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大同旱情

作品:奋斗在大明|作者:名剑山庄|分类:历史|更新:2024-04-14 14:26:39|字数:5024字

第四十二章 大同旱情

大同城下,周梦臣看着大同城的城门。周梦臣内心之中有了几分沉甸甸的感觉。

顶着大太阳来一路没有怎么停歇,此刻来到大同城下,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只看外面的麦田,已经长得很高了。只是周梦臣却也看出一些端倪。那就是麦田长势似乎不大好,在河道边的麦田还是能保持原来的长势,但是在远离河道的地方,麦子就长得很是矮小,甚至有一些枯黄之色。

周梦臣心中顿时多了几分担忧。

杨继盛知道周梦臣会来了,立即来到大同城外迎接。

周梦臣见了杨继盛,根本没有怎么寒暄,直接问道:“各地有没有组织抗旱了?”

杨继盛说道:“已经在办了。只是天时如此。无可奈何。今岁恐怕要减产。”

周梦臣听了,嘴巴开合几分,说道:“减产几分?”

杨继盛说道:“不知道,这要看情况了。如果再这样下去,很多旱田,能收七斗就不错了。如果继续旱下去,这情况就非常不乐观了。”

一时间,两人目光焦虑,相对无言。

粮食生产从来是古代的根本要事,今日这情况,在后世根本不算是旱情。甚至可以说,很多地方年年用井水浇地,已经习惯了。都不关注下雨不下雨了。但是而今却不行。

下雨不及时,收成就不够。

收成不够,很多方面都要受到影响。

而且这偏偏不是周梦臣能够控制的住了。

徐渭说道:“大人,杨大人,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还是回去再说吧。”

周梦臣深吸一口气,说道:“是我失态了,顶着大太阳也不是一回事,回去再说。”

在巡抚衙门之中。

杨继盛将地图铺开。说道:“而今可以确保收成的,最多三万顷土地,也就是御河,十里河,已经桑干河以北这一片地方。南边各府县受到的影响并不是太大,旱情主要集中在桑干河以北地区。当然了,我也打听了,宣府那边也旱。总之老天爷没有想让我过好日子。”

周梦臣看着说道:“可挖水渠了?”

杨继盛说道:“已经组织人办了。各地训练的民兵全部停止训练去挖水渠。只是有水渠又怎么样?没有水啊。御河与十里河水位下降的厉害,桑干河倒是有水,但是桑干河附近本来就不是太旱的,真正的旱情都在北边。特别是长城内外,旱情尤其严重。”

周梦臣说道:“组织打井了没有?”

杨继盛说道:“打了,只是大同地势太快高,最少在五丈以下,才能出水。这样的水井,实在是太费事了,根本快不起来。我也是没有办法了。”

周梦臣心中也很是无奈。

地下水在五丈以下,是什么概念,也就是十五米。

虽然并不是所有地方的地下水都这么深,一般来说,都是靠近河流的地下水比较浅,但问题是,靠近河流的地方,根本不需要掘井。

这十五米的深井,周梦臣当年在武昌搞打井机器派不上用场。因为太深了。

压水井的原理是用大气压将水给压上来,一个标准大气压在是十点三米,也就是说,在密封完好的情况下,也不过能压十点三米,更不要说这个时代的密封并不完好。连十点三米的这个极限都达不到。

所以,这种深井就不可能只打一个眼了。必须放开了挖掘。能容纳一个水桶打水。

这工程量就大多了。

而且做工面有限,也摆不开人手,非常危险。一旦遇见榻方,就等于活埋了。

周梦臣说道:“不管怎么说,而今多打一口井,将来再遇见这样的事情,百姓就多一分活路。这样吧,传令下去,还是如春耕时候一样,让马芳放出探马,戒备鞑子,其余人统统去给我抗旱去。”

“是。”下面人纷纷说道。

周梦臣对徐渭说道:“徐先生,立即写奏疏给朝廷报急,让他加大对大同粮食,即便不能加大,本年的粮食能不能提前运到,记住不要折银,只要粮食。另外,你让朔州监先停下打造兵器,给我打造一套东西?算了,不用朔州监了,就在大同打造。另外哪里李宽渊最近怎么样?你亲自去联系,问一问鞑子那边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

周梦臣有几分忧虑的说道:“秋天快要到了。”

秋天既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个杀戮的季节。

徐渭立即说道:“是。”

在这个一件事情,徐渭插不上什么手。

人才与人才是不一样的,徐渭虽然智计百出,不管是官场上的勾心斗角,还是战场上临阵设谋都有上佳的表现,但问题在这些政务问题上,任何奇谋妙计都没有什么作用。

徐渭毕竟没有当过地方官,很多事情都不知道从何下手。

也只能给周梦臣打下手,处理一些文字来往。

在这方面,杨继盛却比徐渭强多了。

杨继盛虽然没有当过地方官,他是真正的底层出身。自己下过田的,懂的种田是怎么一回事,在遇见旱情的时候,更需要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奋斗在大明》,方便以后阅读奋斗在大明第四十二章 大同旱情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奋斗在大明第四十二章 大同旱情并对奋斗在大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