公路了。”

黄诚闻言马上举起右手做了一个手势,“停止前进!”

他看着一旁的侦察兵刘成虎问道,“武器配备怎么样,都是鬼子还是说其中还有伪军?”

如果全都是小鬼子可能有点难缠,学院里上的最重要的一课就是不轻视任何一个敌人,哪怕对方听起来很弱,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更何况小鬼子并不弱。

这段时间他可是听闻过许多老兵说过,小鬼子那可是非常厉害的,特别是那枪法。

“看衣服都是一样的,应该都是小鬼子,武器还是挺厉害的,迫击炮和掷弹筒都有,还有一门步兵炮。”刘成虎回道。

统一军服,这也是小鬼子临时做出的决定,目的就是虚张声势混淆视听,给对方一种兵力很多的错觉。

事实上,现在的小鬼子部队完全是高丽伪军和自己人按照五比一的比例混合的,也就是说刚刚的小鬼子中队顶多有四十个鬼子,剩下的全都是高丽伪军。

听到这,黄诚微微皱眉,不过也没有多说,全是鬼子就全是鬼子吧,仗还是要打的。

他对着身后的士兵说道,“加快速度,务必赶在小鬼子赶到目标点。”

在通往东林的公路上,前方有一处能够伏击的的高地了,只要抢先占据有利地形,便能给小鬼子造成致命打击。

“火力排带着迫击炮还有一排先跟我走,剩下的人跟上。”

火力排属于加强排,配备六门60mm迫击炮和一挺重机枪,随时为战场上提供火力支援。

一行人朝着远处急速奔袭,跑了有半个小时,终于是赶在小鬼子穿过公路之前到达目标点。

黄诚拿出望远镜看着朝着这边过来的小鬼子部队,卡车摩托车,看起来他们是很急啊,不过想要从我们眼皮子底下溜走,下辈子吧。

他对着身后的火力排排长赵北问道,“等会给你们五发炮弹能不能把那三辆汽车炸了。”

炮弹目前就那么多,等会说不定还有和鬼子大部队打呢,必须尽可能的保存火力。

赵北拿起望远镜看了一下,“能行!”

“那好,等到小鬼子进来的时候,你们看我信号开炮。”

公路之上,看着不远处的群山,鬼子中队长工藤治郎警惕的叫停了车队,“停车,马上派出侦察小队探明情况,绝对不能给敌人偷袭的机会。”

“嗨!”

小队长龟田对着手下一招手,“你们跟我来!”

就这样一个小队的鬼子顺着公路前进,眼瞅着这些小鬼子越来越近,黄诚并没有着急开枪。

因为有着白色伪装衣的存在,他们这些人已经是和雪地融为一体,就算是走近了也很难被发现。

搜寻一周无果后,龟田带着自己的小队折返回来,“报告中队长阁下,前面没有敌人!”

“哟西!继续前进!”

随着汽车引擎声的启动,黄诚对着身边人说道,“准备战斗!”

等到小鬼子的车队行至公路中段的时候,山头上响起了咚咚咚的声音!

轰轰轰!

三枚迫击炮炮弹直接落在汽车上面,车厢里面的小鬼子死伤惨重。

三声爆炸彻底将工藤治郎拉回现实,他慌忙的从卡车上下去,第一时间就给了那个小队长一巴掌,“八嘎,不上说没有敌人吗,他们哪里来的!”

“给我打!”

高地之上,借着地形优势,黄诚他们对着下面的小鬼子展开了火力压制。

大反抗军后备军虽然武器方面不如先锋军,但那是相对的,比起小鬼子来说,他们的装备一点都不差或者说是比小鬼子的装备强多了。

半自动步枪,波波沙冲锋枪以及汉斯国的MG34机枪白鹰的M2重机枪,这几个组合起来那就是小鬼子的祖宗。

遭受袭击的小鬼子顿时死伤惨重,气急败坏的工藤用枪指着不远处的一个高丽伪军骂道,“八嘎,一群懦夫,给我反击!”

“再后退,统统给我死!”

说完他直接打死那个要逃跑的高丽伪军,其他伪军看到这一幕,只好硬着头皮反击了。

短暂的慌乱后,小鬼子开始了反击,一门92式步兵炮以及两门90mm迫击炮对着山头展开炮击,小鬼子的掷弹兵也是开始了反击。

“他妈的,这群小鬼子打的还挺准的!”

黄诚晃了晃满是泥土的脑袋,接着举枪瞄准了正在举着军刀咆哮的工藤治郎。

身为军事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每一个人都是被培养成了神枪手,像是黄诚这样成绩优秀的毕业学员,枪法更是了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抗战,崛起之路从下山开始》,方便以后阅读抗战,崛起之路从下山开始第260章 高丽大战1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抗战,崛起之路从下山开始第260章 高丽大战1并对抗战,崛起之路从下山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