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母去,封印已解

作品:永乐大帝|作者:焚琴煮鱼|分类:历史|更新:2024-03-11 10:59:52|字数:4876字

朱棣的归途充满了艰辛与决心,他一路上没有片刻的停歇,快马加鞭,仿佛在与时间赛跑。驿站提供的马匹虽然疲惫,但在他的鞭策下依然奋力前行。而社会调查部设立的情报站不仅为他提供了急需的水和食物,还为他提供了重要的情报,确保他的行程顺利无阻。

经过三天三夜的狂飙,朱棣终于抵达了京城。京城的守卫早已接到命令,为他放行,使得他能够无阻地驰马直入皇城。这一刻,他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与激动,因为他即将见到那个对他有着特殊意义的母亲——马秀英。

对于朱棣来说,马秀英不仅是他的养母,更是他的恩人。前世的母亲在少年时期就离世,让他尝尽了失去母爱的痛苦。而这一世,他的生母也早早离世,是马秀英填补了他生命中的空缺,用无尽的关爱和呵护将他一手带大。

在朱棣的心中,马秀英的恩情是无法用言语来衡量的。他清楚地记得,当年马秀英为了他,霸气十足地威胁蓝玉,保护他不受伤害。那一刻,马秀英的坚毅和勇敢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成为他日后成长的动力。

此外,马秀英对他的叮嘱也让他铭记在心。那些话语如同明灯一般,指引着他前行的道路,让他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总能找到勇气和智慧。

朱棣深知,无论他未来取得怎样的成就,都无法完全报答马秀英的恩情。因此,他更加珍惜与马秀英相处的每一刻,用自己的行动去表达对她的感激和敬爱。他明白,感恩之心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他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回报马秀英的养育之恩,让她为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

朱棣终于回到了皇宫,他跳下已经疲惫不堪的马匹,急切地奔向马秀英的寝宫。他急切的心情无法用言语表达,只想立刻见到那位在他心中占据无比重要地位的养母。

他迅速逮住一个内侍,急切地命令道:“你立刻去宫城外看看,是否有一个医生在那里等候。一旦找到,立即带他进宫来为皇后看病。我会向父皇解释这一切,你快去!”内侍被朱棣的威严和急切所震慑,不敢有丝毫耽误,连忙去执行任务。

朱棣不顾一切地走进寝宫,心中充满了对马秀英的思念和担忧。他急切地呼喊着:“母后,我回来了!”他的声音充满了激动和喜悦。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内侍却试图拦住他,要求他通报并获得允许后才能进入。朱棣心中的焦急和担忧让他失去了耐心,他一脚将那个内侍踹到一边,继续向寝宫深处走去。

他的举动虽然有些粗鲁,但也充分展现了他对马秀英的深情厚意。在他心中,马秀英不仅仅是他的养母,更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不惜一切代价,只想确保她的健康和安全。

朱棣的急切和担忧感染了整个皇宫,所有人都为他的举动感到震惊。他们知道,这位皇子对皇后的感情是如此的深厚,他愿意为她付出一切。而这一切,都源于马秀英对朱棣无尽的关爱和呵护,让他深深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和伟大。

朱棣急切地走进了马秀英的寝室,只见他的父亲朱元璋正守在床边,神情凝重地注视着已经神志不清的马秀英。朱棣顾不上向朱元璋行礼,他立刻走到床边,紧紧握住马秀英的手,声音略带颤抖地说:“母后,我是小四,我已经回来了!”

朱元璋看着朱棣风尘仆仆的样子,理解他内心的急迫和担忧。他轻声对马秀英说:“秀英,你睁开眼看看,你最挂念的小四回来了!”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温柔和关怀,试图唤醒马秀英的意识。

马秀英的眼皮微微颤动,她努力想要睁开眼睛,看清楚眼前的朱棣。她的嘴角勾起了一丝微笑,那是对朱棣深深的思念和欣慰。她轻声说:“小四,你真的回来了。”她的声音虽然微弱,但充满了母爱的温暖。

朱棣看到马秀英的反应,心中的担忧稍微缓解了一些。他知道,他的回来给马秀英带来了希望和力量。他紧紧握住她的手,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他强忍住没有让泪水落下。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心中也感到无比的欣慰。他知道,朱棣对马秀英的感情是如此的深厚,他们的母子情深是他一直以来的骄傲。他轻声对朱棣说:“小四,你回来了就好。好好照顾你母后,让她安心养病。”

朱棣点了点头,他深深地看了一眼朱元璋,然后再次将目光转向马秀英。他知道,他的责任重大,他必须守护好他的母亲,让她在病痛中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朱棣坚定地点了点头,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他坐在床边,轻轻地握住马秀英的手,目光中充满了无尽的关爱和温暖。他低声细语,温柔地安慰着马秀英,试图缓解她的病痛和焦虑。

随着时间的推移,医生被迅速带到了寝宫。朱棣立刻迎了上去,焦急地询问着医生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医生仔细检查了马秀英的病情,然后向朱棣详细解释了病因和治疗方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永乐大帝》,方便以后阅读永乐大帝第15章 母去,封印已解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永乐大帝第15章 母去,封印已解并对永乐大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