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书房对

作品:大唐升官记|作者:伟翰|分类:历史|更新:2024-03-18 10:35:48|字数:6148字

李世民不至于听不懂,但觉得少一个具体的指向,于是问道:“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说如何用经济来对付突厥。”

寒云想了一下,指着面前的茶叶说道:“把茶叶做成这种泡茶便是生产,再用茶叶交换突厥的羊便是再生产。”

“陛下觉得此茶是不是对清除油腻感也特别有效。”寒云突然转了一个弯提出一个问题。

不说还好,一说李世民端起茶杯喝上一口,点了点头:“的确有奇效,朕觉得茶叶还要加一份。”

寒云一脸黑,不过这点钱对他来说九牛一毛,但凡李世民能给他写一幅字,都是无价之宝了。

“突厥人是不是肉食油腻之物更多。”

“你的意思是把茶叶卖去突厥,换回他们的牛羊或者其他。”

“陛下聪慧,一点就通。”

说完,寒云就后悔了,特么是在和皇帝对话呢,好在李世民也不在意。

“只是这茶价值不菲,似乎只能是突厥贵族才能享用。”

“不不不,茶叶也分高低、好坏。大可把便宜、差的茶叶送去草原,一来可以利用商队深入到草原各部,指定物品交换,迫使其牧民扩大非战争物资生产,限制其战争物资产出。”

后面的不用寒云继续了,李世民也许马上就想到了好几种方式。

至于派出的商队要干什么,当然是绘制详细准确的舆图,还有刺探消息。

包括最后的衣食住行都要依靠大唐交换的时候,实际上,大唐已经在一定程度控制了突厥的小部落,甚至是牧民。

李世民觉得需要休息一下,好好消化一番这些信息,他察觉到,能在其中找到非常多的有用信息。

李世民想起一个话题,试一试这小子对打仗是否了解,于是又问道:“你如何看待大唐与突厥的战争。”

千年后的人最喜欢就是分析古代战争,那时候的人相当于全亮地图打仗,哪像现在大唐对突厥只是探亮了一小片黑影。

对于草原大大小小的部落错综复杂的关系也不甚清楚。

“臣并非武人,恐不善兵事。”

加以推脱的话寒云还是要说的,那是因为在他面前的是历代最能打仗的皇帝。

“无妨,朕还是那句话,就当交流。”

“臣就说了。”

“说。”

“突厥人打仗的优点:战争动员快,几乎全民皆兵,是个能骑马拿刀的都能打仗……”

寒云噼里啪啦说了一通突厥人打仗的优势,总结起来:马多、兵源多、补给压力小、机动性强、骑射强、纵深大。

然后又噼里啪啦说了一通突厥人打仗的劣势,总结起来:缺乏战术训练、缺乏优秀将领、单兵对抗比唐军差、不善攻城、军心不统一、内部矛盾多。

李世民听得连连点头,这些他都想到过,寒云甚至还比他多想出几个出来。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你也是用心了。关键如何把敌人的优势变成劣势,我方的劣势变成优势呢?”

这……寒云能随便说吗?

说用单兵电台可以保证数千里范围内的军队保持即时联系吗?

说用对讲机保持战斗时的即时通讯和调度吗?

说用无人机侦查周围十多里的敌人吗?

说用便携式指南针配合卫星地图,可以保证不会迷路吗?

这些都能实现,可现在不能说。但是寒云想到一些可行的,于是提出二个建议:

“既然突厥可以在两国数千里边境上袭扰大唐,唐军也可以将骑军化整为零,深入突厥内部袭扰对方,打乱他们的部署,削弱他们的人口,破坏他们的生产,变守势为攻势。”

“突厥就那么点人口,经不起如此折腾。待时机成熟,再集中兵力寻求决战。”

这招就是当时蒙古对付西夏的绝招,称之为抽血战术。足足抽走西夏两百多万人口。

李世民想到这个战术和李靖提出的战术雷同,都是将骑兵化整为零,灵活作战。

不过李靖受限于对突厥腹地的了解,和相互联系的难度,不敢太深入,故而是一种机动防御作战。

而寒云提出的则是进攻作战。因为寒云能解决地图、方向、联系、侦查一系列问题。还有高效的后勤保障。

喜欢大唐升官记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大唐升官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升官记》,方便以后阅读大唐升官记第154章 书房对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升官记第154章 书房对并对大唐升官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