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夜寻故人

作品:大明:我在明朝当县令|作者:钩鱼王|分类:历史|更新:2024-04-10 07:16:26|字数:6116字

“殿下,微臣还有一事。”徐辉祖突然又开口道。

朱标一边殷勤的给徐辉祖斟茶,一边笑着道,“允恭兄请说。”

“微臣乃是武将,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若是由微臣主导此事,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呐。”

“此事易尔,明日孤就下旨,将你从五军都督府调去户部,先担任户部主事,暂领户部侍郎衔,等过些时日再担任户部侍郎,这样你主抓此事就名正言顺了。”

徐辉祖苦笑,“还没有立下寸功就给微臣升官,恐朝中清流非议。”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些年孤算是看明白了,朝中清流虽能起到监督朝政的作用,但是指望他们做一些实事却是千难万难。所以些许非议你不用放在心上,孤会处置。而且让你主抓此事乃是父皇的意思,他说过若是想商税改革成功,非你莫属。”。

顿了顿,朱标继续道,“而且商税改革只是一系列改革的开始,比如说前两天颁布的《考成法》,以及‘内阁大学士制度,都是这些改革的一部分。”

“孤也有好些日子没去上元县找美瑜攀谈了,美瑜心中自有丘壑,藏着经天纬地之才,所以孤怀疑不管是商税改革也好,《考成法》也罢,都只是冰山一角。美瑜应该有一套完整的治国方略,只是他性子谨慎的很,每次说话都只是说一半藏一半…”

朱标的话还没有说完,徐辉祖已经一脸震惊的看着他。

朱标看着徐辉祖这幅惊诧的模样,不由得好奇问道,“允恭兄这是怎么了?!”

“殿下的意思是,最近让朝中大臣谈之色变,如丧考妣的《考成法》,也是叶县令提出来的?!”徐辉祖吃惊道。

《考成法》虽然才颁布没多久,但是已经初见成效了。

不过暂时没有引起全天下官员的恐慌,只是让京中大臣惶恐不已而已。

毕竟颁布和推行的时间太短了,才十多天而已。

但是这个时代能做官的都不是蠢货,自然看得出《考成法》其实就是一把砍向全天下官员脑袋的一把利刃。

如果还像之前那样每天摸鱼上班的话,就等着被这把利刃给砍死吧。

老朱可不是仁慈的主。

说杀你全家,就一定会杀你全家的。

不过因为老朱积威犹在,所以就算是知道《考成法》是对付官员的一把利刃,大明的官员们也不敢反抗。

既然不敢反抗,那就只能默默承受吧。

徐辉祖不是初入官场的小萌新,而是已经在五军都督府摸爬滚打好几年的老官油子了。

所以他对自己的同僚是什么德行一清二楚。

得知朝廷推行《考成法》之后,他也是举双手双脚赞成。

毕竟作为大明魏国公的嫡长子,徐辉祖也是既得利益者,大明如果能够千秋万代,他们徐家也能千秋万代。

所以他比谁都想让朱家江山永固。

只是徐辉祖没想到的是,这种老辣到极点的计策居然出自一个年仅20余岁的小年轻之手。

他之前还以为是陛下见不得官场日益浮躁,故而才下狠手处置官场呢。

徐辉祖现在对那个闻名遐迩,但是未得一见的叶县尊越来越感兴趣了。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徐辉祖才喃喃道,“叶县尊果然大才,此等人物若是无缘一见,那才真的是人生一件憾事呐久「。”

朱标笑吟吟道,“此事易尔,改日若是允恭兄得空,孤陪你走一遭上元县又如何?!”

“越快越好,微臣对商税改革一事还是一头雾水,还有很多细节想要问询叶县尊呢。”

几个人说着话。

这时候,一个小宫女匆匆进了偏殿。

在朱标的耳边耳语几句之后,朱标的脸色露出了一丝古怪的表情。

对小宫女笑着道,“回去告诉太子妃,让徐夫人她们先回府吧,就说孤已经知晓陛下和魏国公是去什么地方

了,这就去把他们给寻回来。”

徐辉祖好奇问道,“陛下和我爹不在皇宫吗?!”

“那两个老顽童,一定是听闻美瑜今日巧破一桩入室奸y案,所以耐不住寂寞又去了上元县了。”朱标笑呵呵

道,“正好,改日不如撞日,允恭兄不是想去见见这位胆大包天,又有经天纬地之才的叶县尊吗?!咱们今日正好有此雅兴,现在就去拜会他如何?!”

徐辉祖有些迟疑,“今日倒也无事,只是这天色已经这么暗了。”

不过转念一想,自己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婆婆妈妈了。

一拍大腿道,“哈哈,既然殿下也有此雅兴,那微臣就陪殿下走一遭如何?!”

说着扭头看向徐增寿,吩咐道,“四弟先陪娘亲和妹妹回府,为兄这就去把爹爹寻回家。”

徐增寿撇撇嘴。

你倒是会找借口。

寻爹爹回家?!

你是自己想去耍吧。

不过他可不敢忤逆自家兄长。

查拉着脑袋拱手道,“是。”

朱标和徐辉祖也没有耽搁,带着几个侍卫就匆匆出了皇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我在明朝当县令》,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我在明朝当县令第120章 夜寻故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我在明朝当县令第120章 夜寻故人并对大明:我在明朝当县令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