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大祸临头

作品:魂迁武周|作者:付枫庸雅|分类:历史|更新:2024-03-08 10:59:51|字数:7074字

到了晚上,各小组回到县衙汇报当日接种人数,结果是贾大所在组接种人数最多,将近两百人,其他小组多在一百出头,也有少至二三十的。

众官员忧心忡忡,第一天统共才接种五六千人,按这么下去,得两百天后才能全部接种完。而万年县报过来说只接种了不到一千。这样算下来整个京兆一年也接种不完。长安围城,就算朝廷能等得及,老百姓可等不及,届时是要造反的!而首善之都的民众若造反,主政官员没一人能落免。

此时,陈枫却胜券在握:“今日接种将近六七千,已经很了不起了。史无前例的新东西,老百姓多在观望,哪有这么容易接受?!

而后天开始,将逐渐迎来最艰难时刻,因为新接种的症状发出来了,出来接种的人数可能比今日还要少。而且谣言会更多!到时候不光底下有意见,上面也会来质询。”

刘延嗣问道:“那怎么办?”

这种情况,陈枫曾预测过,但事情马上临头了,换谁都会忐忑不安。

“双管齐下。

明日还剩一天,全力接种。而后日起,只接种半日,另半日接种组配合各坊宣导。光有布告还不行,还要挨户通告接种症状,让百姓知道所有症状都在预料之中,要他们稍安勿躁。

而至于半日接种的原因,就说是避痘神液不够用,要等下一批来,才能大量接种。百姓们要趁着县府还有少许避痘神液,宜早接种,好早防疫。

二要严防造谣。非常时刻要用重典。接下来五六日非常关键,是接种症状最大的阶段,必须严防死守。”

说完又对王弘化道:“王大人,您家接种的仆人进驻病患家中已有三日,可有染疫症状?”

王弘化回道:“派出去十人,暂时无一人有染疫症状。”

陈枫点头道:“好!那七日之后,若还没有症状,王大人可否大张旗鼓,全力支持?”

王弘化点头道:“咱们一起搞了这么大动静,早已休戚与共。你放心,七日内,如遇杂音,我都给你扛下来!七日后,就算是朝廷来问责,也由我一人承担!”

“好!诸位,只差六七日。

六七日后,接种症状逐渐褪下,百姓又恢复信心,接种数量将小规模爆发,再过个十日,有了首批接种的数万名接种百姓作证,能够证明接种后不再沾染痘疫,整个长安就会立即爆发接种狂潮。

所以再熬过这几日,大家升官发财,参与者人人有份!”

陈枫将可能遇到的情况,提前说出来,一方面是想安众人之心,另方面也要提前布置以作防范,还要为以后迎接接种狂潮做准备。

此时,王弘化也恢复一定信心,便起身道:“诸君,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唯有同舟共济,方可激浪搏击!谁敢生了怯心,别怪我行小人手段!待熬过这几日,本官绝不会独揽大功,定会在功劳簿上给大家狠狠记上一笔!”

陈枫不住点头,这王弘化也是聪明人,知道将来抗疫主功将归由朝廷,他自己不可能独揽大功,索性就分出来,把大家捆绑在一起,大家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而且利益远大于风险,傻子才不做!

众心稍安,第二日便全力督促接种,到晚上汇总的时候,长安、万年两县新接种人数竟超了一万。

而自第三日起,京兆府并长安、万年两县如临大敌,所有官吏包括亲属、家仆全力出动,督促、辅助接种组及各坊正、门士宣导接种后调养事宜。

可就在大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时候,第四日,京兆尹李嘉祯派属下进城,找到京兆少尹王弘化训斥:“朝廷支援长安月余,未收分文。少尹以平疫为生意,以损公肥私否?”

王弘化对这个顶头上司历来不服,长安大疫,这人竟带头逃跑,把烂摊子全交给自己,若没有陈枫想出的史无前例的牛痘接种,自己丢官弃职都算小罪。

如今自己忙得焦头烂额,也是自当官以来,第一次全心全意为朝廷解困,为百姓去疾,眼看就要立有大功,这人却来拖后腿。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只命令左右将其拖出去打一顿,再关起来。

一切等平疫之后再处理这些恩怨。左右再等个三四天,胜负自然见分晓。

若胜了,别说是京兆尹,就是当朝宰相,也浑然不惧。若输了,多这一条殴打上峰下属的罪,只是多打一棒子而已。不过不大可能输。

王弘化之所以敢如此大胆,无他,派出去蹲守痘疫之家的十名仆人至目前,无一染病!这给了他相当的底气。

就这样逐渐坚持到第六天,首批借种百姓出现如同痘疫的疱疹之状,这也是民间最为恐慌之时,众人正散布各处焦急“灭火”,却突然接到惊天之讯。

禁军来人通告:京兆及两县主政官员,立刻至通化门迎接圣旨。

王弘化立即将刘延嗣、裴光门以及陈枫白云子一行人召集起来,同至长安城东北角的通化门接旨。

一行人在路上都提着悬心,纷纷猜测面临的是好事还是坏事,同心祈祷千万别胜利在望,却功亏一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魂迁武周》,方便以后阅读魂迁武周第66章 大祸临头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魂迁武周第66章 大祸临头并对魂迁武周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