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火烧农田

作品:大宋新国公|作者:柳鹤云峰|分类:历史|更新:2024-03-27 10:50:12|字数:6504字

柳鹤马上把肩上的藤蔓放了下来,蹲在那几株植物前,左看看右看看,还摘了一片叶子放进嘴里嚼了嚼,顿时一股久违的味道,冲刺着他的口腔。

“哈哈,这是茶叶!哈哈,茶叶!”柳鹤太兴奋了,差点就手舞足蹈了起来。

茶叶兴起于唐朝,盛行于宋朝,唐代陆羽因为一本《茶经》而被后世称为茶圣,柳鹤知道宋朝上至天子百官,下至黎民百姓都喜欢喝茶。

不过宋朝的喝茶跟后世有点不一样,宋朝人喜欢斗茶,所谓斗茶就是各泡各的茶,然后相互品鉴,评出优劣,斗茶的同时还可以吟诗作对。

除了斗茶宋朝还流行点茶,点茶是先将茶叶磨细变成茶粉状,置入茶盏中以后,加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以粘稠为宜。

这里有个专业术语,叫做调膏。

视茶盏的大小和茶叶量注入适量沸水后,用茶筅不停旋转搅动茶汤,让茶汤表面形成汤花,其实就是起泡沫。

有点像星巴克咖啡上面的拉花,客家人的擂茶也是来源于此。

这其实就跟21世纪的奶茶有点像了。

看见了茶叶,今天的意外收获有点大,宋朝虽然有茶叶,但是却没有出现过红茶,柳鹤知道红茶最早是出现在明朝时期。

柳鹤在后世农村的时候,村子里有个老人,清明节前后会制作红茶,每年做茶叶时,柳鹤都会跑去看一下,顺便带点茶叶回去给家里人喝。

现在距离清明节还有段时间,摘茶叶不急,还是先把藤蔓拿回去晒干,柳鹤顺便摘了几片茶叶便朝家里方向去了,得赶紧在正午太阳之前把藤蔓拿出去晒着。

回到家翻出了秋天晒谷子才用的两个簸箕,然后把那两捆板古藤,一个簸箕里面放一个,放在门口的地上,让它们暴晒。

做完了这些,柳鹤打算去家里的农田看一下,到底是芦苇烧成灰的作用更好还是杂草的作用更好?

他之前跟父母交待了,其中一块农田多放杂草,另外一块多放点芦苇,剩下的就可以随便一点。

今天的太阳很大,没有风,这种天气很适合放火。

柳鹤来到农田时,柳本良夫妇已经在农田和山体之间留出了一大块空地,旁边还放了几根宽大的绿色松树枝。

这是为了防止农田里的火苗窜到山上来,要是把山给烧了,那可就罪过了,宋朝烧山,要是赔不起的话,那也是要坐牢的。

何况最近晴天,天气干燥,山体植被很容易被火苗点燃,还是小心为上。

柳鹤负责点火,爹娘分别站在农田两侧,只要有火苗往山上蹿,就用松树枝拍灭它,绿油油的松树枝拍灭几个火苗还是没多大问题的。

柳鹤伸了伸手,示意他要开始点火了。

“还不出来,还不出来……”

终于在柳鹤嘀咕了十多声之后,那团很细的杂草冒出了火星,不一会儿便出现了烟雾,柳鹤小嘴不断的吹气,终于那团小杂草出现了火苗,柳鹤赶紧把这团小火苗放在了干燥的芦苇叶丛中。

小火开始慢慢变大,一点点的蚕食这块农田,很快就烧到了柳本良的脚下,柳本良连忙拿起手里的松树枝不断的拍打上来的小火苗。

最后一个杂草都燃烧完了,柳本良还是很不甘心的拿着绿色的松树枝,不断的扑灭地面上的火星,最终再三确认没有火苗了,才离开他的那一道防线。

此时农田的另外一边燃烧的火苗已经扑到了廖氏的脚下,廖氏跟丈夫一样,一遍遍的用松树枝拍打着这些小火苗。

三个人重复了八遍,终于把八块农田都烧完了,柳鹤和父母坐在田埂边,等着田里的那些火苗熄灭,等彻底安全了,再回家也不迟。

这样的速度其实很慢,最快的方法就是把所有干燥的杂草和芦苇都放在一堆,一把火点燃就可以了,也不需要去山上挖隔离带,甚至烧完之后不需要等火星灭掉,直接用水浇上去火星自燃就灭了。

但是因为这里的农田存在着很多芦苇杂草根茎,柳鹤是想用大火来烧灭它们,靠爹娘四只手想把这些根茎去除很难,但是通过高温燃烧大火,速度会更快,效果也会更好,虽然不可能全部根茎都烧灭,但是效果比人手操作更有用。

这也是为什么柳鹤让父母,先把农田的土地翻一下,然后再放入杂草和芦苇覆盖住,相信这样一场大火,能够让家里今年红红火火,最起码一家三口不能再饿着肚子了。

喜欢大宋新国公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大宋新国公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宋新国公》,方便以后阅读大宋新国公第7章 火烧农田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宋新国公第7章 火烧农田并对大宋新国公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