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书院之行

作品:回到唐朝当侦探|作者:程姑娘|分类:悬疑|更新:2024-05-06 01:04:32|字数:5082字

正德书院离得不远,就在靠近春明门边上的道正坊。

一老一少两个人就这样边聊边走,不多时就已经来到了正德书院的门前。

此时外面只有两名书童模样的小孩在打扫卫生,这些孩子都是周围人家的子弟。

寻常情况下,他们当然很难有机会进入这样的地方读书。

但徐学士是个希望教育可以普及普罗大众的人,他跟一千多年前的孔夫子还挺像的。

或许他的偶像正是这位孔圣人吧。

总之,徐学士对这些百姓说,可以让他们的孩子来书院读书,条件只需要打扫卫生即可。

但也有个前提,就是得守规矩,不能胡闹。

所以这两个也就净觉这么大年纪的孩子才有机会出现在这里。

在一个书童进去通报的时候,崔知温说:“你家那个小弟大概也跟他们这个年纪吧,要不要把他送来读书?我可以帮你疏通一下关系。”

陆巡赶忙回绝,“可别,我那师弟自由散漫惯了,他可不太适合来这样的地方。你若是不想让正德书院的藏书楼被一把大火焚毁,就莫要再提这件事情。”

崔知温赶忙闭嘴,他当然不敢如此,否则他的老哥哥非要把他扒皮抽筋了不可。

片刻之后,那小童去而复返,说:“夫子说了,请大人移步亚圣堂,这边请。”

崔知温说了声好,便随着小童往书院里面走。

来到书院内部,陆巡方才感觉到这地方的书卷气息着实有些浓郁了。

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跟他上大学时候的情况差不多。

随处可见的一身儒雅装扮的学子在那里捧着经书读着古文,自得其乐的样子仿佛这里就是世外桃源似的。

难怪那首诗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呢。

想想也是,这些人好像也没什么娱乐方式,除了看书,还是看书,也找不到别的兴趣爱好了吧。

不过也有例外,无论多么上档次的学府,总会有个别的学生干着与大部分人不太一样的事情。

陆巡就看到有那么一小撮的学生在那里交头接耳,不知道在聊着什么。

他隐约听到的词汇是:玄天观,杀人,信仰,古怪。

来到亚圣堂,那位徐学士并没有出现,小童说老师可能得稍晚一会儿才得空来见大人,请大人自行在堂中休息。

崔知温看着小童离开,赞叹道:“不愧是徐博文调教出来的学生,年纪轻轻就已经气度不凡,这若是假以时日,恐怕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少来了,人家都不在这里了,你还拍什么马屁。”陆巡十分不解风情地扰乱了崔知温的情绪。

崔知温怒道:“你这叫什么话,我归为三品大员,我需要拍马屁吗?我需要奉承谁吗?”

陆巡说:“不需要,你需要的是治疗一下嘴硬的毛病。”

……

“相比于那两个小孩儿,在书院门口的那几个行脚的客商你有留意过吗?”

崔知温的反应显然是说没有,不知道啊。

陆巡说:“他们明显就不是客商,应该是有修为在身的高手,并且他们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书院这边,尤其是当我们在门口的时候,他们一直在审视我们。”

“那又如何?”

“这书院里面有不得了的人物。”

“徐博文的确是个不得了的人物。”

“你看你,又在拍马屁。”

崔知温以为经过女儿的事,或许能和陆巡和平相处呢。

结果没想到是他想多了。

两个人还是不对付。

主要原因是因为陆巡嘴臭。

次要原因是因为自己大度,不跟他计较,反而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

说起来,自己这段时间的脾气真是缓和了不少。

说起来,自己也好久没来书院了,也不知道他认识的那些学子是否还在书院学习。

他这样想着想着,就看到几个学生从院外竹林经过,从亚圣堂前的石板路穿行而过。

那几个学生也注意到了崔知温和秦然,他们一个老气横秋,一个土里土气,怎么看也不像是可以呆在这里的人。

为首的年轻公子便上来询问道:“你等是何人?为何在此?”

书院向来是有钱人家的公子哥聚集的地方,这里虽说是教书育人,但显然这些高贵的年轻人也有着一套自己的行为准则。

他们不欢迎外来者,更加厌恶身份低贱的外来者。

所以当看到陆巡的那一刻,他们已然看出他并不属于这里。

崔知温觉得自己跟这些小年轻搭话有失风范,随即便看向旁边发呆的陆巡。

而陆巡正在思考玄天观的案子以及孙思甜的案子,压根就没有注意到这几个人就近在眼前。

直到那年轻公子推了他脑门一下,他才回过神来,可身体就这么不由自主地倒下去了。

毫无防备的他,直接摔在了地上,跟个被翻过来的乌龟似的,在地上愣了许久。

崔知温还想提醒他一下,结果还没开口,就看到陆巡倒下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回到唐朝当侦探》,方便以后阅读回到唐朝当侦探第222章 书院之行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回到唐朝当侦探第222章 书院之行并对回到唐朝当侦探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