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前度刘郎今又来

作品:穿越遇李白|作者:乐从心来|分类:历史|更新:2024-03-22 18:36:45|字数:2926字

也许正是由于他这种倔强固执、不轻易服输的诗人个性,才使他一生“久落魄”,长期贬谪为外官,被朝廷抛掷于巴山楚水、南蛮荒凉之地达二十三年之久。

但是,诗豪就是诗豪,刘郎就是刘郎,刘禹锡一路被贬一路歌,在命运的重重打击之下,却仍能吟唱出极富豪迈气质的诗篇。

和很多着名诗人文人一样,刘禹锡也是年少得意、名动京城。十九岁的刘禹锡游学洛阳长安,名播士林。二十一岁的刘禹锡进士及第,春风得意。前途本一片光明,却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失败,三十三岁的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朗州即今湖南常德,也就是后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说的“巴山楚水凄凉地”。

而立之年正是大展宏图的时候,刘禹锡却仕途不顺,遭此打击。一般人也许就一蹶不振了,但刘禹锡并没有,路上还写下这首《秋词》,告诉世人他并没有萎靡不振,依旧元气满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回首看刘禹锡这一生,可谓是一生不得志。但是他从未后悔,开开心心的活到了古稀之年。他一生都在坚持自己的理想,坚定自己的信念。正如他在《浪淘沙》中所言的: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长庆二年(公元822年)正月至长庆四年(公元824年)夏在夔州任刺史,作《竹枝词》十一首。这是其中一首。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刘禹锡从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任上返回洛阳,途径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写了一组咏怀古迹的诗篇,总名《金陵五题》。其中的第二首《乌衣巷》最为脍炙人口: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

刘禹锡的一生虽然是风雨艰辛,但是他的身边却一直有一位挚友,那就是柳宗元。

柳宗元和刘禹锡是同科进士,同时参与“永贞革新”,又同时被贬。当时,刘禹锡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他就是在这一带研究竹枝词;而柳宗元被贬永州(今湖南永州),他在这里写下了《捕蛇者说》等名篇。

十年后,刘禹锡和柳宗元同时被召回京城,但是因为刘禹锡的那首桃花诗,又害得自己和柳宗元再次被贬,这一次刘禹锡被贬播州(今贵州遵义),柳宗元被贬柳州(今广西柳州)。

柳宗元不仅没有怪刘禹锡,还特意向皇帝上书说:刘禹锡的母亲老了,他被贬到播州太偏僻,柳州稍微好一点点,愿意用自己的柳州换刘禹锡的播州。

柳宗元的上书感动了皇帝,皇帝虽然没有同意让他们换,但是重新把刘禹锡安排到了稍微好一点的连州(今广东清远)。

在被贬的二十多年里,虽然刘禹锡和柳宗元无法见面,但是书信往来不绝,柳宗元就曾写过一首《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实际上就是写给当时和他一同被贬的几位朋友: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可惜的是,柳宗元被贬之后,身体不好,没能熬到朝廷让他们回归京城的那一天,47岁就死了。临终之时,他把自己的儿子、书稿等后事都托付给刘禹锡。

刘禹锡没有辜负柳宗元的期望,不仅整理出版了柳宗元的诗集《柳河东诗集》,还把柳宗元的儿子抚养成人,后来中了进士。

刘柳二人的友情,如同黑暗中的明星,照亮了两人灰暗的天空。

刘禹锡活了71岁,这在古代来说也算是长寿了。这与刘禹锡的性格豁达、豪放是分不开。

(未完待续,随时补充修改)

喜欢穿越遇李白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穿越遇李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穿越遇李白》,方便以后阅读穿越遇李白第12章 前度刘郎今又来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越遇李白第12章 前度刘郎今又来并对穿越遇李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