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正式突破,港岛市值最高上市公司

作品:重生港岛,家大业大|作者:此间人雄|分类:都市|更新:2024-05-12 22:20:24|字数:4446字

港英政府大楼。

总督麦理浩一脸凝重地匍匐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手上的钢笔不停的在信纸上写着。

【两年前,随着我国资本的转移,华资势力逐渐抬头。但现在,华人,不,中国人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上个月,一支十五人的工商代表团以民间的身份前往了燕京,与内地缔结了更加密切的商业合作和资本合作】

【这一次访问,影响力超出了我方的想象】

【就在八月初,一家以药房起家,名为屈臣氏的零售制造集团在港岛联合交易所上市,获得了众多海外资本的支持,市值从九十亿港币,短短不到一个星期,已经跃升至120亿港币】

【它的市值超越汇丰集团,已经近在咫尺,这个时间比我们任何人想象的都还要近许多年】

【因为这家企业,港岛诞生了一个新名词“港岛首富”】

【而拥有这个头衔的人,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港岛人,叫做邵维鼎】

【我们必须承认,中国人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占据了上风。或许对于我脚下的这片海外殖民地的谈判,已经刻不容缓】

麦理浩将信件折叠好,默默地看了一眼在信件旁边的报纸。

【没有人再可以阻止邵维鼎,毋庸置疑的港岛首富】

这个标题,如同黑洞一般,吸引着他的全部目光。

他在港岛当了四届,一共十年的总督。

他很确信,这个邵维鼎与他见过的任何中国人都不太一样。

包括邵维鼎的父亲,邵毅府。

“将这封信尽快送到英国。”

麦理浩将手上的密封信件递到了秘书的手中,并说道:“另外,抽个时间,安排我和这位港岛首富见一面。”

秘书闻言心中一惊,但是表面上却也是不动声色,说道:“总督,我之前收到消息说汇丰银行的那位大班和邵维鼎今天晚上会在半岛酒店见面。”

“哦,沈弼吗?”麦理浩流露出了几分兴趣:“行,那今晚上,我就偶遇一下港岛的钱袋子和港岛新任首富。”

.........

与此同时。

李家城手上也有一份《东方日报》,他面目阴沉,神色间似有戾气。

李家城这个人,从小寄人篱下。

十一岁,就被父亲带到了港岛以避战乱。

李家城的父亲叫做李云经是个读书人。

原本瞧不上作为妻舅的庄静安,因为庄静安是个行走商人。

可到了港岛之后,他们全家能否在这里站稳脚跟,却全依赖在这个他曾经瞧不上的“商人”身上。

庄静庵却也是瞧不上这个姐夫的,起初他还偶有探望,但是后来探望的次数却是越来越少。

仅仅不过几年的时间,李云经这个文弱书生便因劳累过度,染上了肺病。

再加上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圣诞节前夕,港岛英军向日军投降。

港币不断贬值,物价飞涨,李家生活愈加困难,唯一的青壮李云经还病倒了,就在这种情况下。

庄静安仍然置若罔闻。

两年后,李云经病逝。

此时的李家城已经十五岁,辍学已经一年多。

临终前,他把李家城叫到床前,轻声告诫他“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失意时莫灰心,得意时莫忘形”这三句话。

而在此期间,庄静安从未露面。

后世的传记是怎么写的呢?

说庄静安其实一直在关心李云经一家人,也知道李家城的困难。

但是,他也知道,如果李家城的生活过于顺利,那么对于他的成长没有任何好处。

想成大事,就必须历经磨难。

嗯,纯属放屁!

看着自己的姐夫病死,年幼的侄子辍学去打工。

之后在意潮州商会的一些口舌,才将李家城接回家,安排在他旗下的钟表店做着最底层的杂工。

要是李家城甘心一直在庄静安的中南钟表店做着杂工,那他一辈子都是杂工。

可是他没有,仅仅一年后,李家城就离开,去了一家五金厂工作。

具体工作内容,就是向客户推销五金用具。

用港岛话来说就是“行街仔”。

可以说,也正是因为青少年时期的这段经历。

让李家城早早的就看透了世态炎凉。

在金钱面前,亲情算个屁。

在港岛这个地方,有钱才能有尊严。

甚至于娶庄月明,可能都是他报复自己这个舅舅的一种方式。

这也就不难理解,李家城这个人,心中为什么没有家国天下的概念了。

因为,这些,都没有他自己来的重要。

也因此,李家城在看到“港岛首富”这四个字时,内心的悸动与喷薄欲出的野心才如此难以遏制。

他,不甘于人下。

尤其是这个人,还是邵维鼎。

平复了一下呼吸,李家城闭眼深吸两口气,将李业广喊了进来。

“现在我们手上有多少屈臣氏的股份?”他首先问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港岛,家大业大》,方便以后阅读重生港岛,家大业大第263章 正式突破,港岛市值最高上市公司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港岛,家大业大第263章 正式突破,港岛市值最高上市公司并对重生港岛,家大业大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