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国威不是送礼送出来的

作品:大明:我是万历他爹|作者:钥匙孔|分类:历史|更新:2024-03-18 00:35:26|字数:4480字

就好像嘉靖刚刚继位时硬抗百官一样,朱载坖绝对不能给这些文官们想象空间。

他们以为,先帝独揽朝纲40多年都是一个人独治,现在上来了新皇帝怎么着也该群臣共治天下了吧。

朱载坖是会君臣共治天下,但这个臣是真正的像张居正,高拱那样敢于变革,为国为民的臣子,而不是你们这些只会之乎者也的书呆子。

百官们看皇帝如此不雅之词,心里很是鄙视。

俗!俗不可耐!

望之不似人君啊!

张居正和高拱更是交换了一下眼神,好像在说,这是我们教出来的学生吗?

“退下!”

那人还想再抗争一下,却看见徐阁老使了个眼色,便退了下去。

“还有事要奏吗?没有的话就退朝吧!”

朱载坖等了一会,没人出来。

“那朝会就到此为止。”

“各位宗室藩王们,先别回去!”

一直在打瞌睡的朱家藩王们好不容易等到了退朝,却听到还不能离开,脸上出现了不解之色。

“咱们朱家好久没有一起聚一聚了,传旨光禄寺,今晚设宴,朕要跟亲戚们好好叙叙旧!”

老朱家确实很久没有聚一聚了。

嘉靖本来就是个孤僻的人,他连儿子都不怎么见,更别说各地藩王们了。

而新年呀,祭祀呀等等藩王们可以回京参加的活动本来可以见一见皇帝,但是嘉靖连朝会也不上,更不会参加这些活动。

所以老朱家已经40多年没有好好聚一聚了,已经快两代人都没好好见过皇帝了。

当然,朱载坖找他们根本就不是为了亲情,而是为了借钱。

借钱不找亲戚找谁啊?

明朝的藩王们的确是国家财政的很大负担一个,但是这锅的源头不在朱元璋。

朱元璋把儿子们都封为塞王,他们都是在边疆领兵,偶尔出去打一打蒙古,拱卫中原的。

老朱这么做估计是觉得军权还是掌握在自家人手中比较安全。

而且那时候藩王的们福利和特权也没这么多。

那会的藩王们也不是现在这种什么也不会的废物,起码人家手里有兵,偶尔可以平个叛乱什么的。

更别说宁王,秦王,晋王这种自身军事能力不俗的藩王们。

现在的藩王制度是朱棣搞出来的。

话说老四造反成功之后,也害怕别人效仿自己,于是把藩王们都迁到内地,江南,削了兵权,加大了各种福利,给钱给粮食,好吃好喝招待着。

你就在封地混吃等死一辈子享受就可以了,别有什么不该有的心思。

而且藩王的每一个儿子都会有爵位,这些在封地无事可干的朱家人就只能哐哐生孩子,几十个孩子生下来,嫡长子继承王爵,其他的都有其他的爵位,而这些费用都要朝廷出钱。

朱载坖昨天看户部的账册,国家财政支出,40%军费,20%官员俸禄,10%宫廷费用,其他的27%都用来养这些藩王们了。

用于赈灾和各种工程的只有3%。

这样的大明怎么可能有钱!

在各位藩王们惊讶的目光中,朱载坖走出皇极殿。

内阁大臣们紧随其后。

乾清宫,朱载坖进来就先换了身常服。

我尼玛,这龙袍穿着又热又闷,而且上面各种金线银线什么还挺重的。

“朕有几件事先交代下去,之后你们就去各自办公吧。”

朱载坖一边洗脸,一边对内阁大臣们说道。

“首先,就是国库的问题,太岳。”

“臣在。”张居正道。

“国库的钱只有150多万两,京师的各大粮仓也没多少粮食了吧。”

隆庆初年,十分艰难。

几乎到隆庆三年,国家财政还是没恢复过来。

张居正点了点头,如今的情况就是这么穷。

“回陛下,京师中只有三个月的粮食可用,而且临近新年,各国使节前来朝贡,还有他们的回礼,各种赏赐等等。”

“开源节流嘛,开源一时半会开不出来,先从节流开始吧,先把一切没必要的开支都停了”朱载坖擦着脸,“传旨光禄寺,宫里的开支,压缩到每年10万两。”

“陛下!”徐阶惊呼,“陛下天子之身,如此辛苦自己,有损于皇室脸面。”

“死要面子活受罪!”朱载坖道,“这国家都穷成什么样了?现在宫里每年的花销就100-200多万两!让百姓挨饿受冻,朕自己在宫里享受奢华?朕如何安心?”

高拱也站出来,“陛下如此委屈自己,叫臣等如何…”

“此事朕心意已决,无需再议!”

其实大明皇室开销真的很大。

常年在100—200万两之间徘徊。

要知道,辫子王朝以奢靡享受着称的十全老儿那时候,宫里也只有每年200多万两的开支。

康麻子平三藩平的差点退回山海关的时候,宫里的花销压缩到了7万两。

所以啊,老爱家在财政这方面确实比老朱家强不少,你看看清末赔款都赔了多少次了,还有钱从欧洲买战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我是万历他爹》,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我是万历他爹第11章 国威不是送礼送出来的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我是万历他爹第11章 国威不是送礼送出来的并对大明:我是万历他爹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