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岳飞从军记

作品:梦回大宋|作者:大木公|分类:历史|更新:2024-04-22 13:14:58|字数:5264字

1127年底开始一直到1141年间,岳飞、张俊、韩世忠这三人也成为南宋抗金主要“三大战区”的司令员。

其中韩世忠任淮东战区总司令员,驻军楚州(江苏淮安),负责攻防山东。

张俊任淮西战区总司令员,以安徽濠州和寿春(寿县)为根据地,负责攻防安徽北部地区。

岳飞则是负责荆湖战区,以德安、襄阳为驻防地,主要攻防河南。

起初这三大战区的兵力也大都维持在三万人左右。

直至后来各部先后参与围剿和镇压起义军,队伍也越滚越大。

其中就岳飞在1135年二月,灭了洞庭湖杨幺起义军以后,一次性就收编了将近五六万人,兵力一时间达到了十万之巨。

韩世忠的行营前护军在“决战黄天荡”时也达到了七、八万人。

张俊的中护军也有八万人。

南宋其他抗金主力部队,如刘光世的左护军在1138年淮西兵变的时候将近六万人。

“二吴”的右护军兵力最巅峰时期也有七万人。

刘锜兵力在1137年初才六千余人,不过在1140年任东京留守的时候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三万七千余人。

至于另外的“长腿将军”刘光世的“无为军”的战场划分,虽然也同属淮西战场。

但是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长江南岸的镇江及江浙路一带的“二线”战场。

除了讨伐和平定起义军之外,他一般都是躲在比他稍微能打一些的张俊后面。

这也就使得刘光世多次违令不前支援同袍,最终被张浚于1137年四月间给扳倒,撸了军权。

结果当年八月俪琼就叛逃,弄出来一出“淮西兵变”来。

说到岳飞,不得不提一提岳飞这一路坎坷的从军历程。

岳飞先后四次从军,从军之路老曲折了,那可真是说多了都是眼泪。

岳飞现在在刘浩手底下,这已经是他的第三次从军之路。

去年腊月开始跟着宗泽去濮阳打仗,与金军对仗13场,全部胜利,也因此升为了修武郎。

1127年二月的时候又随部队转战曹州(山东定陶县),因功升为了武翼郎,然后便归黄潜善管。

可是呢,这岳飞天真的以为赵构就是“秦皇汉武”一般人物呢。

在1127年五月初一赵构继位后,直接洋洋洒洒的写就了“千言书”,劝赵构不要“南行巡幸”,要和百姓一道,坚守中原,坚决抗金!

结果他低估了赵构的“怂劲儿”,直接被以妄议朝政给罢职了。

就这样,岳飞的第三次从军之路,也黄了。

后来实在不甘心的岳飞,又于1127年八月,从老家渡过黄河,直接北上大名府。

经过赵九龄的推荐,投在了时任河北西路招抚使,负责招募河北路义军的张所名下,归抗金名将王彦统御。

结果好景不长,随着八月李纲罢相后不久,一直主张坚持抗金的张所也被撸了,被贬到岭南去了,半道在潭州被杨幺给害了。

此后,王彦部和岳飞就成了“姥姥不亲,舅舅不爱”没人疼没人管的“孤军”。

后来岳飞又因为与王彦的战略不合,小暴脾气的岳飞就直接跟王彦闹掰了。

自己拉起队伍,在太行山区打游击战抗金。

这期间还真被他给干出了点事,先后逮住了金将拓拔耶乌和黑风大王(奥敦扎鲁)。

直到1128年初,宗泽受命任东京留守,广招义军,岳飞才真正投到宗泽麾下。

1128年二月,岳飞就被宗泽任命为踏白使,后因于泛(fan)水关打败金军等,因功先后为晋升为统领和统制。

然后一直坚持在抗金前线,在黄河流域与金兵展开拉锯战,有来有往的打的好不热闹。

1128年四月,宗泽与王彦、马扩等商议趁金兵退走,趁机发动北伐战争,结果还没稳住心神,一心想要“议和”的赵构就严令坚决不允。

1128年七月十二日,宗泽老大人,终于在“三呼过河”之后悲愤离世。

虽然真正在宗泽手下效力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宗泽却是给岳飞影响最大的。

1128年八月,杜充接任宗泽的职位,当上了东京留守。

可是这哥们儿也点背,刚走马上任不久,金兵又开始大举发动南侵。

宗泽就任东京留守的时候,招降了很多义军和抗金武装为朝廷所用。

其中就有王善、张用、杨进、丁进、李成、王再兴、李贵、王大郎等。

其中王善原为河东大盗,号称兵马七十万。

宗泽为了招降王善,亲自孤身入营,最终说服王善为国效力。

杨进号称“没角牛”,力大无穷,拥兵三十万,号称百万,也被宗泽收降。

此外还有有“几十万”小弟的丁进等人,都是折服于宗泽的人格魅力,这才转而投靠朝廷,积极抗金的。

而宗泽不问出身,也的确对这些人都委以重任。

当杜充接班的时候,就是王善和张用分别驻守开封城东和城南,岳飞、李宝等人驻扎城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梦回大宋》,方便以后阅读梦回大宋第230章 岳飞从军记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梦回大宋第230章 岳飞从军记并对梦回大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