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年年春色为谁来

作品:穿越遇李白|作者:乐从心来|分类:历史|更新:2024-03-22 18:36:53|字数:6402字

城啊,不管往日多么繁华,最后都不过是一地苍凉。人啊,不管省钱多厉害,享有多少荣耀,终究会云淡风轻地消逝。

“下马登邺城,城空复何见。东风吹野火,暮入飞云殿。城隅南对望陵台,漳水东流不复回。武帝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

在岑参这首《登古邺城》中,城空、殿空、水空、宫空,真是四大皆空。纵然春色将至,可又为谁来呢?所以,春色也是空。

凭吊过古邺城,岑参继续北行八十里,至邯郸。

岑参当天在一家客栈住下,一番豪饮醉卧他乡,醒来时已经到了第二日正午。

他出门转转,享受春光。

客栈就在漳水边上,三月的柳条正垂在水面上,燕子从他的头顶飞过。

写下《邯郸客舍歌》:“客从长安来,驱马邯郸道。伤心丛台下,一带生蔓草。客舍门临漳水边,垂杨下系钓鱼船。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夸数钱。酩酊醉时日正午,一曲狂歌垆上眠。”

这首五七言杂诗写尽岑参经历的苦衷。岑参真实地感受到了梦想与现实的差距,不过他内心还是很抗压的,还有一丝狂傲在。

在邯郸,他遇上也在此处漫游的杜华。杜华出身名门,诗作很为岑参赏识。

杜华准备到临清去,由邯郸到临清,二人结伴而行。

岑参在临清见到了时任临清县尉的熊曜。《敬酬杜华淇上见赠兼呈熊曜》记录了岑参和杜华、熊曜的这段交往。

在贝州(即清河郡,遗址多在今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境内),岑参遇上了正客居此地的王绮。

“岑参兄啊,你怎么从长安城跑到贝州来了?”在他乡见到好友,王绮很惊奇。

“王绮兄啊,长安城太小,根本容不下我的才学,远不是我的目标!”岑参淡然一笑。

王绮此时正准备“应制西上”,见到岑参后,王绮改变自己的行程,陪同岑参游冀州。

岑参跟着王绮上到冀州南楼,欣赏着整个院子的梨花,鸠鸟在花丛中鸣叫。

他越过一条木道,闻到了一阵酒香,顺着酒香味而去,在一个亭子里,正举行着宴会,有一个美丽的女子端庄地坐着弹着箜篌,那美妙的声音让他想起长安家中的妻子。

岑参在23岁时娶了妻,妻子美貌但婚后半年,他就一直在外,妻子在家留守。

一个人的旅行,岑参非常自在,但妻子要忍受孤独。对此,他心怀愧疚。

离开冀州以后,岑参加快了步伐。春末夏初,他就到达了此次漫游的目的地——定州安喜县;在族叔岑揞这里,岑参度过了夏天,入秋以后才开始南返。

在经过黄河南岸的时候,他望着北岸,给妻子写一首诗:

“盈盈一水隔,寂寂二更初。波上思罗袜,鱼边忆素书。月如眉已画,云似鬓新梳。春物知人意,桃花笑索居。”

一水之隔,两地相思。见月是妻子的眉,见云是妻子的发。诗题为《夜过盘石,隔河望永乐,寄闺中,效齐梁体》,再明白不过。

岑参一路而行,一路写诗,他或许见过最美的山河,最美的城郭,但他还是会在某个夜晚,想起自己所爱的人。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回到长安,岑参正好赶上王昌龄再次被贬,这次,他被贬为江宁丞。

岑参写下《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中尽显两人真挚的友情,也充满了岑参对王昌龄贬谪的同情:“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自闻君欲行,频望南徐州。”

岑参在诗中鼓励王昌龄,不必去计较一时荣辱得失。“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与《周易》“潜龙勿用”一个意思,高才大器虽不得明君赏识,一时重用,也应当如葆真之潜龙、待举之黄鹄,持续积蓄忍耐,等待时机,终有一日青云直上,鸿图再展。

岑参也在诗中劝慰王昌龄,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保重身体,“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字里行间满是朋友间真切的挂念和殷切的祝福。

王昌龄看到岑参这样饱含深情的书信之后,失落的心情有了温暖: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秋,岑参由匡城(今河南睢县)至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次年春,游梁园。

梁园始建于西汉,西汉梁国都城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梁园是梁孝王刘武营造的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史记》“筑东苑,方三百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平台三十里。”《水经注疏》曰“筑城三十里”。梁苑集离宫、亭台、山水、奇花异草、珍禽异兽、陵园为一体,是供帝王游猎、出猎、娱乐等多功能的苑囿。

梁园是以邹阳、严忌、枚乘、司马相如、公孙诡、羊胜等为代表的西汉梁园文学主阵地。后世谢惠连、李白、杜甫、高适、王昌龄、岑参、李商隐、王勃、李贺、秦观等都曾慕名前来梁园。李白更是居住长达十年之久不忍离开,《梁园吟》成为千古名诗。

在游梁园的前后,岑参写下两首七言绝句《山房春事二首》。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第一首诗写的是浓郁的春光充天塞地,连山房书屋都被蜂蝶花木占领,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此诗写景细致,语言朴素自然。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第二首诗写梁园的春景,看似怀古,实为感时。前两句从正面极写园林之萧条,后两句通过庭树春日发花写绚烂的春景,从反面来加以衬托,表达了诗人的伤感、物是人非和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这首诗,后人袭用者多,却没有岑参的意境,实为绝调。

岑参五岁读书,九岁属文,十五隐于嵩阳,二十献书阙下,二十五游河朔。

青少年时代的痛苦磨砺,让岑参有了异于常人的感悟。

喜欢穿越遇李白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穿越遇李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穿越遇李白》,方便以后阅读穿越遇李白第25章 年年春色为谁来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越遇李白第25章 年年春色为谁来并对穿越遇李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