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杨春韵回家探亲

作品:民国乡村往事|作者:作者沧海一粟|分类:现言|更新:2024-05-21 08:15:07|字数:5362字

杨明瑞家,一大家子人正在热热闹闹的吃着饭,杨春韵和她的丈夫郑海宽领着三个孩子进来了,她们是先回到她妈那边吃了饭,现在是过来看看她爷爷和二爸二婶的,她们从出去了之后这次是第一次回来。

没想到进来后还有惊喜,她大娘娘和小娘娘都在家里。杨明瑞和荷叶看到侄女和侄女婿来了,赶忙招呼他们坐下吃饭。杨春韵和郑海宽说:“二爸二婶,我们刚才已经在我妈那边吃过了,你们快吃吧。”

荷叶说:“吃过了也没事,坐下来再陪着我们再吃点,你看今天你大娘娘小娘娘都在,我们一家人很久都没有今天这么齐了。”杨春韵笑着点点头,拉着郑海宽带着孩子们坐了下来。大家一边吃着饭,一边闲聊着家常。

这时,杨春韵的大儿子郑宇轩好奇地看着桌上的一道菜,问道:“二外公,这是什么菜啊?我从来没见过。”

杨明瑞笑了笑,解释道:“这是我们家乡的特色菜,叫红烧肉。味道可好了,你尝尝。”

郑宇轩夹了一块放进嘴里,细细品味着,不禁竖起大拇指:“真好吃!”

大家都被他可爱的样子逗笑了,饭桌上传出阵阵欢声笑语。

饭后,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大人们则围坐在一起,聊起了这些年的生活。杨明瑞感叹时光飞逝,询问杨春韵:“春韵,你和海宽都还在原来那个地方工作吗?”

杨春韵说:“早就没有在了,我们现在已经回成江老家那边生活了。”

杨明瑞问道:“为什么要回老家生活?我记得前几年你们信回来说;海宽的工作安排在昆明那边的钢厂,你的工作安排在布鞋厂呢嘛。我还说你们两人都有工作,日子应该过的还不错。那么好的工作你们不好好干,跑回老家去干什么?你们是觉得当农民比当工人轻松吗。”

杨明娟和杨明慧听到她们的二哥和杨春韵的对话,也对杨春韵说道:“春韵,你们是怎么想的?放着省城的工人不当,非要跑回农村老家去当农民?”

杨春韵说:“二爸,大娘娘小娘娘,你们不要再说了,你们都是我的亲人,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我和你们说句真心话;关于我们辞掉工作回农村的这个事情,我们早就后悔了。但是后悔又有什么用?这个世界上,什么药都有卖的,就是没有后悔药。”

杨春韵说这话的时候,声音都有点哽咽了。

杨明瑞关切的问道:“春韵,那是发生了什么事?让你们放着好好的省城的工作不干,非要跑回老家去当农民?是不是单位上有人欺负你们?”

杨春韵说:“不是,单位上没有人欺负我们,这事说起来,话就长了。是五八年吃大食堂的时候,家里不准私留一粒粮食,也不让自己做饭,所有的人都要去食堂里吃饭,那天,我和海宽都要加班,我就交待我大女儿去食堂打饭,结果,孩子在打饭回来的路上把饭打翻了,那个小孩子也是憨,她看到饭打翻了,也不说把没有弄脏的那些捡起来带回家吃,拿着空饭盒就回家了。到了晚上,我和她爸爸下班回来,看到家里一点吃的都没有,几个小点的孩子在家里饿得哇哇大哭。我和海宽上了一天班了,本身就又饿又累的,回到家里看到这样的场面,心里肯定窝火,海宽问清楚情况后,知道是大女儿把饭打翻了,就拿着饭盒到食堂去想再打点饭来吃,去到食堂后,人家说,你家今天的口粮已经就被你家大女儿拿走了,请你明天再来。海宽对食堂的人说;我大女儿今天来打的饭,被她打翻在路上了,现在一家大小都没有饭吃,小孩子在家里饿的哇哇大哭,请你匀一点我们吧。食堂的人说:你让我上哪里去匀一点给你们?我们做饭的时候都是按照人数下米的,你想多要一口我也变不出来啊,而且现在已经过了饭点了。来来来,你进来好好的看看,这个食堂里现在哪里还有能吃的东西?海宽没有能从食堂打回饭来,家里也没有能吃的东西,那天晚上,我们全家饿了一夜。心里很窝火,海宽就对我说;上了一天班不说,还两口子都加班加点的干,到头来连饭都吃不上一口,这个工人不当也罢,我们明天早上就去把工作辞了,回老家去生活去吧。要是在老家的话,像今天这种情况,我们肯定不会挨饿。我当时也是在火气头上,就同意了海宽的提议,第二天早上起来,我们马上就分头去把工作辞了,收拾行李带着孩子当天就回老家了。”

杨明瑞听罢,沉默了片刻,叹息道:“你们这也太冲动了,工作怎么能说辞就辞呢。不过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杨春韵说:“等回到老家后,我们才知道,现在农村也是吃食堂,家里同样不可以私下留粮食。而且农村食堂的伙食远远不如单位食堂的好,我们回到老家后的第二天,我就后悔了,我们又跑回单位上去找领导说,我们还想回来上班。但领导说我们的辞职已经批准了,现在单位不缺人,让我们不用再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民国乡村往事》,方便以后阅读民国乡村往事第172章 杨春韵回家探亲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民国乡村往事第172章 杨春韵回家探亲并对民国乡村往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