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陆叔

作品:重生1985:苟回山村干大事|作者:清水笔客|分类:都市|更新:2024-05-17 08:51:43|字数:4154字

陆明轩这句:老哥知道养猪配套的产业链需要多少钱的问话。

混这么多年的社会,杨晨也确实不是盖的,表面上如此简单的问题,在杨晨脑海只是转了两圈,就阻住了他差点脱口而出的回应。

“呃……”杨晨怔怔地不知如何回答。

别说是杨晨,就是当下华国再牛逼的政、商两界大佬,也无法拿出陆明轩那种跨时代的知识与眼界,自然找不到正确答案。

杨晨只是凭借对陆明轩能力的了解,本能地否定自己眼界下产生的答案,一个“产业链”对他来说都是听得懂而不清楚真正内涵的词汇。

所以石桌旁形成一个有趣的场景:四十余岁的杨晨傻呆在现场,向一个风轻云淡的十六岁少年祈求答案的怪异场景。

多年后,当已是市领导的杨晨退休后,时常感叹这个成为他仕途奇迹转折点的场景,也是他与举世闻名的巨商陆明轩相交的重要回忆场景之一,这是后话,在此就不多交代。

陆明轩收起风清云淡的神情,正色道:

“随着发家发展,超过十亿人口的国人生活需求必将同步提升,猪肉作为老百姓餐桌食材的重要组成部份,其需求保其巨大,所以养猪产业前景与潜力我不再赘述。”

杨晨不停地点头,极为认真的听着,担心漏过哪怕一个字,同时调动大脑力争记下更全更多。

陆明轩再次整理庞大的记忆库,力争从中提取主要信息,并能过简练语言表述出来,稍顿片刻,续道:

“但养猪在当前华,还没有形成成熟产业,所以无法借力而为,比如:市场上根本就没有猪饲料,更别提符合生猪生长配方的饲料;

再比如:优良生猪品种的育种工作,仍只是处在探索阶段,尚没有达到市场化水平;

如此种种,涉及产业链构成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自行投资打通,这个过程,我们起点越高,越能缩短产业崛起周期,才能成为华国的养猪行业领导者。

但起点高,需要的是大投资、大投入,就以养猪场的规模来说,想建立与上游研发投入形成良性循环,就必需有对应的匹配,借用科学研究领域的词汇表达就是——阙值;”

“等一下……老弟等一下……”杨晨迅速搓了把脸,又重重摇了摇脑袋。

陆明轩的话,每个字都听清楚了,好像是听明白了,但稍微一想又想不明白,越听越心惊,越听越吃力。

暗暗恨自己除了记忆力超群外,虽记住陆明轩说的每句话,奈何底子就个初中文化,根本跟不上陆明轩的思维。

事实上,杨晨把一切归咎于文化不够的原因,确实有失偏颇,因为这根本不是文凭问题。

忡怔片刻,杨晨更加谦卑,调整好状态后,再次恳切地说:

“老弟您请……请继续……”

陆明轩接着阐述自己理念,不仅从养猪产业链每个环节的重要性、投资构成,而且重点对杨晨当前生猪饲养环节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

从猪崽到出栏,分阶段地阐述当前的问题及可能导致的后果,指明正确的做法及可能产生的效果。

从牲畜的生活习性谈到饲养环境,从催肥原理谈到匹配的方法措施。

听得杨晨,心里的波澜越掀越高、心潮激荡,杨晨记忆力好,以前陆明轩说过的,这一次再听,发觉理解与所得天翻地覆。

以前没听过的内容,这一次听时,虽倍感吃力,但杨晨仍能从直观感受上,觉得自己更崇拜对方了。

但当陆明轩说到养猪场的猪舍需要红砖砌墙、水泥地平,让他惊的脱口而出:

“这岂不是比村上不少人家住的还好?不不不!!是比我家还好,我家虽然也是砖瓦房,地面也只铺砖而已。”

当杨晨听到,规模起码确保存栏400头,也就是确保800平方猪舍面积,仅猪舍就需13万元,再加上配套的仓库、工人宿舍、食堂,还要3.5万元,吓的瞠目结舌。

良久,才喃喃自语道:“我的天,这这这这……这就是把老婆孩子都卖了,也也也……也凑不起啊……”

又忡怔良久,突然一拍大腿,杨晨又恢复到老货特有的精明上来,嬉笑道:

“哈哈,老弟吓不倒我,反正有你在,一切我不管,何况需要这么多钱,我更管不着,我就跟在兄弟后面,喝点残羹剩饭就好。”

“爸!!陆叔!!饭好了,时间不早了,回去吃饭吧。”杨先松跳下自行车,扯开嗓子喊道。

二十四岁的杨先松,高中毕业,回村后先是在村小学做了几年代课老师,一个月15元的代课工资,如果不是杨晨强压着,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毕竟出生在这样家庭,这点收入确实还看不上眼,因此结婚后,杨先松坚决不愿意在小学里浪费时间。

毅然带着老婆在街里开个小饭馆,因为有杨晨的关系在,所以村里及亲朋也都照顾着,生意也还算不错。

经营两年饭店,夫妻俩竟然也积蓄了5000多元,但却与杨先松野心勃勃的发财梦想相去甚远。

所以当杨晨卖力在村里发动养猪时,在全村没几个人响应下,但出于本能地对父亲杨晨敬佩与相信,杨先松果断转行。

但七个月的努力,五个月的养殖结果,却让夫妻俩越来越没有信心。

也因为本能地对父亲杨晨敬佩与相信,比陆明轩年长八岁的杨先松,也终于从一年前扭扭捏捏地叫“陆叔”,到现在张口就来。

杨先松清晰记得,去年,父亲杨晨喜滋滋地回家宣布,他的陆老弟答应来家吃饭了!!!!那种掩不住的喜悦,比乡里主要领导到家吃饭还高兴。

当杨先松第一次看到上门吃饭的陆明轩时,彻底傻眼了,扭捏半天“陆叔”都叫不出口。

最后还是杨晨找到机会,狠狠的地教训一通,最后训道:

“我的年龄比你大吧,如果不是怕惊着他,我都想叫陆叔。所以你要抓住机会好好表现,争取尽早入他法眼。”

也因此,杨先松硬着头皮开了口,当天一顿酒喝下来,竟然越叫越顺口了。

喜欢重生1985:苟回山村干大事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重生1985:苟回山村干大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1985:苟回山村干大事》,方便以后阅读重生1985:苟回山村干大事第152章 陆叔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1985:苟回山村干大事第152章 陆叔并对重生1985:苟回山村干大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