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武原焕新颜

作品:平原大时代|作者:栋梁A|分类:历史|更新:2024-02-27 12:28:30|字数:13876字

雪越下越大,鹅毛大的雪花?飘飘洒洒飞舞出一片荒芜。

G310国道上,车辆寥寥,只有紧急事务的人才在这个天气出门。

兴邦在赶往郯邳县的路上。

“李斯啊,先去武原开发区。”

“余明和县委县政府还在县里等着呢。”

“让余明到武原区,县里能调研出个啥,政府那边我们明天再见吧。”

“好的。”

李斯拿出大哥大移动电话给余明打电话。

兴邦把淮海市人大撰写的调研报告拿给白海涛。

“海涛,你看看,武原开发区怎么搞?”

“好的,宗市长。”

“哈哈哈哈,以后叫兴邦哥吧。”

“哦,嘿嘿嘿。”

快到了武原,白海涛才把报告看完。

“哎呀,宗主任果然是老经济,建议很中肯啊。”

“他本来是要挑书记的,为了黑色漩涡事件主动辞职了。三叔的能力怕是我们都自愧不如。”

“你看这一条啊,武原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膏、石灰岩、大理石、石英岩、辉绿岩、高粘土、黄砂、钛铁矿。我觉得有点意思,如果沿海开发集团有产品需求,可以将资源产业化,这是最简单的。”

“李斯,看看哪个项目合适?”

“我们公司用量最大的建材,石膏板、石膏粉应该算一份子。可以考虑建个建材厂。”

兴邦想了想,搞建材厂于洋最熟悉了。与其沿海开发投不如让五星集团来投资。

“回头看看矿再说吧。”

说话的功夫,车已经开到了开发区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开发区里靠近G310国道边的一个山岗上,五开间三层楼,一二楼办公,三楼是临时宿舍。

办公区里还没有装空调,屋内冷的像个冰窖。偌大的大厅里黑着灯,连个人影都没有。

白海涛很吃惊。

“开发区办都这样了?连一点生气都没有,还有谁敢来投资!”

兴邦没说话,找了一把椅子坐了下来,正对面是宏伟的开发区规划图,多么美好的一张蓝图啊,现在跟天空中飘的一朵云一样,落不了地,没有用。

李斯也很急躁,掏出烟来给每个人散了一圈,兴邦把烟抽的滋滋响。

余明的桑塔纳咆哮着,轮胎打着滑硬冲上了山岗。下车时他还滑了一跤,摔的满身泥水。

“老板,我来晚了。”

“不晚,不晚,幸亏我来了现场,没去县里,想必你们县里布置的很热闹吧。”

余明的脸一红,很无奈的说。

“县委县政府那里我只排第八,连个县委常委都不是,我的意见人家根本不当回事。”

“政府那一摊子怎么搞,我也不关心,武原开发区可是你任一把手,怎么会搞成这个样子!”

“你一走,建设开发区的资金就被县政府挪走了,他们没有钱发工资,就打我们这一块的主意。我同意不同意都没有用。财政局直接把钱划走了。”

兴邦很惊讶。

“你们县的财政现在就差成这个样子嘛?!”

“非常差。原本我从市里面争取来的给艾宝银杏生化制品公司专项扶助资金,也没有落实到位,都被财政局转到教育局,发放拖欠教师工资了。”

“那这样可不行。即使我沿海集团开发公司再有钱,也不能托起你们一个县的财政窟窿呀。

你这个开发区不叫开发区了,成了他们集资的聚宝盆了。这样搞下去,谁还敢把钱投到你们这里。!!”

余明哭丧着脸。他人微言轻,制度上的事他没法改变,只能听之任之。

“其实我们这个开发区还是非常有希望的,资源禀赋都很好。只是现在没有钱,搞不起来。”

白海涛提一个意见。

“看起来开发区的资金不能放在县里。应该提级管理。这个开发区不应该是县级开发区,呃,应该升级为市直接管辖。”

话虽然这么说,但事情不好办。他宗兴邦,现在既不是淮海市的书记也不是市长,也是无能为力。

“哎呀,我当时没有想到县里是这个情况!”

“还有希望,宗静涛同志是市人大主任,老家还是本县的唻,他出面可以做些工作。”

“那是下一步的事。今天来都来了,我们还是看一些实际的项目吧。

把那个艾宝银杏生化制品公司老总周鹃叫过来。目前你们开发区她的公司最有希望产生效益,只是资金链有障碍,这个我们投点钱还是没有风险的。”

周鹃今年跟坐过山车一样。心情是跌宕起伏。

公司刚从破产的境遇转好,药品研发,临床实验也已经完成,本想着拿到药品生产许可以后,公司就可以大发展。

奈何这个生产许可证就像天上的星星,靠他周鹃本人是无论如何也摘不到了。

公司的钱也已经耗尽了。银行贷款根本拿不到。家里能抵押的,已经被她抵押光了,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困境下的人看不到希望容易走极端。

有时周鹃一个人走在泇水河畔,都有一种快要抑制不住的想法,投河算了,人真没意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平原大时代》,方便以后阅读平原大时代第41章 武原焕新颜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平原大时代第41章 武原焕新颜并对平原大时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