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徐福?徐元直?

作品:汉末之天下归汉|作者:孤狼加无名鼠辈|分类:历史|更新:2024-04-24 04:43:49|字数:8022字

曹仁听完,点点头,“这次我的先头部队只有五千人,恐怕有些捉襟见肘了,但后面还有五万多的大军,足够应付了。”

毕竟是防守战,又都是骑兵,攻城战本身就不擅长,要是这边的局势陷入困顿,朝廷那边必定还会派出军队的。

现在的大汉又不像之前那样,现在已经开始养自己的军队了。

曹仁说完,刘虞没有再纠缠在这里,他还有别的事情得去处理。

一边的徐福看着刘虞离开了,走了过来,“将军,这次事情,你怎么看的?”

“还能怎么看?不过是撮尔小国,我都能去打发了。”曹仁有些自负的说着。

在他们看来,这些外邦小国,怎么可能是他们的对手?

所以也没有人在意,也没有人想着他们是不是真的出兵,就算是出兵又能如何?

小国而已,很容易对付的!

徐福看着这样自负的曹仁,也是笑了起来。

但曹仁也是有这个自负的资本的。

他的身后可是大汉六万大军!

这就是他自傲的本钱!

徐福看着地图,随后看着曹仁,缓缓问道:“只是,如果他们真的出兵了,那我们恐怕会有些麻烦吧?”

他们虽说是小国,但毕竟也是有个百万人口的人,真打起来,对于幽州来说还是有些吃力的。

哪怕后面有这么多的大军赶来,目前仍然是有些危险的。

曹仁被徐福泼了一盆冷水,也有些冷静下来了。

徐福的分析是没问题的,要是这些小国都出兵,对于幽州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要是前面的公孙瓒没顶住,他们这些从三辅地区赶来的军队不一定能扛得住。

而且,他们就算是发消息回去,也还是需要时间的,快马加鞭,满打满算没有半个月的时间他们都收不到回信,加上需要的时间,他们要是面对困境,至少两个月的时间得撑住。

刚一出来带兵就碰到这样可能出现的难题,这的确让曹仁有些愣住了。

他只是一个初出茅庐,读了一些兵书的少年而已,暂时经验一块还几乎是空白的。

徐福低头想了一会儿,“他们现在还只是暗中调兵,说明他们在等,看看朝廷的反应。”

“嗯,应该是这样,否则他们就会直接出兵了。”曹仁也低着头思考了起来。

徐福一拍手,笑着说道:“或许,我们可以有办法让他们没有出兵就回去。”

曹仁听完,立马问道:“什么办法?”

徐福在脑海里面重复想了几遍,这才缓缓说道:“既然我们的大军在源源不断的过来,那我们不如借势。”

徐福走到了一边的书案坐下,看着地图,指着地图上的行军路线。

“他们必定会派人观望,如果打探到我们后续大军到达会有半个月的延迟,他们的大军必定会以最快的速度出发,甚至他们可能只需要一个命令都能出兵。”

“所以,我们不如换个法子,让他们以为我们的大军在不停的到来,让他们的人持续观望。”

“只要能缓过半个月的时间,夏侯将军的后续骑兵到了,我们手里就有两万的骑兵,到时候,他们就得掂量一下了。”

但是该怎么虚张声势?

曹仁有些不解的看着徐福,虚张声势固然是不错的选择,但怎么让人信以为真才是关键吧?

徐福看着曹仁,又看看外面的营帐,“幽州虽在边疆,但军资也还算是充足,距离最近的冀州更是物资富饶,我们借调这俩个地方的物资先行填补。”

“可是先生,这,该怎么用?”

……

暗处,几个密探正在草丛里面打量着外面的驻地,用自己的语言交流着。

“看着人也不多?”

“这一批来的只有五千骑兵,应该是先头军队。”

一个中年人缓缓回答着他的问题,接着解释起来,“中原人喜欢一支部队先到,打好根基,再建立补给线,最后等到大部队和攻城辎重到达再打。”

“我在中原二十余年,看过的战斗基本都是这么打的。”

虽说也有像霍去病那种将军的存在,但这样的人才很少。

中年人刚准备离开,一个少年就到了身边,“父亲,那边好像多了一千多顶帐篷。”

一千多顶帐篷?

按照军队配置,这样就差不多是五千人的规模了。

前两天才到的五千人,今天又到五千?

中年人看着自己的儿子,立马问道:“有没有烟火气?”

“有,刚才他们还在煮饭。”

中年人盘算了一下时间,这是连夜赶过来的?

但这边是军事重地,他们能找到漏洞进来已经是很不错了,白天被人查到了还能有辩解的话可以说说,要是晚上被查到了,那辩解都没处辩解。

中年人想了想,轻声说道:“先退。”

……

纥升骨城如今正在戒严,高句丽的五万大军正在城内安整。

一个官员看着上面的人,“李对卢,那边的细作来信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汉末之天下归汉》,方便以后阅读汉末之天下归汉第252章 徐福?徐元直?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汉末之天下归汉第252章 徐福?徐元直?并对汉末之天下归汉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