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神鸟鬿枭

作品:从手搓火箭开始的星际之路|作者:康一沐|分类:科幻|更新:2024-05-23 19:15:06|字数:12848字

自去年空天飞机被叫停,并承担重新开发新型飞行器任务一年后,在重力球完成测试之后两周,大火锅省的这家飞机制造商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去年承接的那款多用途飞行器:

神鸟鬿枭——即将迎来首飞测试!

接到消息的章成铭大喜过望,原本给对方14个月的研究周期已经是有所保留了,原本是打算18个月的周期,如果完不成也还有几个月的缓冲时间。

去年和垚的商谈结果就是今年会建造一艘稍微大一点的粒子推进器飞船,然后带着垚出去小行星和金星搜索残骸,特别是具有载货能力的飞船,这个是用于探测和打捞飞船残骸的。

毕竟当时章成铭也想象不到垚的飞船的那种特殊性,是按照人类的技术思维,既要准备好探索设备也要准备好打捞设备。

结果没想到垚的陷阱一下子打乱了所有的计划,让时间紧迫起来,原本下半年才要完成的计划不得不硬生生的提前。

现在大飞船已经差不多快完工了,但是配套的运输机还没有,实在不行的话,章成铭只能考虑集中力量攻关一下,或者是先用玖爪勉强临时顶上使用,结果没想到,那边居然告诉自己:

要试飞了!!

喜出望外的章成铭赶紧做专机赶赴几百公里外的试飞场。

赶到时,四架原型机已经在机库里等候着他,还有一架原型机已经拉去做静力测试。

静力测试其实就是一种破坏性的实验,通过各种手段,模拟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所能受到的最大外力以及内力,对飞行器结构或构件在作用下的强度、刚度以及应力、变形分布情况,是验证飞行器结构强度和静力分析正确性的重要手段。

“动作够快的啊!”

章成铭看着四架原型机,嘴里称赞着陶总工。

“章院过奖了。”

面对章成铭的赞扬,陶总工不敢贸然领功,赶紧解释着:

“我们能做的那么快,其实主要还是多单位共同协作的结果,我们只是完成了整体设计、风洞测试还有雷达、武器系统的各种整合;”

“外形以及整体结构设计上我们找来了负责直升机设计的兄弟单位帮助,完成外形后制作出的模型我们赶紧拿到风洞去吹,也幸好我们在大火锅省,这里有全世界最完整的风洞群,帮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各项风洞测试。还有空天运输机,这个也得到设计胖妞的兄弟单位大力帮助;再加上民企中的飞控程序员的大力协助,我们动作才能那么快。”

“这些荣誉,我们真不能独享。”

陶总工解释中只寥寥提到己方单位数语,但对其它单位的贡献是浓墨重彩的兄弟单位一一报出,生怕漏了任何一个。

“放心,该有的奖励,一个都不会少。”

章成铭也知道陶总工心里想着什么,向刘总工保证着。

“时间差不多了吧。”

严总有些煞风景的指指天上提醒着众人。

“行,让飞行员和地勤准备起飞吧!”

对于严总所说的差不多,众人当然知道是指得什么,就是天空中的侦察卫星。

自当年红色毛熊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和载人飞船后,灯塔国和世界上不少西方列强嗷嗷着说红色毛熊的卫星飞越了自己国土的上空,属于侵犯领空的行为。

但等灯塔国自己发射卫星后他们也尴尬的发现,自己的卫星也要通过红色毛熊的上空。

最后,大家就搞了个公约,卡门线以外的空域,也就是距离地面100公里外的空域属于公共区域,不存在侵犯领空的情况。

而有了这条公约,以及随着卫星技术的提高,侦查卫星自然很快便成为了各国主要着力开发的侦查手段。

和普通侦察机相比,它飞越对方上空不会出现政治纠纷,而且可以长期在轨道上飞行侦查,两个超级大国没少在这方面下功夫。

当时还是胶卷时代,总是让卫星将拍完的胶卷装到金属罐子里‘扔’下来……

不仅有烧毁的危险,而且携带上去的胶卷一旦用完卫星也就报废失去了作用。

而且用过胶卷的人都知道,胶卷很长是连成一体的,如果不用完就直接送去冲洗,那么后面没有拍摄的底片就白白浪费了,但长期等待拍完,前面的照片情报信息又很有可能过时。

因此有人猜测,侦察卫星的出现也促进了数字化照片的出现。

(注:如何解决底片携带量这块资料有些模糊,因为有段时间,美国也使用过底片快速成像后在卷片机中直接通过底片扫描仪扫描数据,但也有摄影大佬表示这不太可能,因为底片扫描仪产生的数据量贼特么大,有这方面详细资料的大佬可以帮一沐解惑一下吗。)

但是卫星也有一个很大的BUG,就是在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面前,因为卫星的轨道是固定的,卫星被雷达探测到计算出轨道后,就很容易推算出它的运行轨迹和时间。

也就是军事术语中的‘过顶时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从手搓火箭开始的星际之路》,方便以后阅读从手搓火箭开始的星际之路第138章 神鸟鬿枭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从手搓火箭开始的星际之路第138章 神鸟鬿枭并对从手搓火箭开始的星际之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