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一个足以改变历史进程的决定

作品:大明:我在明朝当县令|作者:钩鱼王|分类:历史|更新:2024-05-21 20:46:04|字数:6040字

老朱这一大家子虽然贵为天潢贵胄,但是暂时还没有养成养尊处优的坏毛病,特别是老朱夫妇,都还保留着自己当平头老百姓的很多生活习惯。

虽然看起来比较粗鲁,(bcce)完全没有皇家的优雅和高贵。

而且如果被士大夫看到了之后,还会露出了鄙夷的神色。

但是叶瑾偏偏就喜欢这种。

很有烟火气,而不是冷冰冰的礼仪,冷冰冰的权力斗争,冷冰冰的阴谋诡计。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皇室和其他勋贵们会越来越高高在上,越来越脱离底层百姓。

甚至变成了“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

但是最起码他们现在还是活生生的人。

至于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那就留给时间吧。

反正现在也挺好。

不是吗?!

“郭兄,今日有人来小弟这儿敲响鸣冤鼓,小弟以为是有人有冤屈要告状,谁知道却是一桩定了性的案子。”叶瑾捧着一个大西瓜,随口说道。

见叶瑾开始说正事了,朱标就将手里的大瓷碗递给了旁边望眼欲穿”的大胖儿子。

用手帕擦了擦嘴,这才开口问道,“既然已经定性了,为何还要来伸冤,难道其中还有什么缘故不成?!”

“没有缘故,更没有蒙冤昭雪,而是一桩人伦惨剧而已。”叶瑾叹了一口气。

然后他才将袁老头子一家的遭遇娓娓道来。

显然。

老朱和朱标都是知道这桩案子的。

毕竟一府同知被杀可不是一件小案子。

明朝初期朝廷疆域幅员辽阔。

最东边能到库页岛,最西边雪域高原也已经臣服。

南边琼崖岛早就划入了行政范围内。

北边也能抵达长城以北的漠北草原。

但是就是这么幅员辽阔的庞大帝国,也仅仅只有140多个府而已。

一府同知作为府衙的二把手,妥妥的地方高官。

品阶也是正五品。

更何况,案发地还是在距离应天府不远的松江府,此事又在江南士林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所以朱标和老朱父子不知道才怪呢。

而且正是因为他们父子知道此案的原委,所以对袁秀英和其他妾室的审判一直犹豫不决。

所以听到叶瑾这么说之后,朱标点点头道,“此案为兄也有所耳闻,松江府同知魏大海不管是做官还是为人都十分暴虐,苛责下人和百姓,不过还还算有些才干,所以官场蹉跎了10来年,才升为一府同知。而且此人被杀之后,锦衣卫还查出了此人有贪污腐败之嫌,但是死者为大,既然人已经死了,朝廷自然就不能再追究了。”

“那朝廷对袁秀英等人的处置到底是什么啊!?”叶瑾追问道。

朱标犹豫了一下,才开口道,“唉…此事朝廷也十分为难。因为袁秀英等人确实是受不了魏大海的欺辱和折磨才会动手杀人的,依照大明律,他们最多只会被判流放千里。但是夫为妇纲,谋害亲夫可是仅次于忤逆双亲的重罪,轻则腰斩弃世,重则五马分尸。而且此案已经在江南士林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朝中也有大臣不断上书要求严惩嫌犯,所以朝廷一直拖而未决,就是出于以上考量。”

“但是此案一直拖下去也不是办法,所以可能就在最近几日就有关于此案的定性了。”

从朱标的这番话,叶瑾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朱标也十分同情袁秀英等人的遭遇,从个人私心方面说,他是不愿意过于苛责袁秀英等人的。

第二,朝廷内外对此案的反响实在是太大了,朝廷不得不考虑群情激奋的舆论。

第三,太子朱标虽然是一个好人,但是他也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绝对不会因为私情而影响大局。

所以通过以上结论,袁秀英等人的悲惨结局就已经注定了的。

所以叶瑾默默的点了点头。

不管是情理上还是公理上,他都很认同太子朱标做出的选择。

不过。

让自己真的眼睁睁的看着几个已经受尽屈辱的弱女子再遭受腰斩弃世,甚至是五马分尸的结局,他无论如何也是做不到的。

所以就在某一个瞬间。

叶瑾在心里就做出了一个决定。

一个堪称影响后世几百年,甚至能够改变历史进程的决定。

“你要替袁秀英辩护?!”朱标一脸懵逼的看着叶瑾,接着问道,“我想冒昧的问一下,‘辩护’又是什么鬼?!”

就在刚才,叶瑾将自己的决定说了出来。

院子里的众人都是听得一脸懵逼。。

叶瑾竟然要当袁秀英的辩护人,替袁秀英辩护?!

只是

辩护人和辩护都是什么鬼?!

所以所有人都朝叶瑾投来了疑惑的目光。

叶瑾有些苦恼的挠了挠~头。

夏国古代好像真的没有辩护人制度哈。

虽然在一些不严谨的古装影视剧里,会出现讼师上公堂替原/被告辩护的剧情,就会让人误以为古代的讼师就是现代社会中的律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我在明朝当县令》,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我在明朝当县令第204章 一个足以改变历史进程的决定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我在明朝当县令第204章 一个足以改变历史进程的决定并对大明:我在明朝当县令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